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匯波
〔關鍵詞〕后進生;進步席;隔離;教育方式
班里有個孩子叫曾恒(化名),自控能力比較差,搞得他周圍的同學也都無法安心學習。為此,他所在的小組進行表決,要求專設一個“進步席”讓他坐。班主任張老師雖然心里反對,但也沒有阻止小組的決定。坐到“進步席”上的曾恒比坐在小組內安靜多了,上課能認真聽一會兒。像他這樣坐不住的學生,坐在“進步席”上其實更有利于學習。
“進步席”就是給有不良習慣的學生設置一個獨立的空間,這個空間具有一定的群體隔離性,是對反復違紀、不良習慣較多的學生進行隔離矯正促進其進步的一種教育方式。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有一定自主能力、反思能力的高年級學生。從關心、尊重學生的角度考慮也許是不恰當?shù)?,但現(xiàn)實中是很多教師甚至是學生們自發(fā)對反復違紀、屢教不改學生苦無良策后的無奈之舉。上述案例里,曾恒坐到“進步席”之后,他的一位小組同學說:“永遠別叫他回來了!”
張老師一開始認為曾恒所在的小組有點過激,對小組成員進行過勸導,并對曾恒說:“只要你的表現(xiàn)足夠好,小組同學會歡迎你回到他們中間的。”張老師擔心這種懲罰會傷害曾恒,認為這在某些點上已突破了底線。學生有了進步,達到了某種要求,就應該盡快讓其返回正常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消除造成傷害的可能。
但事情的發(fā)展改變了張老師的看法,以致張老師并不急于讓曾恒回小組。他觀察了曾恒在“進步席”上的表現(xiàn)后認為:“既然他在‘進步席’上有進步,我們應該考慮讓他再坐幾天,鞏固一下好習慣?!睆脑愕倪M步,可看出“進步席”對于某些學生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
對反復違紀的學生,有的教師會采用一些懲罰措施,讓違紀學生感受到違紀帶給自己的麻煩,產生警戒作用。懲戒性措施,可以是罰站、罰掃地,雖然這些措施有委婉的叫法,如面壁反思、班級公益勞動反思等,但這些方法有損學生身心健康,應禁止使用。
“進步席”的應用雖然另類,但適合某些學生,如平時調皮、屢次教育收獲甚微的學生。把這樣的學生置于某種隔離性的空間里,讓其感受到集體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進而懂得對自己負責,形成責任意識。隔離前征求被隔離者的意見是必要的。如果違紀學生堅決不到“進步席”且表態(tài)會迅速糾正錯誤的,可不執(zhí)行或延遲執(zhí)行,給予一段時間讓其調整。
“進步席”的位置,可有以下幾種。
一是位于其所在小組的旁邊,與小組拉開一定距離,造成一定的隔離感。但該距離不宜過大,比較溫和的做法是還讓他坐在小組里,但有一個專門的位置用于反思,大家心中有數(shù)即可。
二是教室的最前排。把學生置于教師的眼皮底下,置于全班學生的監(jiān)督之下。
三是教室兩側的窗戶旁邊。方便“進步席”上的學生對全班同學的學習進行觀察、學習。
四是后黑板下靠墻位置。這則帶有強烈的懲罰性質,相當于走廊罰站。一般情況下,應反對使用這種“進步席”。
對坐到“進步席”上的學生,應做出具體要求。可讓他自主規(guī)劃,要坐在那里多長時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多長時間能矯正不良習慣,等等。
“進步席”最基本的作用是促進學生自我認識的自主改變。在學生處于“進步席”時,要讓他在集中注意力學習、聽課的同時,注意觀察其他同學的學習,從而認識到,小組或群體的資源,是用于互幫互學、相互促進的,不止用于玩樂;小組同學間相處,應互相尊重,互相體諒。通過觀察,讓其認識到怎樣做才正確。
“進步席”的功能,不僅僅是讓違紀的學生反思和矯正,還應有更多附加功能。
上述案例中,不多久,曾恒向張老師報告,說誰誰在下面做小動作了。張老師馬上給他布置了新任務:“那你就做個觀察員、監(jiān)督員吧,看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痹愠擞^察同學們是否遵守紀律之外,對課堂學習也格外留心,同學讀課文時讀音上的小毛病居然也聽出來了。張老師對他的這一進步進行了表揚,曾恒在學習上也變得認真了。
如此,“進步席”的功能,還可以是觀察席、監(jiān)督席、學習席。設置這個位置,就有必要做多樣的命名,促進學生的改變與發(fā)展。如命名為“監(jiān)督席”“特別學習席”等,也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發(fā)展席”“第一席”等。
實際使用時,還應摒棄“進步席”的濫用。
1.“進步席”不用于心理脆弱、多愁善感的學生。如果讓這類學生坐到“進步席”上,可能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
2.摒棄無中生有的做法,如每周一定要選出一個學生坐到“進步席”上。“進步席”只在必要時才能使用。
3.要注意“進步席”使用的針對性及有效性,不能動不動就讓學生坐到“進步席”,而不具體分析他犯的是哪方面錯誤,是否嚴重,有沒有坐到“進步席”上的必要。
4.要注意“進步席”的教育效率。要規(guī)劃或限定時間,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矯正,而不是讓其“一坐了之”。如果讓學生覺得坐上去無壓力、無關痛癢,這就意味著“進步席”的效用降低了,沒有起到應有的教育功能。
“教是為了不教”,“進步席”的設置是為了最終撤銷“進步席”。當班主任不設“進步席”,但學生心中常有“進步席”,常有底線,常常能自我警醒、自我約束,那就是教育的高境界了。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教師進修學校,泉州,362100)
編輯/王 楨 丁 堯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