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備課,就要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就要為學生“憤、悱”的發(fā)生預設情境、就要重視情感因素的教學設計、就要為學生準備學習策略、就要給“生成”預留彈性空間。
【關鍵詞】備課; 預設情境;溫情課堂
【文章編號】
【作者簡介】 張蕾,南通市北城中學 (江蘇南通,226011)副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南通市名師第一梯隊培養(yǎng)對象、南通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對象。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nèi)容是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2——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第六單元中的Comic strip和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這一模塊是自然和環(huán)境話題,繼上一單元Wild animals野生動物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保護鳥類。本節(jié)課雖是一個單元的開篇,但通過上一單元學習,學生已經(jīng)初步領略到大自然中野生動物的魅力,應該有繼續(xù)了解大自然中各種的鳥類的學習渴望,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通過老師創(chuàng)建的交際平臺,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鳥類,了解其外貌特征、生活習性、喜好特長以及生存狀態(tài),從而揭發(fā)學生熱愛鳥類、保護鳥類的意識和愿望,為本單元的后續(xù)學習做好知識和情感兩方面的準備和鋪墊。
這部分的教學重點除了上述的各個教學任務外,還有對學生進行形成學習策略意識的引導和具體方法的培養(yǎng)。
二、教學目標
期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或常聽說的鳥類,如:麻雀、鷹、鶴、天鵝、鸚鵡等的基本常識,能夠在同伴間描述這些鳥類的外貌、習性、喜好、狀況等,并能在師生、生生、升本交流中加深對鳥類危險生存狀態(tài)的認同,自然萌發(fā)進一步學習了解鳥類、更好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的意識。
還期望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方法
首先,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老師把一個個教學任務設計成問題,學生在老師的有效問題牽引下一步步達成預設各項目標。
依托情境設計問題,這節(jié)課也用了情景教學法(Situational Method)。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本節(jié)課通過用音樂營造情境、用表演呈現(xiàn)情境、用“實物”擬真情境等,目的是創(chuàng)建擬真的、生活的場景,讓目標知識的學習接近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從而去除陌生感、降低學習難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還根據(jù)需要采用了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合作學習教學法(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等教學方法。
四、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學習生詞→了解幾種鳥類的生活情況→根據(jù)Comic strip討論Eddie是否喜歡鳥類→給出保護鳥類的建議→總結所學主要內(nèi)容→布置家庭作業(yè)
五、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實錄和設計意圖
Step 1 Leading in
T: Listen to a piece of music, please! What is it about?
S: It’s about the birds’ singing.
T: Please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write the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 you think of while listening on the blackboard.
【設計意圖】鳥鳴音樂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關于鳥類的情境,同時讓學生自由在黑板上寫下聽鳥鳴聲時想到的詞、短語或句子,學生記憶庫里與鳥類相關的知識被激活,做好了新知識學習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
Step 2 New teaching
1. New words
T: Please guess what this lesson is about! S: Birds.
T: Look at me, which bird do I look like? S: A parrot.
T: This is my neck, long or short? S: Short.
T: OK, this is my short neck. What's this in English?
“羽毛” in Chinese, “feather”in English.
T: How to spell the word “feather”?There's an interesting way to remember the word. Not “weather”but “feather”. So f-e-a-t-h-e-r.
【設計意圖】老師身穿酷似鸚鵡的服裝問學生自己看上去像哪一種鳥,同時,通過形象的體態(tài)語,老師在學生已學單詞“weather, sing, blackboard”的基礎上教授新單詞“feather, wing, broad”。目的是,創(chuàng)建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同時巧妙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指導,使學生有可能成為終身學習者。
2. Introducing four more birds
T: I want to introduce more birds to you. They are crane, sparrow, swan and eagle.
T: I need four of you to help me. So all of you,stand up. Let me have a look. OK. These four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please.
T: Look at this student. Which bird does he look like?
S: A sparrow.
T: Why do you think he looks like a sparrow?
S: Because he is the smallest of the four birds. And his sweater is brown just like the colour of the bird's feathers.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根據(jù)站在教室前面四個或高挑,或苗條,或強壯,或瘦小的學生外形判斷他們像哪一種鳥,尤其是要陳述理由。本課的學習重點之一是學生能描述五種鳥類的外貌特征,但絕不應該是老師先描述學生再“鸚鵡學舌”,而應該是學生在老師搭建的平臺上,自己窮盡已知語言進行描述,這樣做難度雖大,但充滿了挑戰(zhàn)性,學生在語境中用英語思考和表達,語言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ur birds
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four birds?
T: There are 18 types of parrots in the world and they're rare. Crane, 15 types, rare. Eagle, many types, rare. Sparrow, 19 types, not rare.
T: Please choose your favourite bird and talk about it with the four words “favourite, because, type, rare”in your groups…
T: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birds.
【設計意圖】給學生四個關鍵詞“favourite, because, type, rare”和自由對話的平臺,學生綜合已學知識,從外形、種類、生存狀態(tài)等角度自我介紹自己最喜愛的鳥類。這樣做的目的是既給指引方向完成目標知識學習,也給學生提供主動用語言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表達提供可能。
4. Studying Comic strip.
T: I know all of you like birds. What about Hobo and Eddie?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n please tell me if Eddie really likes birds.
T: Do you think Eddie really likes birds? Why or why not?
【設計意圖】本課的設計意圖是先讓學生了解鳥類,激發(fā)學生愛鳥類的情愫,當學生津津有味向同伴描述自己最喜愛的鳥類時,問學生他們的“老朋友”Eddie和Hobo是否喜歡鳥兒,在交流中突然出現(xiàn)殘害鳥類的槍聲,學生保護鳥類的意識無需空洞的倡議自然而然萌發(fā)。而從教材順序上本是這一課時第一部分Comic strip,就成了“美景”和“慘景”之間的過渡。
Step 3 Practice
T: Listen to music again. What happened?
S: People are killing birds.
T: People are killing birds for food or beautiful feathers each day. And the number of birds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They are rare now.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m? Can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設計意圖】充滿婉轉鳥鳴聲的音樂聲中突然傳來槍聲,學生意識到正在發(fā)生殺戮,情感自然得到升華。這正是本課的目的——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并且自覺擔起保護鳥類保護自然的責任。
六、教學反思
主體間性的理論告訴我們:教學是師生雙方作為共同的主體來就教材文本這個客體進行的教育交往活動。因此,備課的環(huán)節(jié)就不應該只是教師自己“自說自話”的事情,而應該從一開始就“站在學生的立場”。注意以下幾點1.站在學生的立場,就要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包括已有的知識基礎、個體差異和已有的能力基礎;2.站在學生的立場,就要為學生“憤、悱”的發(fā)生預設情境;3.站在學生的立場,就要為學生準備學習策略;4.站在學生的立場,就要給“探究”和“生成”預留空間;5。站在學生的立場,就要重視情感因素的教學設計。這里筆者重點談一談最后一點。
1.人性關懷。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設計對象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不是任意擺布無主觀意志的“學習機器”,在重視英語知識訓練的同時,更加注重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達。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內(nèi)容不同于數(shù)、理、化枯燥的數(shù)字和公式,而是一種交往的工具,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媒介,因此,它必須灌注著主體的情感,充滿著人生的體驗,顯示著溝通的渴望。英語教學也就理所當然必須從純工具性走向人文性,關注豐富多彩的生活和鮮活迥異的生命。換言之,要真正實施“人性化”教學,英語課堂要成為充滿溫情的、關乎生命成長的課堂。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愿望、困惑、焦慮及煩躁,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個性差異,想學生所想,感學生所感,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規(guī)律。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激勵、充滿賞識、充滿尊重、充滿期待。從方法上要改變單一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搭建平臺,給學生機會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和人生態(tài)度,愛學習、愛生活、愛自然、愛人類。
2.溫情交往。中國學生學英語有著很多無法避免的障礙和困難,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語言障礙和文化障礙。教師要考慮的不僅是傳授什么知識,還要考慮用什么方式傳授才能“溫暖”學生,消除距離感。具體措施是實現(xiàn)英語課堂的溫情交往??蓮乃膫€方面入手,即秉持溫暖的教育情懷,提升和暖的文本溫度,實施溫潤的教學工藝,開展溫存的教育交往。具體措施是:教師出于對教育的熱情和對學生的愛,讓學生產(chǎn)生愜意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親近教師、親近文本、親近學科;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和呈現(xiàn)教材文本,努力提升教材文本的“溫度”,消除非母語語言材料的“陌生感”;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溫潤和順,一切取舍和調整都是為了學生、基于學生,因而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充滿彈性,在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中,生成轉變?yōu)橘Y源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在課堂里,人與文本、人與人之間,以對話代替灌輸,以互動補充授受,溫情交往變?yōu)榭赡?、成為常態(tài)??傊趥湔n伊始,就要考量課堂中的情感因素,而不是單純顧及知識的授受。
筆者多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初中英語溫情課堂構建”的變革性教學主張,在這一主張的操作層面上,我提煉出這樣一個關鍵命題:實施溫潤的教學工藝。它指的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時,一定要移位于學生立場,選取教學的方法、工具、路徑、策略,不能一味堅持一成不變的教師權威,而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找到契合點,要從學生學的角度考量教師的教。這種思維的預前性,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在備課時的必備品格,而站在學生立場上備課,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真正溫潤而有彈性。
【參考文獻】
[1]D.P奧蘇貝爾等.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程曉堂, 鄭敏. 英語學習策略從理論到實踐[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