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擺臂是影響短跑成績的重要因素,正確有力的擺臂能有效增大步幅,提高步頻,增強后蹬力,從而提高短跑成績。在短跑的教學和訓練中,擺臂應該作為一項專門的訓練內容。
關鍵詞:擺臂;短跑;訓練
擺臂是短跑技術動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實踐研究表明,正確的擺臂能顯著提高短跑成績。遺憾的是,擺臂在中學業(yè)余短跑運動員的訓練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對提高運動員成績非常不利。因此,如何讓運動員在短跑訓練中重視擺臂練習成為提高運動員短跑成績、促進中學業(yè)余訓練科學化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擺臂專項訓練對提高短跑成績的作用
1.正確的擺臂能有效地提高跑速
跑速的直接決定因素是步幅和步頻,步幅越大,步頻越快,跑速越高。受大腦的控制,人體的運動具有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焖俦寂軙r,上肢擺臂與下肢動作是協(xié)調配合的,擺臂的頻率越快,步頻就越快,擺臂的幅度越大,對后蹬腿產生的附加力也就越大,后蹬的效果越好,跑速也隨之增大。有學者借助于三維測力臺探試了擺臂動作對下肢支撐力的影響,測試結果表明,合理的擺臂技術對支撐腿及支撐能力的影響具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學者利用實驗證明了擺臂能產生緩沖力和加大異側腿的蹬力,從而增大步幅。
2.正確的擺臂有利于保持跑動的直線性
人體向前跑動時,骨盆橫軸會繞人體縱軸做轉動并產生動量矩,步幅越大,產生的動量矩越大,為維持身體平衡,人體大腦神經會“指揮”同側上臂和異側上臂連同肩帶一起向反方向扭轉,通過擺臂動作克服身體不平衡現象,使身體保持跑動的直線性。
3.正確的擺臂有利于增加腿部后蹬力
從人體的生理學角度看,人體的動作受大腦的控制,很多動作需要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短跑后蹬力的發(fā)揮依賴于人的擺臂動作,單純用支撐腿后蹬而不擺臂是不能發(fā)揮腿部最大力量的,其原因是跑步時沒有正確的擺臂配合身體會不協(xié)調,此時大腦會抑制腿部后蹬力量的發(fā)揮,以維持身體平衡;從生物力學角度看,手臂的后擺越過身體中軸線時,擺臂力的反作用方向與身體的水平速度方向相反,加大了推力,提高了速度。繼續(xù)后擺并加大前臂與上臂的夾角,離心力加大,方向指向地面,與后蹬力平行同向,從而加大異側腿的后蹬力量。
二、擺臂訓練在中學業(yè)余短跑運動員訓練中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分析
1.“經驗型”教練員缺乏對擺臂訓練的重視
目前中學教練員由于缺乏專業(yè)理論指導,在訓練中大多還是依靠以往自己的訓練經驗。筆者在參加菏澤市中學骨干教師培訓期間和多數老師交流也證實了這一點。眾所周知,中學體育教師很少有專業(yè)運動員出身,大部分是“半路出家”,依靠先天身體素質優(yōu)勢“速成”,在自己短暫的運動生涯中,下肢力量、柔韌性是短跑訓練的主要內容,因為這些訓練內容是大多數教練員認為提高速度最有效的訓練方式,而在高校的專業(yè)學習中也未過多接觸到擺臂訓練,因此,在訓練中忽視擺臂訓練也成為一種必然。
2.運動員對擺臂在短跑中的作用認識膚淺
目前,維持身體平衡依然被認為是擺臂的主要作用,而正確有力的擺臂能提高步頻和步幅還沒有被廣泛認識和接受。實踐中,擺臂訓練的目的多是為了改正錯誤動作,因為錯誤的擺臂影響了身體的平衡和向前的線性,阻礙了速度。擺臂動作合理的運動員則很少進行擺臂的專門訓練,因此也錯失了加強擺臂訓練提高短跑成績的機會。
3.現有的《田徑》教材中短跑擺臂的相關理論偏少
目前體育院校使用的《田徑》教材中,大多在短跑的教學與訓練章節(jié)中提及擺臂,但僅僅是介紹其作用,并沒有介紹專門的訓練方法,20世紀80年代編寫的《田徑》教材甚至沒有提及。中學業(yè)余訓練的教練一般由體育教師擔任,他們絕大多數畢業(yè)于體育院校,在校期間缺乏擺臂訓練的學習,參加工作后又缺乏相關培訓,由此導致擺臂訓練在實踐中常常被忽視。筆者在一所普通高中任教,同時擔任業(yè)余短跑運動員的訓練工作,關于擺臂的訓練筆者試圖查閱相關教材,但有用的資料很少,相信很多同行也會面臨和我一樣的問題。
三、加強中學業(yè)余短跑運動員擺臂訓練的對策
1.教練員要擺脫經驗束縛,重視擺臂專門訓練
教練員的訓練經驗對指導實踐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但要辯證看待。隨著科學的進步,許多新的訓練理念被發(fā)現和運用,原有的訓練方法需要改進,唯有緊隨時代步伐,相信科學,才能得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擺臂對提高短跑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科學的驗證,在訓練中應作為一項專門練習,有目的地提高運動員的擺臂技術,同時加強上肢力量的訓練以提高擺臂的力度。
2.加強教練員業(yè)余訓練的理論知識培訓
目前中學教練員普遍存在訓練理論知識匱乏的現象,這也是導致訓練中忽視擺臂練習的重要原因。目前針對中學教師的培訓內容主要是課程改革,有關業(yè)余訓練的內容相對較少,因此,應加強中學教師業(yè)余訓練相關知識的培訓,并根據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內容。
3.完善《田徑》教材內容
《田徑》教材中關于短跑的內容應充實關于擺臂的相關理論與訓練方法,體現擺臂練習促進短跑成績的重要性,科學指導實踐,讓學員獲取擺臂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對擺臂訓練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狄鳳崗.擺臂力(跑)的研究[J].西安體院學報,1984(3):1-3.
[2]劉定寧.擺臂、后蹬、跑速[J].田徑,1984(4):43-44.
[3]蔡東山.探討擺臂技術與短跑成績的關系[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2(4):76-77.
作者簡介:王立華(1979—),男,山東菏澤人,鄄城縣高考名師,曾獲菏澤市中小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改革。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