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文秀,張桂娣,周麗珍,練 標,李科宏,李俊波,林月保,賴嘉豪
(韶關學院 醫(yī)學院, 廣東 韶關 512026)
?
PBL教學模式對臨床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郜文秀,張桂娣,周麗珍,練 標,李科宏,李俊波,林月保,賴嘉豪
(韶關學院 醫(yī)學院, 廣東 韶關 512026)
摘要:為研究臨床流行病學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模式對臨床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采用自編的《大學生臨床流行病學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對11級臨床本科生和10級臨床本科生實施PBL和LBL教學模式前后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調查.用SPSS 11.5對問卷的結果進行了t檢驗和χ2檢驗.結果顯示:PBL教學模式使實驗班(11級臨床本科生)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平均得分在實驗后明顯高于實驗前(P<0.01),而LBL教學模式使對照班(10級臨床本科生)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平均得分在實驗前后無明顯變化(P>0.05).臨床流行病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模式對提高臨床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LBL教學模式;自主學習能力
臨床流行病學是一門臨床醫(yī)學的方法學和基礎學科,是在臨床醫(yī)學研究和醫(yī)療實踐中,引入流行病學的原理和方法,從患病的個體診斷擴大到群體特性的研究,探討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診斷、防治和預后等規(guī)律,為臨床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一門學科[1].臨床流行病學是一種方法學,被廣泛地應用于許多醫(yī)學領域,并在醫(yī)學教育、研究和服務三大領域中具有平衡和杠桿作用[2].隨著人類疾病譜、人們的健康觀念以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特別是循證醫(yī)學的興起,臨床流行病學在臨床醫(yī)學領域中的主導地位愈來愈凸顯出來.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主學習受到教學工作者及研究者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學者對自主學習研究的不斷深入,自主學習理論逐漸對我國的教學,尤其是大學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主學習是主動調節(jié)自己學習過程的一種學習,強調學習者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上的積極主動性[3].此外,自主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和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終身學習和畢生發(fā)展的基礎.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譯為“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它與傳統的醫(yī)學教育“ 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相比,在設計理念、實施方式、評估體系、實際效果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PBL教學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4-5].本課題就韶關學院醫(yī)學院2010級和2011級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流行病學課程實施了LBL和PBL教學法,主要探討PBL教學法對培養(yǎng)學生在本課程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取韶關學院醫(yī)學院2010級和2011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兩個本科教學班.2010級臨床本科班學生共64人,2011級臨床本科班學生共114人.兩教學班入學平均成績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
1.2 課堂教學
LBL教學班:LBL班所用教材為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王家良,王濱有主編的《臨床流行病學》第三版.授課過程包括組織教學-目標展示-講授新課-歸納總結-課堂反饋等步驟.
PBL班教學班:PBL班所選教材、任課教師、授課計劃、教學學時、目標、進度均與對照班相同.不同的是:部分章節(jié)(約占總講授內容的35%)在用LBL教學法講授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后進行PBL教學.PBL的基本教學過程由提出問題(約1周前)-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歸納總結5個階段組成.
1.3 調查內容
一般情況調查表:均采用自陳式方法,以個人填寫和選擇的形式呈現,分為2個主要部分:①人口學變量,含性別、年齡、年級、性格、住址、學習時間等一般情況;②有無“自主學習”“小組學習”“評判性思維培訓”“以問題為基礎學習”的教學經歷等,采用“是”和“否”兩個選項.
自主學習能力調查表:該表屬于自評式量表,共40個條目,3個維度測量,①自我管理:能夠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學習時間,搜尋有用信息、采用合適的方法系統地學習,能夠自我管理,13個條目;②熱愛學習:有自主學習的需求,喜歡接受新知識,喜歡接受挑戰(zhàn),喜歡自主學習,12個條目;③自我控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習有目標,能夠制訂評價標準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15個條目.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對象分組
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選定2011級臨床本科班作為實驗班(簡稱PBL班)和2010級臨床本科班作為對照班(簡稱LBL班).全班98%同學的出勤率為全勤.
1.4.2 調查方法
采用自編的《大學生臨床流行病學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預試該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較高.采用Likert5點量表記分:“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能確定”、“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別記做5分、4分、3分,2分、1分.因而,分數越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實驗前后由任課教師在PBL班和LBL班發(fā)放同一份調查問卷.當場收回.
1.4.3 統計分析方法
將調查問卷錄入電腦,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BL組與LBL組基本情況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同一班教學前后自主學習能力得分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不同教學模式的班級教學前后自主學習能力得分的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檢驗水準定位0.05.
2.1 實驗前PBL班與LBL班基本情況比較
經χ2檢驗得出,實驗前PBL班與LBL班在性別、性格、住址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在學習時間方面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實驗前PBL班與LBL班基本情況比較結果
2.2 實驗前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經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實驗前PBL班與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實驗前PBL班與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s)
2.3 實驗前后LBL班和P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經配對樣本t檢驗得出,實驗前后P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3 實驗前后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s)
2.4 實驗后PBL班與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經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實驗后PBL班與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實驗后PBL班與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比較(±s)
本次實驗結果得出,LBL班和PBL班在進行干預前高考分數、性別、性格和住址等方面都具有可比性.干預前LBL班和PBL班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表現為LBL班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較強,這與LBL班在平時的自主學習時間較長等有關;干預后LBL班和PBL班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比較無統計學差異,但從本次實驗看出PBL班自主學習能力得分要高于LBL班,說明PBL班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PBL教學后有了明顯的提高.此外,從表3可以得出LBL班實驗前后無統計學差異,但PBL班實驗前后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00),說明PBL教學法大大提高了2011級臨床本科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LBL教學法對2010級臨床本科生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本上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
PBL教學法涉及到學生的各種能力,例如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組織溝通能力等[6-7].我們認為PBL尤其可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必須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即學生必須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而且,每個學習主體都有求得自我獨立的愿望,這是其獲锝獨立性的內在根據和動力.這種能動性和獨立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既可增強學生的外在動機,又可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學生要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具體的學習策略,從而達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些方面要牽扯到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同時,學生在獲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評價和調整學習目標、計劃、時間、內容、方法和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實現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黃民主.臨床流行病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陳然,高曉紅.流行病教學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26(3):238-238.
[3] 王靜瓊,朱祖德,張衛(wèi).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27(11):47-52.
[4] 曲書強,邵慶亮,呂瑩.PBL結合LBL的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6):153-154.
[5] 呂磊,張正厚.PBL教學模式對醫(yī)學生后續(xù)課程學習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yī)學育,2008(1):2,12.
[6] 于愛軍,趙魯文,張學軍.醫(yī)學生參與PBL案例編寫的理論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12(13):55-58.
[7] 陳廣超,李銘.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醫(yī)教育,2015(3): 72-75.
(責任編輯:邵曉軍)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6)02-0085-04
[收稿日期]2015-12-18
[基金項目]韶關學院醫(yī)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EJ201302).
[作者簡介]郜文秀(1978-),女,山西和順人,韶關學院醫(yī)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腫瘤分子流行病學.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Epidemiology Teaching on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 Learning
GAO Wen-xiu, ZHANG Gui-di, ZHOU Li-zhen, LIAN Biao,LI Ke-hong,LI Jun-bo,LIN Yue-bao,LAI Jia-hao
(College of Medical,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26,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epidemiology teaching on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L and LBL in 11 clinical undergraduates and 10 clinical undergraduates. The t test and χ2test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11.5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L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11 clinical undergradua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1), while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LB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ntrol group (10 clinical undergraduat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P>0.05).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epidemiology teach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PBL teaching mode; LBL teaching mod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