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廣會,吳 超(.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4;.重慶市渝中區(qū)交警支隊,重慶 50003)
?
新時期中學生體育健身模式研究——以跳舞機發(fā)展模式為例
么廣會1,吳 超2
(1.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4;2.重慶市渝中區(qū)交警支隊,重慶 500103)
摘 要:本文結合新時期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探討中學生體育健身新的發(fā)展模式,對跳舞機的健身跳功能、娛樂作用進行了論述,闡述其在推廣中的優(yōu)勢,結合當前跳舞機的幾種應用模式,以及各種模式的特點,探索出將跳舞機聯(lián)結互聯(lián)網大規(guī)模使用的基本模式,旨在真正實現(xiàn)跳舞機運動全方位發(fā)展,促進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中學生;體育健身;跳舞機
投稿日期:2016-01-09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學網絡技術應用的普及,人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在網絡技術發(fā)展的今天,中學生正處于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這對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中學生時代,生理上急劇變化,心理上動蕩發(fā)展,是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階段,也是人一生成長中最為關鍵、可變性最大的時期。此階段的中學生在網絡的促使下,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對中學生體質的提高起到阻礙作用。反過來講,既然網絡技術能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它畢竟有其特長,應應用網絡的資源,為提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服務。而怎樣能夠將網絡技術與體育健身結合呢?這是擺在科學研究工作者的重大問題。本文基于以上社會背景和研究的需要,以網絡技術與體育健身有機結合為視角,借鑒跳舞機的發(fā)展模式,提出以跳舞機為載體,將體育鍛煉的行為賦予其上,形成新時期中學生體育健身基本模式,以期為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
本研究主要是以跳舞機的發(fā)展模式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問了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百度、搜狐等網站,通過網絡搜索和閱讀大量的有關文獻,尋找有用的資料,從而為本篇論文的研究結果分析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再通過已掌握的有關有氧健身和跳舞機運動的資料,找到它們之間的共同特點,結合室內健身的基本特點,進行邏輯分析,進而得到科學的結論。本文結合當前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大眾娛樂健身要求,參考相關文獻、期刊、網站等,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1 跳舞機定義
跳舞機英文名為Dance-Dance Revolution,直譯為舞蹈革命,簡稱DDR。這是一種音樂節(jié)奏類型的游戲。其與傳統(tǒng)的電子游戲的最大差別在于傳統(tǒng)的電玩使用遙控桿加按鍵或四鍵手柄,而跳舞機是用玩家的雙手、雙腳來完成游戲,更加表現(xiàn)了身體運動的成分。
2.2 跳舞機運動的特點與功能
2.2.1 跳舞機運動的基本特點 跳舞機運動同有氧健身操、大眾健美操和健身街舞等相類似,都是通過有節(jié)奏的音樂配合連續(xù)的身體運動達到健身的效果,他們在運動理論上有共同之處?;咎攸c為: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有節(jié)律的身體練習;動作機構類似于健身街舞和有氧健身操,但更加靈活;練習過程中要求練習者有較為敏銳的反應速度;利用光電等多種信號,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的感覺更加立體、真實。
2.2.2 跳舞機運動的健身功效 跳舞機運動將運動與娛樂結合,長期進行鍛煉,得到的基本健身效果為:長期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身體練習可以使練習者的練習情緒得到激發(fā),在練習過程中更具有號召力、感染力和娛樂性,也對練習者的身體健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長期利用跳舞機鍛煉身體,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及耐力素質,使心臟儲備能力得到一定改善;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柔韌性、平衡能力和節(jié)奏感;可以活動到平時體育鍛煉中很少涉及到的小肌肉群;改善神經系統(tǒng)機能和心理素質,塑造身體形態(tài)。
2.3 跳舞機運動開展的優(yōu)勢
在當今社會上,比較流行的健身器械為:室內健身器材主要包括跑步機、健身車、劃船機、橢圓運轉機、健身車、健騎機等;另外,還有一些輔助于單項簡單身體練習的器械,如舉腿架、蹬腿練習器、啞鈴、杠鈴、拉力器、握力器、坐式二頭肌訓練器、健腹器等。但是這些器械不能夠將網絡的資源和中學生體育健身有機結合,因此不利于大多數(shù)中學生接納。
2.3.1 價格 據調查資料顯示,市場上流行的跑步機的價格在2 500~5 000元人民幣左右,健身車價格在2 000~10 000元人民幣不等,劃船機的價格2 000~2 800元人民幣或者更高,橢圓運轉機也在1 800~10 000元人民幣不等。這些器械的價格對于一般城市家庭來說都高了一些。但是跳舞機的家庭簡易形式——跳舞毯,就不需要這么高的價格,市面上銷售的跳舞毯的一般價位在200元人民幣以內,稍好一些的也不過是400~500元人民幣,再加上相應的軟件,也不會高于800元人民幣的成本。因此,在開展跳舞機運動還是相當劃算的。
2.3.2 占據空間小 像跑步機、劃船機、健身車等器材所占的空間較大,且重量較大,搬用起來也不方便。但是跳舞毯就不存在以上問題,它既不占用多少空間,也沒有多大的重量。當你使用時,將它展開平放在地面即可;而當你練習結束,就可以將其折疊收好,不需要多少存放空間。這些都是其他健身器械所不能比的。
2.3.3 娛樂健身一體化 相對比于室內健身器械中的簡單輔助性健身方式而言,跳舞機練習形態(tài)更加多樣化,可以同時鍛煉的部位更多,且更具娛樂性。例如,我們進行啞鈴練習,只能練習小范圍內的一部分肌肉,而且練習過程枯燥乏味,在疲勞的同時常常使人產生厭倦情緒。而跳舞機在練習過程中則更具備娛樂性的特點,且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練習效果。
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中學生體質的改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在此中學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讓其變成提高自身發(fā)展的有效工具,跳舞機運動的誕生,彌補了現(xiàn)在社會中學生體育鍛煉健身與網絡不協(xié)調發(fā)展的弊端。新時期,跳舞機運動發(fā)展到今天已經不是簡單地進行身體練習工具,它已經具備了其他的功能。結合當今電子科技的發(fā)展,跳舞機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可操作性更強。其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群要求,調整自己的應用模式。目前,跳舞機的幾種基本應用模式有單機模式、局域網絡化模式、大型互聯(lián)網絡游戲模式。各種不同模式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受眾人群。
3.1 跳舞機運動發(fā)展單模式
單模式是跳舞機運動最早的應用模式,也是最基本的應用模式。這種模式以闖關或者完成指定曲目的方式來進行。游戲過程中,練習者可以通過調整游戲速度,或者選擇不同節(jié)奏的曲目,來設定適合自己的練習強度。這種模式的跳舞機的使用人群比較廣泛,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孩子,都有過體驗經歷。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適合自己的練習強度,而且不受時間限定,只要自己有可以支配的時間就能夠進行練習。這種模式中學生之間可以采取個人比賽制度,既可以達到健身目的,又可以促進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中學生凝聚力。
3.2 跳舞機運動發(fā)展局域網絡化模式
所謂局域網絡化模式就是在單機版模式下,實現(xiàn)聯(lián)機,將單獨的練習或比賽轉變?yōu)?人或者多人同時進行的活動。這種應用模式在有跳舞機的娛樂場所和大型游戲廳中已經十分常見了。將這種模式應用于同一局域網絡控制下的不同分機上進行相同曲目的游戲,主要以比賽對抗的形式開展。在這種模式下,參與的雙方或者多方可以是面對面的,也可以是互相看不見的,由于這種模式通常適用于比賽要求,所以參與的人群年齡較小,在15~30歲之間。因為在這個年齡段的人,更能適應這種快速的比賽節(jié)奏,也更能在比賽的同時產生積極的情緒,給自身帶來良好的影響。由于是比賽模式,所以練習難度通常較大,練習時練習者動作速度也較快,同時帶來的身體各方面指標也隨之提高,進一步促進中學生體質的提高。
3.3 跳舞機運動發(fā)展大型互聯(lián)網絡模式
跳舞機網絡游戲化的模式,可采用當前比較流行的網絡游戲模式,采用房間制進行分組游戲的方法開展,根據曲目不同的速度設計不同的難度標準,玩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房間進行游戲,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參賽方完成規(guī)定動作后取得相應的分值,取得分值高者為勝利。比賽時長根據背景音樂長短而定。比賽形式可以采用單人模式,也可采用團隊模式。一般跳舞毯都只是腳上的動作,而沒有上肢的動作,我們可以設計感應手柄,給游戲加上手上的動作,使游戲過程更加有趣,同時也稍微加大了游戲的難度,提高了鍛煉的強度,也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大型網絡化跳舞機的主要參與人群和局域網絡版跳舞機相似,也同樣以年輕人為主。據統(tǒng)計中國各種網絡游戲同時在線人數(shù)500萬人左右,其中網絡游戲勁舞團就有100萬人同時在線。這說明跳舞機運動互聯(lián)網絡化發(fā)展,必將受到廣大中國青年人的歡迎。其又是以鍛煉身體為主的健康網游,因此它對中學生健身的發(fā)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
跳舞機運動的發(fā)展從簡單的單機化模式到互聯(lián)網絡模式,其模式的發(fā)展既是社會科技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中學生體育健身的需要。跳舞機作為一種單機模式被使用時,它具備的是一個機器所具備的健身娛樂功能。而當我們把它與局域網絡結合起來時,增加了競技健身的新功能。當我們進一步擴大它的應用平臺,將跳舞機應用于互聯(lián)網絡時,跳舞機運動除了保留原來的健身和競技功能外,還具有了溝通交流的功能。這種發(fā)展模式促進了中學生身心的發(fā)展、體質的增強,加強了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但是這種模式的提出,只是從理論層面對其進行闡述,將跳舞機運動應用到中學生體育健身模式中去將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 蔣桂鳳,黃祁平,唐雙陽,等.健身操對機體補體活性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5):29-31.
[2] 樊西寧,蔣明朗.大眾健美操對中年婦性脂代謝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8(4):33-37.
[3] 汪正毅,孔垂輝,苗向軍.有氧健身操改善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5):645-647.
[4] 李培靜.街舞對學生體重及肺功能影響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 (6):76-77.
[5] 龔斌.淺析體育與音樂的關系[J].湖北體育科技,2001,20(2):12-13.
[6] 李莉.新型家用PC健身游戲——跳舞毯[J].電子世界,2000(5):28.
[7] 韓鵬偉,王雅慧.論大眾健美操在我國全民健身運動中的特殊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8(2):33-36.
作者簡介:么廣會(1986~),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體育心理學。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3.042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2-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