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摘要:近些年教育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各種新型語文教學方法已經(jīng)逐漸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同時學校和家長逐漸提高了對于寫作表達的重視度。在當下的語文教育中應加大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寫作能力。本文對于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進行了分析,供相關專業(yè)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393-01
寫作是小學生對于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小學生寫作水平將直接反映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水平。如今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合理應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提升寫作能力,配合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提高小學生寫作興趣,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寫作教學效率。
1.先導式教學模式特點
1.1 自主性。想要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必須凸顯出學生的主導性作用,老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教育,促進學生能夠自愿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身的思想程度和認知水平不是非常成熟,好奇心比較重,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年齡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自身進行思考和探索,努力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習知識。
1.2 整體性。人類的認知活動包括意向、情景多方面構成,對于事件的認識也是整體進行輸入的。小學作文中想要應用先導式教學應該將活動作為教育的一種載體,激發(fā)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將認讀、閱讀、分析、寫作結合到一起,提升學生的自我思維能力,提高綜合領悟能力。
1.3 活動性。選擇相應素材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學生喜歡、感興趣的內(nèi)容加入到其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加入到寫作中去,自身感受到語言知識的魅力和美好,在此過程中學會包含的關鍵知識點,長期的積累素材,為寫作奠定好的基礎。
1.4 生成性。應用先導式教學模式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的和小學生溝通互動。給予小學生應用的尊重和重視,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將整個的生活、娛樂、個人互動看成是教學資源,不過多干擾學生的思考、不設定過于明確的目標要求,鼓勵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來進行表達,提升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徹底顛覆過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明白語言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應用,寫作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源頭上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
2.先導式教學模式和變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的應用先導式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加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語言知識的作用,同時在應用中不斷的對于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和調(diào)整。
2.1 基本類型的教學模式。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須凸顯學生的主導性地位,將以往學生被動性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成一種積極性上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成學生的一種需求,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日常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的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在實際的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帶動主體的改變,讓學生能夠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表達互動,老師也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位同學,積極的鼓勵小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表揚性言語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被迫學習模式,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2.2 先導式教學模式的變式
2.2.1 表達交流型。該種類型是老師結合寫作的內(nèi)容和要求合理的設計出具體的教學情景,通過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的思想走向,促進學生的發(fā)揮和表達。實際應用中首先要經(jīng)過學生的初步體驗、溝通互動、師生討論幾個環(huán)節(jié),在此基礎激發(fā)學生的體驗交流,同時通過一定的閱讀,讓學生能夠在書面表達和語言學習后,感受到更加深刻具體的了解,對于內(nèi)容的感受更加深刻具體,形成自身的完善。
2.2.2 開放式引導性活動模式。先導式教學應該借助引導性活動作為輔助手段,老師組織學生積極的加入到社會的公益活動中,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鍛煉,用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到生活、自然,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此外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能夠展開各種的教學活動,主動的積累素材,配合應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給寫作教學提供更多的可能。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化的詞匯,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應用學生們能夠理解的使用概率比較高的普通詞匯,避免小學生產(chǎn)生厭惡心理,針對不同學生的主體性差異,合理的進行鼓勵教學,學生表達時候老師應該詳細進行分析,抓住表達中的閃光點,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多給予正面的評價和鼓勵,必要的時候使用和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文件或是網(wǎng)絡資源圖片,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放心大膽的進行寫作。
2.2.3 閱讀拓展。拓展閱讀教學方式主要使用在高段的小學生中,在以上兩種教學手段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學生的表達能力必然有所提升,在此種前提下,閱讀拓展能夠進一步給予學生自由空間,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感受,高年段的小學老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或是課文,根據(jù)自己的感受選擇喜愛的方向、內(nèi)容,通過這種自我閱讀提升學生的視野,如此擺脫了課本內(nèi)容的束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提高完善能夠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為日后的進步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建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4
[2] 閻秀鳳.真情實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