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騰飛,信息技術也向農村小學課堂邁進,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信息載體,多媒體教學在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擔負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條件很差,都沒有計算機,學生想在網上找學習資源只有在學校微機室,且加上農村學校沒有微機室,因此學生有時想用網絡資源也無法。面臨這些問題,在農村小學如何來有效來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是我們農村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
(1)農村小學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由于很多學校受教學計算機及其他硬件制約,絕大部分學校都未能按照要求,按質按量上好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并且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并非統(tǒng)考課目,很多學校也就不愿在這個學科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就了信息技術課在小學教學常規(guī)中也有被其他學科擠占的現(xiàn)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上隨意等現(xiàn)象嚴重。
(2)根據(jù)新教學大綱要求,農村大部分學校均按照課標的要求,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并將信息技術課程落實到教學中去。大部分小學開課年級為3~6年級,且信息技術課時為每周1節(jié)。大部分學校由于受其他相關因素影響,不能正常開設信息技術課。主要原受硬件設備不足、師資力量緊缺等多種因素的制約。
(3)在農村學校,沒有專職的信息技術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常常身兼數(shù)職,但是由于信息技術學科不是未納入統(tǒng)考科目,他們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得,所以他們在心態(tài)上就會顯得不平衡,造成信息技術課程未被重視。
二、讓學生“樂”于學習信息技術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各種新生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農村,學生平時大多是在電視中才能見到計算機,因此他們對于計算機的好奇心更大,對信息技術課的期望也更高。信息技術學科是現(xiàn)代化信息發(fā)展的產物,信息技術學科與其它傳統(tǒng)學科相比,信息技術學科的內容極為豐富,教師可控的資源更加豐富,學生的控制權也更大了。因此,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調配好各種教學要素,做好充分的準備成為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先決條件。信息技術課尤其要重視素材的選取。由于農村學校的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狀況、學習傾向、學習環(huán)境等因素的存在差異,所以每個學生的素質出現(xiàn)良莠不齊的情況,導致我們在進行信息技術課時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偷偷玩游戲、看網絡視頻、網上聊天等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逐漸滋長自以為是、不求上進的思想。這在信息技術課堂表現(xiàn)尤其突出,所以在教學設計時首先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差異。
三、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信息技術
社會在飛速發(fā)展,知識總量在成倍遞增,信息技術的知識更是浩如煙海,農村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又很差,要趕上信息時代的步伐,靠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的自我探究、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有了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無論知識更新的速度如何加快,都能運用自學能力去有效地進行自身知識的更新。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單純隨著教師的講、演示而進行操作,課堂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練——教師再講——學生再練……”如此的循環(huán)往復,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受到嚴重的壓抑和損害,而且學習的興趣也會隨之減淡,他們常會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學就會,沒有新鮮感,但過后就忘,離開老師就無所適從。因此,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關鍵所在。
四、讓學生“敢”于學習信息技術
雖然現(xiàn)多媒體教學模式正在逐漸向農村普及,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來說,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對于農村學生來說還是個新鮮玩藝兒,農村孩子對多媒體教學充滿好奇,同時又對這樣的新教學手段存在“敬畏”。鑒于眾多因素,農村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課時候會出現(xiàn)畏首畏腳。針對諸多情況,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時要循序漸進,讓學生先了解一些簡單的操作,不要讓學生第一次接觸信息技術就產生畏懼感,而是要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消除恐懼心理。尤其是對于剛剛開始接觸計算機的農村學生來說,更要用主動讓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信息技術課。讓他們知道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所在。
五、讓學生觸類旁通學會學習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知識具有相同性,例如各種軟件的打開和關閉,各種軟件的基本操作、基本用法等。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中,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做到一通百通,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去解決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問題,適應社會的需求。尤其是在農村,不應在乎教會了學生使用多少軟件,創(chuàng)作了多少作品,教學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信息技術能力的人,而不是培養(yǎng)成只會按要求操作而不會思考的“信息技術呆子”。作為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jù)環(huán)境,抓住學科的優(yōu)勢,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堅持不懈地探索、思考、實踐,總結出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真正把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落到實處,培養(yǎng)新一代的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術,從而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育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