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秋,邱卓英,2,3
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兒童用)標準化研究①
李毓秋1,邱卓英1,2,3
目的將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標準化。方法采用ICF理論和心理測量方法對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ABAS-II)進行中文標準化研究。結果經(jīng)過心理測量和統(tǒng)計分析,對ABAS-Ⅱ進行了標準化,獲得了一般適應總分、主要領域分數(shù),以及具體適應技能量表分數(shù)等3個層次的分數(shù)的常模。結論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適用于對6~18歲兒童適應性行為的評估。修訂的中文版各項心理測量學指標均符合美國原版信度與效度要求。
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測驗;修訂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心理學系,廣東珠海市519087;2.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68;3.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中國合作中心,北京市100068。作者簡介:李毓秋(1954-),女,漢族,河南長葛市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與教育測量,心理評估。E-mail:lyqedu@sina.com。
[本文著錄格式]李毓秋,邱卓英.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兒童用)的修訂[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4):378-382.
CITED AS:Li YQ,Qiu ZY.Standardization of 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II(6-18 years old)Chinese version[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4):378-382.
研究者很早就開始關注人的適應性行為,認為適應性行為是智力表現(xiàn)的一部分,因而在許多關于智力障礙的定義中都包括了適應性行為的內(nèi)容。美國智力與發(fā)展障礙協(xié)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AAIDD)以智商和適應性行為兩個標準界定智力落后[1],并且明確指出涉及智力障礙的10項適應技能:溝通、自我照顧、居家生活、社會技能、社區(qū)應用、自我管理、健康與安全、學習功能、休閑以及工作[2]。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提出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理論中對智力障礙的內(nèi)容做了明確的界定[3],使得對適應性行為的概念及內(nèi)容包括相關術語進一步統(tǒng)一起來。
為了實現(xiàn)對適應性行為的準確評估,研究者編制了許多用以評估適應性行為的量表。對適應性行為的理解不同,研究者編制的適應性行為量表結構也不同。由美國心理學家Harrison和Oakland編制的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Second Edition,ABAS-Ⅱ),因其結構與當前對適應性行為的定義一致而且具有最佳的信度和效度[4],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鑒于我國采用的幾個適應性行為量表都不能提供非常符合當前理論框架的評估,引進ABAS-Ⅱ可以為我國應用領域提供一個優(yōu)秀的評定適應性行為的測量工具。為此,由珠海京美心理測量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與美國原出版機構WP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公司協(xié)商合作,由李毓秋和邱卓英主持修訂ABAS-Ⅱ。本文報道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修訂研究情況。
ABAS-Ⅱ結構的建立依據(jù)三方面的理論來源:AAIDD多年提倡的關于適應性行為的概念;適用于特殊教育和殘疾分類的法律和專業(yè)標準;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制定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5]?;谏鲜隼碚?,ABAS-Ⅱ分三個層面評估適應性行為:第一層面為一般適應綜合能力;第二層面為3個主要適應領域,包括概念技能、社會技能和實用技能;第三層面為具體適應技能,包括溝通、社區(qū)應用、學習功能、居家生活(家長評定)/學校生活(教師評定)、健康與安全、社交、工作(或動作技能)等10個方面。
2.1測量題目互譯與標準化
ABAS-Ⅱ中文版修訂研究組首先翻譯了美國原版的全部資料,再由兩位研究者分別對照英文版本逐題檢查以確定翻譯的正確性??紤]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其中的一些題目做了修訂。在修改題目的過程中,研究者與美國原版作者直接交流,逐題討論了每一個題目的內(nèi)容并確定表述方式;刪掉了少量不符合中國兒童生活內(nèi)容的題目,并適當補充新的題目。
2.2小樣本試測
題目修訂研究過程共做了兩次小范圍試測,被試均從我國南方和北方各選取一部分組成。第一次試測86名年齡6~18歲兒童,第二次試測65名兒童,其中包括23名表現(xiàn)出學習困難、注意力困難及多動等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兩次試測都分別請他們的家長和有關老師填答記錄本。
2.3測試題目篩選與編制標準化測試量表
經(jīng)試測對題目進行分析,整理形成準備用于常模取樣的標準化研究版資料。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保持了與美國原版相同的結構,大多數(shù)題目與原版保持一致,每一個分量表均多保留10題左右以備最終篩選。另外,考慮到中美的國情差異,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未包括“工作”分量表。
2.4全國常模制定
首先以全國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制定了取樣計劃。取樣計劃是按我國行政區(qū)劃分把全國分為7個區(qū)域,以年齡、性別、家長教育程度和居住區(qū)域等作為主要變量,以分層取樣的方法以及交叉設計法建立。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常模樣本計劃取樣1300名6~18歲兒童,每個年齡100名,男女各半。最終樣本組成為家長評定樣本1362,教師評定樣本1321,最終常模樣本的分布見表1。
表1 標準化樣本中兒童分布(%)
具體取樣及施測由各地協(xié)作專家負責,由青年教師和心理學專業(yè)的研究生或高年級學生實施。在取樣之前,由京美公司的專家對各地取樣的主試進行培訓。
2.5數(shù)據(jù)分析與常模建立
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是建立常模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中為保證用于分析的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在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時每一份資料都由兩名操作員分別輸入,然后對比檢查并糾正數(shù)據(jù)輸入中的錯誤。
為保證常模的質(zhì)量,首先根據(jù)難度和區(qū)分度進行題目篩選并確定最終保留的題目及排序;其次,檢查并補充個別特殊臨床案例到常模樣本中,確認各分量表在各年齡組內(nèi)的分數(shù)均為正態(tài)分布。
常模的建立采用連續(xù)常模法(continuous norming):先以多變量回歸分析的方法估計每個分量表中各年齡組的理論總體分布曲線,并以此為基礎計算和修訂出各年齡組的正態(tài)化標準分數(shù)以及量表分數(shù),最后對分布曲線進行修勻完成常模。
2.6測驗材料最終版
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適用于6~18歲兒童,測驗材料包括指導手冊和分別由家長和教師填寫的兩套評定表(即記錄本),其內(nèi)容結構見表2。
一般適應總分和3個主要適應領域的分數(shù)均為平均數(shù)100、標準差15的分數(shù),而各適應技能分量表的量表分數(shù)均為平均數(shù)10、標準差3的分數(shù)。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還提供主要適應領域分數(shù)之間、分量表分數(shù)之間的差異比較結果,從而確定相對強項和弱項。
由于在修訂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各項要求,因此修訂的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具有優(yōu)秀的心理測量學特征。
3.1信度
本研究采用分半信度分析各分量表和各主要領域的分數(shù)以及一般適應總分的內(nèi)部一致性。家長評定結果和教師評定結果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見表3、表4。
修訂的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具有很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此外,本表未列出的各個分量表在全部常模樣本中的平均信度都在0.86以上。各個分量表在中國常模樣本中的信度與美國原版的資料高度一致。
3.2效度
本研究的效度資料包括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和臨床樣本研究。
3.2.1驗證性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是檢驗測驗效度的方式之一。本研究對家長評定的結果和教師評定的結果分別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見表5。
由表5數(shù)據(jù)可知,將全部分量表歸結為一個因素(即一般適應總分)和歸結為三個因素(即三個主要適應領域:概念技能、社會技能和實用技能)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這一結果也支持AAIDD對3個適應領域的劃分。
3.2.2特殊樣本研究
本研究亦對臨床樣本進行研究,本文列出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樣本和中度智力障礙兒童樣本與對照組兒童的主要比較結果。見表6~表9。
表2 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的內(nèi)容結構、各部分名稱
表3 不同年齡組各主要適應領域及一般適應綜合分數(shù)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家長評定)
表4 不同年齡組各主要適應領域及一般適應綜合分數(shù)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教師評定)
表5 驗證性因素分析所得的適合度統(tǒng)計值
表6 臨床組(輕度智力障礙兒童)與對照組的平均表現(xiàn)(家長評定)
表7 臨床組(輕度智力障礙兒童)與對照組的平均表現(xiàn)(教師評定)
表8 臨床組(中度智力障礙兒童)與對照組的平均表現(xiàn)(家長評定)
表9 臨床組(中度智力障礙兒童)與對照組的平均表現(xiàn)(教師評定)
臨床組兒童是從各地挑選的經(jīng)臨床鑒定為輕度或中度智力障礙的兒童,對照組則是從常模樣本中按照各方面條件相當?shù)脑瓌t挑選的兒童。表5和表6的數(shù)據(jù)顯示,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一般適應綜合分數(shù)(General Adaptive Comprehensive score,GAC)平均得分略低于70分(家長和教師評定的結果分別為67.1和67.8),而中度智力障礙兒童的GAC平均得分均在50分附近(家長和教師評定的結果分別為50.7和51.0)。對照組兒童的GAC平均得分都在100附近。表明無論家長評定還是教師評定,對輕度智力障礙和中度智力障礙的評定都與被評兒童的實際障礙程度相符。
4.1適當增加題目難度,擴大適用范圍
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刪掉一些非常簡單、正常兒童都能做到的行為而增加了少量對適應技能要求更高的題目。這樣的改變使量表分數(shù)中減少了得滿分的情況,提高了對不同適應水平的區(qū)分能力。不僅可用于鑒別各類身心障礙兒童、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而且可用于對正常兒童的在適應性行為的發(fā)展情況方面提供信息和輔導幫助,因而適用范圍更廣泛。
4.2增加了填表人(家長或教師)總體估計的題目
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在每一個分量表的結尾,都提供一個由填表人對被評兒童的適應性行為總體表現(xiàn)的估計,有助于了解家長或教師對兒童適應情況的主觀看法與實際評定結果之間是否一致。例如:
與人溝通的技能與同齡人相比:
□不如同齡人□與同齡人相當□超過同齡人
4.3提供家長評定和教師評定結果的差異比較結果
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還增加了一個分析結果,即家長和教師對同一名兒童評定結果之間差異是否顯著。這一結果有助于了解家長和教師對兒童的看法是否一致,或兒童在家庭和學校的表現(xiàn)是否一致等情況,有利于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共同為兒童的成長提供有效幫助。
經(jīng)修訂的ABAS-Ⅱ中文版(兒童用)在結構和功能上與原版保持一致[6-7];各項指標均達到原版的測量學標準。對智力障礙樣本的研究表明,ABAS-II中文版(兒童用)可以有效區(qū)分智力障礙的程度,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工具。
[1]趙志航,郭雪萍,田寶.國內(nèi)外智力殘疾狀況與康復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3):233-235.
[2]王娜,李萌,田寶,等.智力落后的概念與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分類框架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10(6):331-333
[3]Sattler JM,Hoge RD.Assessment of children:behavioral,social and clinical foundations[J].Am J Family Ther,2007,35(5):461-463
[4]Oakland T,Harrison PL.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II:Clinical Use and Interpretation[M].Amsterdam,Boston:Elsevier/Academic Press,2008:3.
[5]Cohen BH.Explaining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M].Pacific Grove,CA:Brooke/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6.
[6]邱卓英.《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研究總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1):2-5.
[7]李萌,王娜,田寶.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架構在智力殘疾標準制訂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10(6):328-330.
Standardization ofAdaptive BehaviorAssessment System-II(6-18 Years Old)Chinese Version
LI Yu-qiu1,QIU Zhuo-ying1,2,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ollege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Zhuhai,Guangdong 519087,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Information,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3.China Cooperation Center of WHO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Beijing 100068,China
Correspondence to LI Yu-qiu.E-mail:lyqedu@sina.com
Objective To standardize Adaptiv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ABAS)-II Chinese version to establish norm of ABAS-II Chinese version(6-18 years old).Methods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were taken.Results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6-18 years old)was developed.The norms of general scores,main domains scores and adaptive skill scores had been established.Conclusion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6-18 years old)can be appli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adaptive behavior for Chinese children aged 6-18 years.The standardized Chinese version of ABAS-II(6-18 years old)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US version.
adaptive behavior;assessment system;test;revision
10.3969/j.issn.1006-9771.2016.04.002
R749
A
1006-9771(2016)04-0378-05
(2015-12-09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