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美琳
【摘 要】合理科學機械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施工企業(yè)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機械化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重視機械設備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本文首先論述了機械化工程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重要意義,然后分析了機械成本控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后詳細闡述了機械化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成本控制方法。
【關鍵詞】機械化;機械;成本控制;購置;檢查
一、機械化工程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意義
施工中機械成本管理主要是體現在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管理兩個方面。因此,加強施工機械成本管理也應從這兩方面出發(fā)。機械設備管理是施工企業(y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設備運行狀況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產量,科學的設備管理能夠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以及減少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機械管理不善,將直接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產量減少,消耗增加,成本上升。特別是對于某些需連續(xù)施工的項目,如混凝土澆筑、大壩施工等,由于設備故障而導致的工程停工,將會引起連鎖反應,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展,將造成重嚴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所以機械設備對于施工企業(yè)至關重要。
機械設備是施工企業(yè)從事施工的物質技術基礎。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是保證企業(yè)正常生產秩序和均衡施工的前提,是發(fā)揮機械效率、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也有利于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促進建筑工業(yè)化發(fā)展。由于建筑機械使用的流動性大,服務對象多,露天作業(yè)時間長,固定程度差,負荷不均衡,受手工操作與現場多工種交叉作業(yè)影響等,因此增加了其管理的復雜性,同時也體現了管理的重要性。
二、機械化工程施工機械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對機械設備購置的控制缺乏
施工企業(yè)在購進設備時,由于對市場的行情不能夠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購進機械設備預算時,未全面的考慮施工項目的需要,導致投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在市場調研階段未做好科學的機械設備成本控制,導致施工設備在購進時的成本嚴重偏離預期的預算;以下幾種情況可能導致預算誤差出現,由于在選用施工設備時,未能考慮到自身實際施工需求,選取較大型或者較為精密的工程機械,導致工程機械的成本增加,以及在設備折舊費用和維修養(yǎng)護費用方面也有所損失;由于施工設備選用的較為專業(yè)性的機械,導致在施工時,如果現場的設計改進或技術變更,經常會出現機械設備輪空的現象,造成機械資源浪費。
(二)落后的機械設備管理理念
施工企業(yè)往往對設備管理的概念僅僅局限在大型設備費用支出,經常忽略日常施工中的成本較低但持續(xù)性的支出,因為往往此類設備具有種類繁多、易損耗、使用量大等特點,如果不能做好工程機械設備成本的控制,經常會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而對一次性購置的成本比較關注,容易忽略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附加成本,導致使用的成本超過工程機械的購置成本的現象,因此要做好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成本控制。同時,部分施工企業(yè)因缺少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造成設備使用率下降、設備的故障率和維修的成本增加,最終影響企業(yè)的正常施工、生產、經營秩序。
(三)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科技在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設備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而部分施工企業(yè)的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未能及時培訓,技能的提高與設備的發(fā)展相矛盾,在使用過程中操作方法不當,造成機械設備的損壞加快,增加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施工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也對機械成本產生影響,如在設備出現損壞時,未及時分析故障原因,未對責任人進行追究,也是造成機械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所以應該做好機械設備操作的激勵和約束手段。
三、機械化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成本控制方法
(一)做好機械使用前期調查及使用計劃管理
1.前期調查。
項目部機械管理人員要對工程項目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的市場價格和采購途徑等信息進行整合,需要對工程項目所在地施工機械租賃市場資源、租賃價格等情況進行調查,形成施工區(qū)域租賃設備調查報告;項目部根據項目情況、管理方式、分包模式、機械管理要求等形成項目管理策劃。
2.使用計劃管理。
(1)機械需求計劃
項目部工程管理部根據投標文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項目施工設備需求計劃”,物機部根據需求計劃,結合前期調查情況,編制項目機械配置建議方案,明確機械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使用日期、來源等。
(2)機械配置方案
項目部落實公司批準的施工機械配置方案,并將機械使用費歸集到各核算單元,實行單機核算,降低燃油費、電費和維修費。嚴格控制零星租賃機械的使用和結算,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清退,避免施工機械閑置。
(二)正確選配機械,充分發(fā)揮機械的效能
機械使用費約占建筑產品成本的 5%~8%,選配機械時應根據工程量、施工方法和進度要求,確定機械機種規(guī)格,各機械間生產能力應當相適應,使每臺機械都能充分發(fā)揮效能;要考慮盡可能在相鄰工程項目上綜合作業(yè),多次使用,從而減少拆、裝、運次數,提高設備利用率;工程量大而集中時,應采用大型專用機械設備,工程量小而分散時,應采用一專多用或移動靈活的中小型機械設備,以適應不同類型機械的特點;根據需要和可能,采用現代管理理論的經濟性計算方法,在供需產生矛盾時尋求最優(yōu)。
(三)加強機械的平衡調度,提高機械利用率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合理調撥能夠把機械及設備使用費有效降低。要控制好調撥機械設備的數量,調撥數量過多會使機械設備使用率降低,但是如果調撥數量比較少,又會導致不能滿足施工需求,從而延誤施工進度。同時,對于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應嚴格要求其操作技能,禁止操作人員在機械設備的操作過程中出現不規(guī)范和不熟練的問題,從而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所以,工程機械設備調撥的同時,也要滿足施工生產需求,科學合理的進行機械設備的組織調撥,從而降低機械設備使用費,達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由于工程中所購置的大型機械一般都比較昂貴,定額臺班使用費也比較高,所以為有效降低使用費,應嚴格做好大型機械的調度,提高機械設備使用率。
(四)機械設備檢查,降低維修成本
設備檢查是對設備運轉情況、技術狀況、工作精度、零部件老化程度進行各形式的檢查和校驗。設備檢查是設備維護保養(yǎng)與修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通檢查能及時查明和清除隱患,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維修工作的措施;有目的做好修理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提高修理質量和縮短修理時間,節(jié)約維修成本。操作人員應結合日常保養(yǎng)進行的日檢查和交班檢查。專業(yè)維修人員在操作人員的配合下,按計劃進行檢查,其目的是查明零部件磨損與腐蝕情況,以便確定修理類別、修理時間和修理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五)做好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提高機械的完好率
應加強機械設備平時的維修保養(yǎng),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隨時處于待命狀態(tài)。施工中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除花錢購置的設備,大部分機械設備為項目外部租賃的機械設備,因此在進行機械設備租賃時,應在所簽訂的合同中寫入完好率等詳細條款。必須配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專項工程項目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使機械設備一直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機械設備的完好率。
(六)機械設備的改造,提高生產效率
機械設備的改造是指對原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革,以改善和提高機械設備的性能、精度及生產效率。對現有設備進行有效的改造,是企業(yè)挖潛、革新、改造的重要內容。機械設備的改造是一項極為精細復雜的工作,必須充分考慮其改造的必要性、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的合理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機械化工程施工中,建立完善的機械成本控制模式,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來加強對機械成本的控制,更夠更好的提高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梁燕.工程機械設備的成本控制與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2(20).
[2]劉文志.淺析項目中工程機械設備的成本控制與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1(20).
[3]許有清.淺談工程機械的成本管理[J].中國設備工程.2010(12).
[4]宋素清.淺談工程項目施工機械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