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積瑞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中學各個學科的教學都要求實施素質教育。中學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關系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中學體育的教學需積極適應素質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不僅能學習到體育相關知識和技能。本文先闡述了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給出了相關對策,希望能為中學體育教師提高一些指導。
關鍵詞:中學體育;素質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2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30
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展開學習的必要前提,因此體育在中學教學的地位不容忽視。目前,由于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在結束課堂學習后還有許多課后作業(yè),沒有時間鍛煉身體,長此以往將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負擔,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除此之外,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課程成績,常常占用體育課的時間來上其他課程,長時間的課堂的學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習的進步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學校即使能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進行,但教授的內容過于單一,應試痕跡較嚴重,也會影響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因此,中學體育教師應當提高認識,深入研究,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們能真正從體育課中受益。
一、當前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想落后
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shù)中學體育教學思想還停留在傳統(tǒng)階段,應試教育的痕跡較嚴重。許多教師教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巧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取得更高的考試分數(shù),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培育和思想素質的提高。還有的教師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體育的學習是次要的,因此經(jīng)常占用體育課的時間來上其他課程。這樣會使學生的負擔更重,身體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另外,有的學校領導將體育競賽的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這樣容易使體育教師的教學偏離正確的方向,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必須走出認識的誤區(qū),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才能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二)教學內容單一
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的內容都是競技類的運動項目,如跑步、跳高、跳遠等。這些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往往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時其競爭性的主要特點也會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能會讓學生將勝負看得太重,影響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同時,教師在授課時只是單純的讓學生做指定的體育項目,沒有講解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和技巧,學生缺乏理論的指導而直接參與實踐,往往會由于動作不正確或缺乏基本體育常識而使自己在活動中受傷,不利于學生校園生活的正常進行。另外,即使教師了解到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但由于場地或器材等多種條件限制,體育活動難以開展,這也限制了中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實施。
(三)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
目前,許多中學體育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練習傳統(tǒng)的幾種體育項目,然后進行達標測驗等。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制約了學生特長的發(fā)揮,使學生的潛能得不到有效開發(fā),將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同時,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過于單一,通常只是教師做出相關的動作示范,再讓學生模仿,忽視了學生是否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也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這些教學模式?jīng)]有將素質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將會影響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
體育教師應當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并把素質教育真正納入到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改進,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在各種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們無論是在體育競技上還是學習生活中都能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教學工作不斷深入研究,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提高自己的認識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用自身的行動為學生做好示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思想品德。
(二)豐富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全面性和特殊性相結合,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教育,學習到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對于有著自身特長的學生,應鼓勵他們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教學中要結合他們的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還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中學的男生大多喜愛打籃球,教師則可以安排適當?shù)臅r間傳授他們相關的籃球知識和技巧,還可舉行籃球比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女生則比較喜歡羽毛球、跳繩等運動量較小的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獨特的跳繩方式。這樣,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身體可以得到相應的鍛煉,同時也能收獲愉悅的心情,更有利于課堂學習的開展。
(三)教師合理改進教學手段
中學生的年齡不大,大多比較喜歡有趣的教學而非單調的課堂。因此,體育教師應合理改進教學手段,從學生的興趣著手,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除了為學生做出正確的動作和直接講授知識外,還要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場體育知識的競賽,包括基本的體育規(guī)則、動作技巧、應急處理方式等,室內教學和戶外活動結合。這樣,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還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常識,在生活中遇到緊急情況也能冷靜處理。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加入一些游戲,增強體育的趣味性,如在起跑前要先唱一首歌或背一首古詩,使學生在體育項目的進行中鞏固文化知識,使德智體美得到全面發(fā)展。
總之,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這需要教師的深入學習和研究,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認識,重視這項工作,才能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廉東旭.解析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教師,2013(27).
[2] 吳群英.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2(13).
[ 責任編輯 張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