郭雪莉
北京第一實驗小學的前身是一百多年前成立的中國第一所國立師范大學的附屬小學。建校之初,學校就確立了“吸納世界最新學理加以實驗,為全國小學改進之先導”的辦學定位。時至今日,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實驗一小,依然走在教育發(fā)展的前沿,一代代“實驗一小人”始終執(zhí)著于“實驗、創(chuàng)新”的精神。
在當下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的浪潮中,實驗一小再次創(chuàng)造性地將“周課表”變?yōu)椤霸抡n表”,從課程構建的深層次和整體育人的視角,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價值追求,引領課程改革的新方向。
新課表讓學生驚喜不斷
新課程實施近一年了,在孩子們的眼里有哪些變化呢?一位六年級的學生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新鮮話題——從一張新課表說起
我有一個雅號,叫“新聞直播間”,就是有什么新鮮事都要馬上說出來。2015年3月開學第一周,所有同學跟我一樣,都拿到了一張新學期的課程表。新課表變樣了:一變大小,頁面由小變大;二變名字,由“周課表”變成了“月課表”;三變課程內容。這第三變太給力了,課表上有了“自由閱讀課”,再細看還有微電影課、數學探究課、武術課、國畫課,等等,這都是我夢想的課程。最讓我激動的是周一下午的“體育嘉年華/藝海拾貝”,這個月最后一周是“多學科實踐活動”,也就是說我的課堂除了在教室里還可以在教室外。
可這是長久的嗎?課表一個月是這樣,難道一個學期中每個月都會給我?guī)眢@喜?第二個月、第三個月、第四個月,真的是不一樣的課表,太神奇了!然而,還有更神奇的事情發(fā)生——
就拿美術課來說,我和小伙伴都很喜歡美術課,但我們一直有一個愿望:美術課中的中國畫、油畫、雕塑、版畫、兒童畫等能不能由不同的老師來上課?還有我們大家喜歡的體育課,能不能也跟美術課一樣?這樣我們就能享受到不同老師的風格了……這一切期待在這一學期真的實現了:我的美術課就有6位不同的老師;體育課更專業(yè)了,光是田徑就分成了跑、跳、投三種課,此外,還有基本體操、韻律體操、武術、足球、籃球、乒乓球、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花鍵等眾多課程都出現在了我的課表中。
我想,這樣的課程陪伴我們六年該多有意思呀,每天都不一樣,每天都很新鮮!
正如學生所言,“新實驗課程”的變化給學生帶來的是更多的驚喜與期待。對于學生而言,看到的是一張每天、每周都與以往不一樣的課表,每門課都會遇到不同的專業(yè)老師。月課表背后,其實是一個蘊含豐富智慧與強大功能的龐大系統(tǒng)。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學校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以往的課程構建一味地增加課程,每個課程都相對獨立,彼此之間不構成關系,未說清對學生整體發(fā)展起到什么作用。實驗一小的“新實驗課程”力求破解這一難題,以系統(tǒng)論思想為構建依據,以培養(yǎng)人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從研究課程的要素與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出發(fā),探索教育規(guī)律,強調整體育人。
實驗一小的“新實驗課程”是以八個學科課程子系統(tǒng)為支撐,以五個學習發(fā)展平臺為實施方式的課程系統(tǒng)。
八個學科課程子系統(tǒng),是將原有的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品德、科學這八門國家課程,擴展構建成八個學科課程子系統(tǒng),課程的數量也由原來的十幾門課細分發(fā)展到目前的一百多門課。傳統(tǒng)的周課表是不能容納這么多課程的,我們就擴展為以月為單位進行課程安排。
五個學習發(fā)展平臺,分別為:基礎認知平臺,強調學科基礎知識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價值和作用;豐富拓展平臺,強調開闊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思維;綜合實踐平臺和探究創(chuàng)新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學業(yè)展示平臺,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自主發(fā)展的途徑。五個學習發(fā)展平臺在八個學科課程子系統(tǒng)的支撐下,形成了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的有機整體,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課程促進教師成長
“新實驗課程”實施不久,學校就收到一位體育教師發(fā)來的微信,老師這樣寫道:
為什么要讓學生練體育?因為希望學生理解這是一種精神的陪伴,是一種生活的品位,是值得培養(yǎng)一生的愛好。學體育早已超越了學一個特長的范疇。在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成長,學會勤奮,學會嚴謹,學會沉下心來,學會堅持夢想,學會克服困難超越自我。其實,它更像是一種性格的磨練!
體育教師的感悟源于“新實驗課程”改革的一項變化——教師由原來的橫向包年級、包班級改為縱向包專業(yè)。如此改變促進了教師對學科本質、學科系統(tǒng)的認知。
“新實驗課程”注重學科課程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以體育課為例,學校根據現行體育教材內容的分類方法,把傳統(tǒng)的體育課細分為籃球、乒乓球、足球、體操(包括技巧、街舞)、田徑(包括跑、跳躍、投擲)、武術、民間傳統(tǒng)體育等七大類體育專業(yè)項目。在基礎認知學習平臺,讓學生從認知體育項目入手,親自參與,感性認知、產生情感態(tài)度;在豐富拓展平臺,讓學生進一步學習體育專業(yè),產生愛好;在實踐創(chuàng)新平臺,繼續(xù)深入學習,形成特長。最終,學生對體育有了實質性的認知和基本情感,使得體育學習由以往單一的體育訓練轉變?yōu)轶w育教育。為此,教師要對整個學科系統(tǒng)進行梳理,熟悉不同年段學習的重點與要點,掌握不同學習發(fā)展平臺,深刻認識課程的作用與功能。
新課程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分為三個方面十二個指標,即自主發(fā)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新;社會參與——道德品質、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視野;文化素養(yǎng)——語言、數學、科學技術與信息、審美與文化素養(yǎng),這些是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要具備的要素。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強調“自主實踐”“合作學習”是學生最基本的課程學習方式。自主實踐活動是學生形成個體學習能力、提升思維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的自主性形成的過程。合作學習是使學生形成發(fā)展關系、使用發(fā)展資源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的社會性形成的過程。
自主實踐和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構建民主的課堂,建立民主的師生、生生關系。教師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視角思考問題,要理解兒童。只有理解才能認知,只有理解才能教育,民主的學習關系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其次,設計課堂教學不能停留在精心設計教學問題上,應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與合作的時間和空間。
一位課程專家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實驗一小的“新實驗課程”體系:“在我的腦子里有一顆樹,這個課程體系就像一棵大樹,根扎得很深。通過學科細化,學生的基礎打得很牢,同時又給學生成長的空間。拓展課程、創(chuàng)新課程、實踐課程、展示課程使這棵大樹枝葉繁茂,碩果累累?!?/p>
“實驗、創(chuàng)新”是“實驗一小人”的精神,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能最終實現“吸納世界最新學理加以實驗,為全國小學改進之先導”的辦學初衷。為先導者需引領,欲實現引領則要有超前的思維和舉措?!靶聦嶒炚n程”是超前的課程,因為它提前實現了三個整體構建:一是根據人終生發(fā)展必備的基礎構建核心素養(yǎng)框架;二是從課程育人的整體構建“新實驗課程”系統(tǒng);三是從“新實驗課程”實施的整體構建實施策略。超前就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是要有打破常規(guī)的勇氣和智慧。實驗一小具備了如此氣魄,通過課程文化這種獨特的育人方式實現育人,實現辦好現代義務教育的社會價值,這也是實驗一小不斷追求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