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云南省地方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分析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云南省地方高校;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云南省地方高校普遍地域偏僻,外語學習資源落后。同時,作為二本高校,錄取的大多數學生成績中等,英語成績普遍偏低,英語基礎差,這更增加了寫作教學的難度。
一、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不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未因材施教。云南地方高校為二本高校,學生生源地多數都是云南各地級市、州、縣,錄取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差,寫作水平普遍偏低。而很多教師認為大學應該傳授高級的寫作理論,制訂過高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較差的事實,忽視了英語詞匯、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的鞏固。
2.寫作作業(yè)反饋效果差。教學缺乏有效的教學工具,學生作文數量繁多,批改作文耗時耗力,工作量繁重,教師很難對每份作業(yè)都仔細批改。教師批改后的作業(yè),無法全班統(tǒng)一講解,導致很多學生不會認真查看、思考批改后的作業(yè),使得教師批改的作文變得沒有意義和效果。
3.無論英語基礎差或英語水平好的學生都普遍存在著英語寫作語言不地道的毛病,即“中式英語”。英語基礎差的學生,按照中文的順序逐字逐句、按部就班地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導致詞匯亂用,句子結構混亂,一句話中有多個主語或謂語動詞等錯誤。同時,學生依賴手機詞典,將中文單詞不假思索地直譯成英語,完全未考慮英文同義詞不同的使用語境,出現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
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1.重視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地方高校屬于二本大學,錄取的學生英語水平無法與考取一本重點大學的學生相比,所以,教師教學應該結合本校錄取的學生的實際英語基礎因材施教,重視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不能盲目按照課本教學。
2.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寫作課“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單調乏味,學生容易走神,難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應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先自學、思考,再讓學生提問并討論得出答案,最后教師總結。另外,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讓學生在課堂中互評作文。這能增強學生的上課熱情,強化對授課內容的理解吸收。
3.運用批改網,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批改網可以反復修改作文并提交,提交之后批改網會自動顯示語法、句型、拼寫等錯誤,有助于學生清晰地知道錯在哪里,然后通過網上的提示再修改、提交。通過多次提交作業(yè),分數會變化。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分數提高之后,就能激發(fā)出寫作熱情。此外,批改網能顯示學生作文是否抄襲,這能有效防止學生抄襲。
4.改變作業(yè)布置方式。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方式,將寫作與英語的聽力、閱讀、翻譯等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起來,將寫作練習多元化。傳統(tǒng)的寫作作業(yè)形式多為教師給出固定的作文題目,多數是四六級作文。這種作業(yè)形式單調枯燥,導致學生排斥寫作,完成作文時敷衍了事。教師應把寫作作業(yè)融合在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比如讓學生根據聽力內容回答問題、閱讀英語文章、觀看英文電影并寫一篇觀后感,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選一段中文翻譯為英語等,這些豐富有趣的作業(yè)形式有助于降低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和排斥心理。
5.在寫作教學中導入英美文化知識,努力減少“中式英語”。教師加強有關英美文化知識的講解,介紹英文諺語成語,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化,減少直譯錯誤。同時,收集并講解常見的“中式英語”的典型錯誤,讓學生思考錯誤原因和地道英語的寫作規(guī)則。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方式,使學生熟悉英語的句子結構、段落安排、先總后分的論證結構等。
三、結語
云南省地方高校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對癥下藥,采用恰當的教材、授課內容、作業(yè)形式,盡可能地合理利用本校的硬件教學設施,采用多媒體、批改網等高效先進的教學設備來完善寫作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海嘯.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 2015(3).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秦麗華(1985- ),女,碩士研究生,曲靖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