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鑫,常雪琴
(亳州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 安徽 亳州 236800)
?
高校數(shù)字媒體課程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的實踐探索
金鑫鑫,常雪琴
(亳州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MOOCs風暴”以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風靡世界高等教育,對促進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師團隊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MOOC資源與翻轉課堂有機結合,構建“MOOC視頻+自制視頻”模式應用到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闡述高校開展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研究推廣的意義所在,并對地方高校開展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提出研究方向.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數(shù)字媒體;第二課堂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蓬勃發(fā)展,人們對互聯(lián)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這兩類新媒體的依賴越來越大,隨之而來對數(shù)字媒體的消費也越多,帶來更多的就業(yè)崗位,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約在每年15萬人左右,目前高職高專院校為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需求開設了數(shù)字媒體領域課程如動態(tài)網頁制作、FLASH動畫、手游APP軟件開發(fā)、網頁游戲軟件開發(fā)、圖形圖像處理、數(shù)字影視等.但這些行業(yè)的特點都要求不斷的創(chuàng)新、進步甚至引領時代潮流,但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在創(chuàng)作、創(chuàng)意上雙重受限,造就出“懂模仿,無創(chuàng)作,會操作,無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很難成為高精尖的“IT精英”也不能成為低端接地氣的“技術藍領”無法滿足崗位需求.
1.1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學生個性化學習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上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實踐案例單一,往往一個教學模式應對所有學生,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聽相同的課程內容,教材和軟件不能及時更新,教師滿堂灌,布置作業(yè),學生課后練習.培養(yǎng)出的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不能做到“學以致用”.
1.2 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與學生需求的不對稱
當前校園的數(shù)字化、網絡化均已普及,對于精品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主要是按照評審驗收指標進行制定的,不是以服務廣大學生為宗旨.造成申報性強但實用率不高的怪異現(xiàn)象.在項目的挑選、軟件的更新、視頻上傳的速度上都存在各種問題,造成了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與學生需求產生突出的不對稱.
1.3 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受限
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受課時的限制,教師多通過案例展示,任務分解,強化操作步驟傳授知識點,在學生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遇到問題教師給予指導.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懂模仿,跳出教師給的案例,就無所適從了,無法設計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1.4 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和方式無法及時反映學生綜合能力
數(shù)字媒體課程使用的考評方式和普通課程相同,均采用平時成績、日??记凇⒖荚嚦煽兯及俜直鹊男问綐嫵蓪W生成績.此種教學評價體系僅能反映學生都某個作品的設計和處理能力,并不能綜合反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譯為“顛倒課堂”、“反轉課堂”)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國內外學者對于翻轉課堂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教學方法應用研究、教學構建和探索的理論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實踐證明研究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比研究等.美國富蘭克林學院Robert Talbert[2]教授將翻轉課堂實施模型與線性代數(shù)課程相結合教學效果顯著.
國內學者曾貞通過“反轉”教學圖示,描述出翻轉課堂的3個關鍵步驟為:觀看視頻前的學習,討論并提出問題;觀看視頻時的學習,根據(jù)問題尋找;應用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深入問題進行研究[3].張金磊等依據(jù)翻轉課堂的內涵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理論,結合Robert Talbert翻轉課堂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以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有力杠桿的翻轉課堂模型[4].沈書生等運用技術能為學習者提供支持與通過網絡能接觸更多學習伙伴、社區(qū)成員為激發(fā)學習動力這一認識,構建了以課外、課內為時間分段,以學生為中心,以電子書包為核心技術手段的翻轉課堂模式.這種模式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權、講課時間、班級教學向個別化教學等幾個轉換[4].曾明星等結合軟件工程專業(yè)課堂特點,對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轉課堂模型進行改進,構建了軟件工程翻轉課堂模型及其云計算教學平臺[5].但如何將豐富的、優(yōu)秀“名校+名師+名課” 的MOOC課程資源最大限度的與地方高校的專業(yè)課程第二課堂相結合構建接地氣的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研究成果還很少.
3.1 數(shù)字媒體課程開展微課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為了實踐微課教學在新媒體課程中的作用,我校以二維動畫公選課試點的形式進行開展,為確保試點質量,首批試點以自主選修的形式報名,不限專業(yè),每班控制在40人,共開設3個班級.期末,我們對選修數(shù)字媒體微課程的120名同學針對教學效果和教學形式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回收的112份有效調查報告詳見表1和表2.
表1 教學形式滿意度調查
表2 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
調查顯示,開展的微課程教學效果顯著.突出表現(xiàn)在滿足個性化教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興趣、強化應用觀念、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效果顯著.教學過程學生的到課率高;創(chuàng)作作品的整體質量高于傳統(tǒng)授課班級.但基礎知識點考核成績與傳統(tǒng)模式授課班級持平.針對調查結果與學生個別溝通發(fā)現(xiàn),由于師生日常更加重視視屏資源、課堂中的氛圍也是圍繞實踐、創(chuàng)新展開,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的.
總結得出開展微課教學是提高平面設計課程實際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滿足數(shù)字媒體課程教學需要的重要措施,微課在第二課堂進行翻轉教學較之傳統(tǒng)教學有3大優(yōu)勢.
(1)更能滿足分層次教學,實施個性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掌握層次各不相同,針對課堂上已經傳授的知識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迅速掌握,教學過程中應兼顧全班學習進度,針對基礎好,上手快的學生可在第二課堂中拓展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也可通過微視頻解決課堂遺留問題,鞏固新知;組織學習小組,進行優(yōu)帶弱,通過線上互動平臺探討疑難共同進步,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學習積極性得到全面調動,營造力爭上游的學習氛圍,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從而達到分層次個性化教學的目的.
(2)依照企業(yè)用人標準為依據(jù),打造企業(yè)真實案例教學,學習資源實時更新.新媒體類課程對要求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都很很高,改革后的新媒體類課程,將企業(yè)的工作內容和教學知識點“封裝”到項目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知識還可以提前進入工作模式,其內容非常豐富,現(xiàn)有的課時很難滿足教學需要,如教師對項目分析講解后,學生進行針對的練習、交流、探討后課就結束了,學生沒時間針對所學內容進行應用完成整個項目了,更無法細化、深化、內化知識點.我們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到第二課堂中深化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具體進度實時更新微視頻內容和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第二課堂學到更多知識.
(3)師生角色互換,自定步調翻轉課堂.由于高校學生都是成年人,完全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依據(jù)個人需要做到自定步調自主學習,數(shù)字媒體課程通過微課教學后學生課前通過教程視頻學習新知識,在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點教授,轉變成了輔導者,與學生探討、答疑解惑、點評實踐作品、指導項目.全面提升課堂互動指數(shù),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授課模式.
3.2 數(shù)字媒體微課翻轉第二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課堂上學在任課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過課堂活動設計完成知識內化的最大化[6].
表3 高校數(shù)字媒體課程翻轉第二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由兩方面共同決定:①學生所觀看微視頻質量是否能夠滿足教學需要,也就是說教師對知識點的把握是否到位?知識點講解是否透徹?視頻是否兼顧了趣味性?如何規(guī)避純MOOC培訓過程中保持率低和自主性差問題?交互功能的強度都將影響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就對任課教師提出了高要求.②課堂組織實現(xiàn)知識內化過程中課堂互動力度是否到位?項目的選擇、導入的方法、問題的設置、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都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對知識的細化和內化,因此對教師課堂的設計和組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依據(jù)數(shù)字媒體課程特色,打造高職高專專屬第二課堂.結合我校實際采取“MOOC視頻+自制視頻”教學模式,此方法幫助學生在互聯(lián)網的環(huán)境中進行世界范圍內進行優(yōu)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直接利用MOOC的“名校、名師、名課”課程資源,校方不需要自制視頻和資源,可更好的實現(xiàn)資源共享,減輕成本和工作量.但現(xiàn)有的MOOC視頻資源與本課程的教學牧目標、課程內容不相符合,不能達到服務于本校學生的目的,筆者結合專業(yè)特色任課教師自制微視頻環(huán)節(jié)采用企業(yè)項目實例,并上傳至翻轉課堂的網絡學習平臺中,既克服了地方性院校教師專業(yè)和能力的局限性,又提高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2)翻轉課堂展教師風采,積極促進優(yōu)秀教師業(yè)務水平再提升.翻轉課堂力求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強的學生,但這一切與教師的悉心付出有密切關聯(lián).①教師對課程需要梳理清晰,知識點把握透徹,教師自制視頻約在10 min左右,只講一個知識點,目的性突出力求讓學生在視頻進行過程中,全面掌握所授知識點.②形式上與積件(Integrable Ware)思想一致,教師將項目分解成小的案例“裝”進視頻,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動態(tài)組合的學習視頻教程,在興趣的趨勢下擴展學習廣度.③短小精悍的視頻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在他們即將耗盡一次學習的注意力之前,知識點已經學完,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7].
(3)情境+協(xié)作+會話,課堂活動總完成知識內化.為近一步深化、內化知識,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企業(yè)案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組建4~5人的協(xié)作小組,進行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探討學習.
①師堂中針對學生課前學習的微課內容講解知識點,答疑解惑并設置新穎、挑戰(zhàn)性強的拓展項目.②教師根據(jù)企業(yè)項目模擬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了解項目的設計目的和任務,并強調設計要求.③將學生分成3~5人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輪流擔當組長,小組成員間經探討設計、構思后進行協(xié)作分工,由組長負責對設計質量、進度監(jiān)控;設計部分可以個人獨立完成,也可協(xié)作完成,針對復雜的設計任務可以探討共同完成;教師僅負責班級巡視,指導學生完成難點.項目的訓練過程也是知識的深化、內化過程,遇到問題先“引導—訓練—探討—創(chuàng)新—提問—答疑—修正—二次創(chuàng)新”階梯式的提升過程.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整理、點評、總結、匯總到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課堂的翻轉,教師成為了一個引導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不僅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要,還拓展了學習的范圍,課堂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場所、項目的訓練拓展基地.
(4)利用學習過程監(jiān)控機制,學習效果認證模式,規(guī)避MOOC保持率低的關鍵性問題.“MOOC視頻+自制視頻”模式的操作流程是學生注冊賬戶——進行自主選課——使用教學資源——在線測試——評價反饋——課程內容單項認證模式,獲得認證后進入又一輪新知認證,形成閉合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符合螺旋形上升學習認知規(guī)律.
課前的視頻學習是新知學習及細化的過程,任課教師結合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根據(jù)課程需要錄制視頻時可在片頭給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程結束后,設置測試環(huán)節(jié),可設置游戲通關的形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測試結果隨機反饋給學生,通過測試可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繼續(xù)學習,未通過的留在本環(huán)節(jié)繼續(xù)學習,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將帶著更多問題或通過線上平臺或微信、QQ群或討論組的形式跟教師或學習小組的成員進行探討.
(5)多元化+小組互評,考核方式更科學.考核體系就是指揮棒,完備科學的評價體系成就高素質人才.數(shù)字媒體課程摒棄傳統(tǒng)平時成績、日??记?、考試成績所占百分比的形式構成學生成績的考核方式,在第二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強化線上知識模塊通關式考核和到到課情況組成平時成績占30%.學習初期班內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選出組長線上知識點疑難問題進行組內成員幫扶,對提交的實踐作業(yè)進行檢查,為提高成員積極性,設計作品質量不僅影響個人成績,還影響其他小組成員的考核成績,通過此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結合學生的操作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給出40%.實踐考核,期末考試,教師給出4~6道實踐題目,學生從中選擇一項完成占30%.作品評價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單方面的給分制度,進行小組互評,以“我的成績我做主”方式,評分小組分數(shù)和教師分數(shù)各占50%,并將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
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的活力體現(xiàn)在線上人數(shù)的長期保持量和吸引力這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必須以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交互性作為基礎.MOOC獨有的開放性決定擁有海量的學習者,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其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平臺的良好運行.這就要求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的教師團隊運用良好的專業(yè)技術,妥善安排好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學習者之間的交互策略.
4.1 強化論壇的交互功能
由于數(shù)字媒體課程的技能培訓自主性強,教師在課程論壇中的輔導責任要求更高,任課教師可以圍繞課程主題設置多個主題討論貼,對討論人群和主題進行分流,考慮到任課教師不能時時在線的實際情況,可聘請已通過單項測試的學生,負責論壇答疑,組織論壇活動,匯總問題等有管理能力的可升級為論壇版主,論壇中的活躍度、等級、貢獻也可作為學生考勤指標的一部分,依此吸引更多學生參加討論.
4.2 強化社會化公眾平臺的應用
注重利用交往軟件如飛信、QQ群、討論組、微信等工具快速收發(fā)信息、通知等增加與學習者的互動,用“微盤”、“云盤”等存儲教學大綱、文獻等教學素材;使用免費的視頻網站分布式存儲和提取視頻資源;利用微信建立學習群發(fā)布視頻等;利用公眾平臺服務于翻轉課堂可以幫助學生使用碎片化的學習時間養(yǎng)成隨時隨地的保持“充電”的學習習慣.還可以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開發(fā)設計APP客戶端,進一步創(chuàng)建更符合本土特色,學生自己的學習空間,更能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今年亳州師范首批實踐數(shù)字媒體課程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生赴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習,到企業(yè)中體驗數(shù)字媒體課程的真實工作情景,學生可以做到上手快、實踐能力強、設計效果符合企業(yè)要求,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基于翻轉第二課堂自主學習平臺非常適合計算機專業(yè)新媒體類課程的學習,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首崗勝任能力和職業(yè)發(fā)展?jié)摿?,提升地方高校的就業(yè)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1):58-64.
[2]Robert Talbert.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EB/OL].(2011-09-21)[2015-05-08].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3]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306(7):114-117.
[4]張金磊,王毅,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5]曾明星,周清平,王曉波,等.軟件工程專業(yè)“翻轉課堂”云計算教學平臺探討[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8):26-32.
[6]沈書生,劉強,謝同祥.一種基于電子包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07-111.
(責任編輯:歐 愷)
中圖分類號:TP3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6)02-0106-05
[收稿日期]2015-12-21
[基金項目]名師大師工作室(2014msgzs170);大學生創(chuàng)客實驗室建設計劃(2015ckjh121);安徽省教育廳2016年度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SK2016A061).
[作者簡介]金鑫鑫(1982-),女,安徽亳州人,亳州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像.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lleges Digital Media Course Flipped the Second Classroom's Autonomic Learning Platform
JIN Xin-xin, CHANG Xue-q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Bozhou University, Bozhou 236800, Anhui, China)
Abstract:MOOCs'new model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s popular in world higher education,with it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satisfying students' needs of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and helps teachers' team-building. The paper combines MOOC resources and flipped classroom,constructs the model of “MOOC video + user-generated video” which can be used in flipped the second classroom's autonomic learning platform, articulates the meaning of developing colleges' flipped the second classroom's autonomic learning platform , 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local colleges'studies.
Key words:micro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digital media; ope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