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代山東黃河水患與人口遷移的時空變化

    2016-07-05 01:14:59董龍凱
    學(xué)術(shù)研究 2016年6期

    董龍凱

    ?

    近代山東黃河水患與人口遷移的時空變化

    董龍凱

    [摘要]咸豐五年黃河在銅瓦廂改道后,山東屢被河患。最初20年,黃河在魯西南漫流,河患多發(fā)生于此,而東部黃河相對安瀾。隨著西部大堤的修筑,黃河被固于今道,全河段泛濫開始。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決溢輕重是有區(qū)別的,洪水波及區(qū)也因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存在差異。面對滔滔洪水,災(zāi)民紛紛選擇謀生之路,一種重要的方式便是遷移。初期的遷移活動主要集中于魯西南,后來遷移的重點區(qū)域又有東移、西移的轉(zhuǎn)換。如果從范圍來講,漫流時期的人口遷出地相對單一,而漫流結(jié)束后不久,人口遷移便自西徂東在黃河兩岸更廣闊的區(qū)域內(nèi)展開,但其間又有范圍廣狹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口遷移的頻繁程度及規(guī)?;九c災(zāi)情相對應(yīng),同樣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時空變化特征。

    [關(guān)鍵詞]河患人口遷移時空變化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儀銅瓦廂決口。此次決口結(jié)束了黃河奪淮700年的歷史,而由大清河入渤海。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大事,自是以后,蘭儀以下舊河道變成了黃河故道,沿岸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逐步安定,還吸引了其他地方的災(zāi)民前來墾荒。而對于山東黃河兩岸廣袤大地,卻經(jīng)歷了頻繁的泛濫,農(nóng)田被吞噬,村鎮(zhèn)被沖蕩,地方水系被破壞,造成居民無家可歸、號呼轉(zhuǎn)徙。直到1938年花園口決口,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

    一、觸目驚心的河患圖

    銅瓦廂改道后,山東段黃河決溢、水災(zāi)輕重在不同時段、不同空間是有區(qū)別的。

    (一)黃河漫流時期(1855—1874年)

    銅瓦廂改道的原因在于老河道河床迅速抬高,水不能容,也就是說,黃河的改道是勢所使然。但在當(dāng)時,具體的形勢難以把握,甚至多數(shù)人的頭腦中還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準(zhǔn)備,因此這次改道使得多數(shù)州縣猝不及防,被災(zāi)范圍很廣。據(jù)載,“菏澤、濮州以下,壽張、東阿以上盡被淹沒,他如東平等數(shù)十州縣亦均波及,遍野哀鴻”。[1]改道初期20年,也就是咸豐五年至同治季年,運河以西黃河并無大堤,所以黃河如脫韁野馬,在以銅瓦廂為頂點,以北金堤、廢黃河為兩邊,東至運河的三角地帶肆意漫流,所到之處,頓成澤國。這一漫流區(qū)域,除少部分在河南、河北外,大部分面積在山東西南部。正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山東巡撫文彬所奏,“菏澤、巨野、鄆城、濮州、東平、汶上、濟寧、嘉祥等處周圍數(shù)百里,近年以來被水最重”。[2]漫流期間,當(dāng)?shù)氐纳姝h(huán)境遭到嚴(yán)重破壞,如巨野“新柳蔽空,蘆草沒人”,[3]菏澤境“盡為鼉窟”,[4]這類描述在史籍中俯拾皆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河決花園口,在豫、皖、蘇泛濫僅八九年,現(xiàn)在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各種資料了解洪水給泛區(qū)帶來了究竟怎樣的災(zāi)難,其狀之慘,令人瞠目。如果由此聯(lián)想咸豐、同治年間的黃河漫流,不難想象這20年洪水泛濫又給魯西南人民帶來什么樣的禍患。

    黃河改道初期會在魯西南一帶漫流,是由魯西南的地形地勢決定的。東平州安山以上至曹州府境200余里,“為古巨野澤,即宋時八百里梁山泊也”。[5]宋代的梁山泊雖早已消亡,梁山周圍也早已淤成平陸,但無論如何還是能顯示其低洼的特征。較低的地勢,易于黃河游蕩其間。游蕩的結(jié)果是,大量泥沙在運河以西淤積。經(jīng)沉淀后的河水進入東部的大清河,不但沒有引起災(zāi)情,還有利于刷深河槽。因而,這一時期運河以東黃河即原大清河道水患要輕得多。但隨著西部大堤的修筑,黃河漫流結(jié)束,情況逐漸發(fā)生了變化。

    (二)西部大堤修筑以后(1875—1938年)

    銅瓦廂改道后,清政府對河工基本不作為,而主要忙于軍事。同治季年,軍事稍松,筑堤事宜才提上日程。最先得到修筑的是黃河南堤,由山東巡撫丁寶楨主持。此舉以堵筑菏澤賈莊決口為開端,同治十三年(1874年)末開工進楗,“兼檄各州縣于南岸筑堤防泛濫,北補金堤以屏畿輔”,歷時四月即于光緒元年堤工完成。[6]南堤“上起直隸和山東交界處,下至十里鋪運河之處止,計一百八九十里”。[7]光緒三年(1877年),另一任巡撫李元華又修建了近水北堤170余里。這樣,黃河就被固定在今河道上。大堤修筑后,黃河決溢在不同時段有不同表現(xiàn)。其中光緒元年至七年,雖偶爾也有水災(zāi)發(fā)生,但都規(guī)模很小。隨著后來下泄泥沙的增多,河床的抬高,原大清河道漸至淤塞,以致“光緒八年(1882年)后潰溢屢見”。[8]

    1.運河以西。黃河決于北岸,洪水往往東流穿運至東阿陶城埠一帶入正河,或流徒駭?shù)群尤牒#蜓剡\北趨等。如光緒十一年(1885年)河決壽張孫家碼頭,水流分兩股:小股漫流陽谷;大股穿過陶城埠,趨東阿、平陰、肥城,抵長清趙王河,一半由齊河入徒駭河,一半由五龍?zhí)度氪笄搴印?jù)次年山東巡撫張曜所奏,[9]一旦山東上游北岸漫決,水必趨向運河;上年(指光緒十一年)壽張境內(nèi)孫家碼頭漫溢,黃水已達(dá)東昌,若不是加固運河堤壩,其水勢必過臨清。河決南岸,水流則直沖魯西南,或入南陽諸湖,或由運河通道南下淹及蘇北,或東流穿運流入黃河,造成嚴(yán)重災(zāi)害。如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鄄城董莊決口后,黃河水十之七八奪口而出,小股由趙王河穿過東平運河,匯合汶水復(fù)歸黃河河道;大股則平漫于菏澤、鄄城、嘉祥、巨野、濟寧、金鄉(xiāng)、魚臺等地,由運河入江蘇,又由南陽、微山諸湖淹及豐、沛、銅三縣,又灌入邳、宿,流入六塘河、沐河,泗陽、淮陰、漣水、沭陽、東海、灌云等縣皆被災(zāi)。[10]

    黃河北依北金堤,金堤南側(cè)有一條堤河通往陶城埠。依照這種地勢,黃河北岸決口后,水便多沿金堤東趨而鮮北走。就災(zāi)情而言,由于受到金堤的限制等因素,這里的災(zāi)區(qū)相對狹小。南岸的決水多東南流,這與當(dāng)?shù)赜幸幌盗袞|南流的河流諸如沮河、萬福河、柳林河等有關(guān)。相比之下,河決南岸,災(zāi)區(qū)要廣闊得多,災(zāi)情也嚴(yán)重得多。對此,岑仲勉指出:“自東明至鄄城,如有失事,必沖曹、單、金鄉(xiāng)、魚臺,下達(dá)豐、沛?!保?1]這是由地勢、地形決定的。運河穿黃河而過,自然也免不了被擾的命運。黃河決水流至運河后,其中往往會有一部分沿運而趨,或北,或南,以致運河亦漲,沿岸被淹。運河受沖淤當(dāng)以黃河以南為主。民國初年,水利咨詢工程師方維氏(Vander Veen)勘察山東南運河工程后指出:“黃河以北,僅至淤塞,尚無大患;黃河以南,則河壅湖墊,水系紊亂。泛濫成災(zāi),勢所必然?!保?2]

    2.運河以東。運河以東黃河走的基本上是大清河河道。黃河在北岸決口,水多歸徒駭河,亦有北流入馬頰等河者,山東黃河以北被災(zāi)幾盡。此等情狀,比比皆是。如光緒八年(1882年)歷城桃園等處決口,黃水滔滔下注,由濟陽入徒駭河,經(jīng)商河、惠民、濱州、沾化入海。但黃水勢猛,徒駭河根本無法容納,遂到處漫溢,波及陽信、海豐、樂陵等,爾后續(xù)向北犯。據(jù)山東巡撫任道镕奏,“幾至漫及畿疆”。畿乃京師所轄之地,此指直隸。海豐、陽信皆南臨馬頰河,樂陵居其北岸。黃水既至樂陵一帶,極易侵及馬頰河。馬頰河與徒駭河幾乎平行排列于大清河之北,況且馬頰河源于河南滑縣、直隸開州一帶,豫東及直境北岸河決,黃水未必不入其道。任道镕又言,此次歷城決口,黃水所到之處,房屋沖塌,一片汪洋,小民千百成群,“或鳧水奔逃,或登高阜,或棲樹巔”,僅歷城、濟陽二縣災(zāi)黎就達(dá)20余萬口。[13]

    黃河南岸決溢之水一般南下注入小清河,致使其兩岸亦常被淹浸。黃河南岸由于地形不同,東西部災(zāi)情又有差異。其中,西部東阿至長清一帶多山,決溢很少;東部情形卻有很大不同,自歷城以下以平原為主,河多決。例如光緒十五年(1889年)七月二十五日,章丘縣境大寨、金王等莊圈埝被沖灌,南堤決口,其分流由小清河經(jīng)樂安縣境入海,[14]兩岸章丘、鄒平、新城、青城、高苑、博興等地皆被災(zāi)。

    通過運河?xùn)|部黃河泛濫的情況,可以看出徒駭河和小清河沿岸受害最重,主要原因還在于此二河近臨黃河又與之平行。黃河北岸決溢基本都可以注入徒駭河,南岸則歷城以下大都沖灌小清河。這正如岑仲勉所指出的那樣:“就魯省而論,則長清、齊河、歷城、濟陽、惠民、濱縣、利津的北岸決口都可以潰入徒駭,歷城、章丘、齊東、蒲臺的南岸決口都可以潰入小清?!保?5]就運河以東黃河南北兩岸相比較,情況有所不同。南岸西部東阿至長清一帶為泰山之麓,有一道天然屏障,受災(zāi)較輕。歷城以下也因受泰山余脈及南面魯、沂等山的影響,地勢較為高仰,災(zāi)區(qū)范圍多被限制在歷城東部小清河沿岸及以北狹長地區(qū)。而黃河北岸地勢平衍,一馬平川,可任決水所至。所以,就徒駭河、小清河二河而言,前者受害更重。據(jù)山東巡撫陳士杰奏,銅瓦廂改道至光緒十二年(1886年),黃河“南決小清者四次,北決入徒駭河者二十余次,水性就下,其勢使然”。[16]岑仲勉亦云黃河“以入徒駭為特多,故北岸是魯河較弱的一環(huán)”。[17]其實,黃河北岸決口,不僅僅徒駭河兩岸被災(zāi),徒駭河北部與之平行的馬頰河及其沿岸也時有波及。

    綜合黃河漫流時期和筑堤時期來看,黃河水災(zāi)已遍及黃河南北兩岸。為了清晰展現(xiàn)黃河水災(zāi)的時空變化,筆者根據(jù)大量地方志、清實錄、東華錄及有關(guān)檔案等,對光緒八年至民國二十七年花園口決口止,山東沿黃州縣決溢情形做了統(tǒng)計(表1)。由此可知,光緒八年至二十八年,決溢間隔平均為1年,決溢州縣20個,年平均決溢州縣6.4個,可見程度之強;光緒時山東臨河為20個州縣,皆有決溢出現(xiàn),又可見范圍之廣??梢哉f,這一時期是山東段黃河決溢頻發(fā)期。光緒二十九年至民國五年,無論從決溢間隔、范圍還是程度上講,都屬決溢較少期。民國六年至二十七年,決溢間隔平均為1.2年,決溢州縣12個,年均決溢州縣1.8個,為決溢一般期。若從空間分布來看(表2),光緒八年至中后期,黃河決溢主要發(fā)生于東阿以下大清河道特別是齊河至齊東段。對此,張含英也說決溢“皆在齊河以東”。[18]東平以西也有河患發(fā)生,不過并不太頻繁,且集中于濮、范、壽張一帶。光緒末期至花園口決口,黃河決溢除利津較頻繁外,以西部河段特別是濮、范一帶為主,因而此地有“豆腐腰”之稱。

    幾乎每次黃河決溢,波及面都很廣,據(jù)筆者統(tǒng)計,山東約計50余州縣被災(zāi),災(zāi)區(qū)范圍是馬頰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泰山山脈以西、以北,運河沿岸及其以西一帶,已經(jīng)超出山東總面積的1/3。這可以說是黃河泛濫在山東的主要波及區(qū),它里面隱含的是一幅幅觸目驚心的河患圖。

    二、黃河泛濫下的人口遷移

    銅瓦廂改道后,山東黃河兩岸常常是遍野哀鴻。災(zāi)民為了生存,紛紛四處流徙。本部分主要論述銅瓦廂改道至花園口決口這一時段因黃河泛濫而出現(xiàn)的災(zāi)民遷移活動。

    表1 不同時段黃河決溢比較

    表2 不同州縣黃河決溢次數(shù)比較

    (一)咸豐五年至同治季年

    這一時期山東段黃河災(zāi)區(qū)的災(zāi)民遷移活動主要發(fā)生于魯西南,主要有以下幾種遷移形式。

    一是開墾湖邊荒地。咸豐元年(1851年),黃河決于江蘇豐縣,洪水分入微山、昭陽等湖。沛縣首當(dāng)其沖,受害最為慘烈;銅山縣及山東魚臺縣與之毗鄰,因而也一片汪洋。這次決口主要波及上述銅山、沛縣、魚臺三縣,其所屬微山湖、昭陽湖周邊土地均遭黃水淹沒,成為巨浸。面對汪洋洪水,當(dāng)?shù)鼐用駸o以為生,不得不攜家?guī)Э?,逃往他處。但沒過幾年,黃河就在銅瓦廂改道東流山東,魯西南陷入了汪洋之中。此時,“銅、沛之巨浸,已成新涸之淤地”,“地既沃美,又屢值歲豐,漸以富饒”。于是,鄆城、嘉祥、巨野、成武等縣遭受黃河水患之難民,“由山東遷徙來徐”。地方官想“押逐回籍”,結(jié)果卻“繼而來者日眾”,無奈之下,只得準(zhǔn)許“招墾繳價輸租以裕餉”。[19]咸豐七年(1857年),南河河道總督庚長派人丈量湖邊荒地,還專門設(shè)了湖田局,招收災(zāi)民墾荒。此號一下,魯西南災(zāi)民應(yīng)者云集。

    二是淮徐故道移民。黃河?xùn)|流山東入渤海后,江蘇等地河道成為廢黃河。河身占地面積較廣,淤地遼闊,史籍稱“徐海一帶河身涸出千余里”,因此,山東被水災(zāi)民除墾占微山、昭陽湖邊荒地外,還有一部分遷避或耕墾于此。例如,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直隸總督李鴻章奏稱:“由蘭儀以下抵淮徐之舊河,身高于河地約三四丈,因沙河成堆,老淤堅結(jié)。年來避水之民移住其中,村落漸多,禾苗無際?!保?0]結(jié)合黃河在魯西南漫流的背景,我們很容易推斷,這些“移住其中”者是遭受了黃河之患的災(zāi)民??磥?,黃河漫流時期,魯西南災(zāi)民不僅移至銅、沛一帶墾荒,還遷居于淮徐故道?;葱旃实朗桥f河床,當(dāng)時屬于無主荒地,遷此開墾的災(zāi)民難免發(fā)生糾紛,所以李鴻章又上言:“至南河故道千余里,居民占種豐收,并請查明升科,以免私墾爭奪之患?!保?1]升科,就是對新墾田地按稅法規(guī)定征收錢糧,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遷此移民數(shù)量之眾。筆者在魯西南考察時,曾遍撿曹、單等縣的地名資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山東曹、單故道亦有一些這樣的村莊:建立時間較早,黃河泛濫時被沖淹,村民為避水患外遷,黃河改道后又返回重建。如曹縣邵莊鄉(xiāng)的東李寨,乾隆年間因黃河決口,居民四散,咸豐五年黃河改道后,村民陸續(xù)返回。但相比之下,更多的是近百年來新建的移民村,這樣的村莊,其村民的來源除本縣外,還有附近各縣,個別的甚至來自相鄰省份。

    三是后撤型移民。這是一種短距離移民,一般從低處遷于高處,從距河較近的地方遷至稍遠(yuǎn)的地方,或從河此岸遷至彼岸等。這種遷移方式多發(fā)生在臨河之處。如咸豐五年,因黃河決口,陳氏由菏澤李村鎮(zhèn)陳莊遷至今鄄城梁堂鄉(xiāng),并建立了陳莊。遷移治所也是常見的方式,如同治五年(1866年)山東巡撫閻敬銘奏稱,濮州靠黃河較近,自黃河蘭儀漫口后,州城久被水淹,因于南岸筑圩移徙州民,以為新治。[22]但遷治不久,陰雨兼旬,黃流盛漲,新舊城圩均被淹沒,被水災(zāi)民蕩析離居。

    在洪水面前,魯西南災(zāi)民遷往他處是為了生存,入伙為匪在一些人看來也是逃難途徑。銅瓦廂改道正值捻軍興起,災(zāi)民走投無路之下,紛紛響應(yīng)。如改道后第二年,也就是咸豐六年(1856年),捻軍首領(lǐng)張樂行曾派80余人潛入曹州府,一時間“土寇復(fù)起”“為捻內(nèi)應(yīng)”。[23]這些土寇基本都是被黃河水所逼無家可歸的災(zāi)民。由于災(zāi)民實在太多,再加上由于黃河河道擺動不定,“水漲則淪漣數(shù)里,水落則曲折千條”,只有當(dāng)?shù)厝瞬拍茏R其徑路,所以捻軍到了山東后發(fā)展迅速。據(jù)咸豐十一年(1861年)山東巡撫兼河道總督譚廷襄奏稱,“曹州土匪猖獗”,“紛紛蜂起,勢若燎原”,“濮、范、巨、鄆、菏、定、城武等屬,隨地皆匪”。[24]同治元年(1862年)譚廷襄又言,“查濮、范河?xùn)|水套屯匪,大抵皆黃流浸灌,失業(yè)窮民雖數(shù)逾巨萬,只因逃匪數(shù)十人潛入,為之渠率,窮民無識,從以謀生”。[25]當(dāng)然,這種情況與該地民風(fēng)彪悍有關(guān),但黃河的漫流無疑是這種力量極大的推動力。如果沒有無數(shù)災(zāi)民的響應(yīng)、配合,捻軍發(fā)展這么快是不可能的。

    (二)光緒、宣統(tǒng)年間

    黃河在時段上決溢的不同,勢必會影響人口遷移的頻繁程度。光緒元年至七年,由于黃河比較安瀾,史料中基本未見被河災(zāi)民遷移的描述。而光緒八年以后,隨著河患的頻繁,災(zāi)民遷移現(xiàn)象就比較多見了。

    1.沿河災(zāi)民后撤。這種類型的移民自西徂東皆存在,其中既有官方組織的,也有民間自發(fā)的,規(guī)模遠(yuǎn)大于黃河漫流時期。官方組織的后撤型移民規(guī)模較大的主要有三次,是遷東平、東阿以下13州縣堤內(nèi)居民于堤外。第一次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三月至十七年(1891年)七月。因山東河潰頻仍,民無寧歲,光緒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山東巡撫張曜奏請遷濱河村民于大堤之外,并試辦于下游歷城、章丘、濟陽、齊東、青城、濱州、蒲臺七州縣。[26]利津縣攔黃壩以下另飭該縣籌辦。[27]光緒十五年,共遷民2000余戶。[28]光緒十六年遷民數(shù)量則較上年為多。此次遷民隨著張曜于光緒十七年七月離任而終止。這兩年多,總計遷民7000余戶。當(dāng)然,也有災(zāi)民未遷出者,原因是經(jīng)費不足,并且適逢“伏秋大汛,黃水漲發(fā)”。未遷出災(zāi)民主要在歷城、蒲臺、利津等處。[29]第二次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正月至十一月。張曜在巡撫任上遷民較少,上述八州縣“夾河以內(nèi)村莊未遷之民尚有二萬余戶”。所以,光緒十八年正月二十日,新任山東巡撫福潤奏請設(shè)法遷移賑撫,“與司道再四籌商,擬在該州縣適中處所分設(shè)三局,委員清查戶口,擇高阜之區(qū)購地立莊,資令蓋房遷徙”。至當(dāng)年六月止,“新莊蓋成之屋已有十之七八”;十一月初,歷城等八州縣全部遷竣。第三次為光緒十九年(1893年)春至二十年(1894年)五月。這次遷民也可以看作光緒十八年的繼續(xù)。是年春天,先是道員黃磯等“督同提調(diào)、候補知縣楊建烈周履上游一帶”,然后向巡撫福潤報告:“長清、平陰、肥城、東平、東阿五州縣及歷城、蒲臺續(xù)請遷徙各莊并齊東城內(nèi)各貧戶,均應(yīng)趕為籌辦?!备櫦村嗯蓡T紳分投設(shè)局,購地立莊,給資蓋房遷徙。至次年五月,第三次遷民結(jié)束,“共計遷出二萬六千六百二戶,一百九十三村莊,分立新莊二百一十八處”。

    除此之外,其他小規(guī)?;蛎耖g自發(fā)的后撤型移民也多有出現(xiàn),移民發(fā)生地主要是東段黃河兩岸,特別是歷城以東。例如:光緒九年(1883年),歷城黃河北岸決口,省城東北數(shù)十村莊悉被淹沒,鄉(xiāng)紳陳汝恒于黃臺山左側(cè)建房500余間,于花園莊東建房300余間,讓災(zāi)民遷居。十一年(1885年),汝恒知齊東縣時,因該處南店子屢出危險,遂將居民移至北店子,并建房令其居住。[30]同年,利津決口,河?xùn)|村莊一半被沖陷,地方鄉(xiāng)紳“設(shè)遷民局,以救災(zāi)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巡撫周馥遷利津堤內(nèi)居民于堤外。為躲避黃水而遷縣治亦屬后撤型移民的一種。例如:齊東縣城原址位于黃河岸邊,三面臨河,汛期一到水就灌入城內(nèi),因此在光緒十六年(1890年),齊東知縣王儒章就申請遷城。[31]在探明相對安全的地點后,二十年(1894年)二月山東巡撫福潤稱,“該縣境內(nèi)距城三十里之九戶鎮(zhèn)地處高原,未經(jīng)黃水,可圖改建”,并委派候補知州馮德華會同齊東知縣“興工移建,務(wù)于伏汛以前告竣”。[32]

    如上文已述,光緒八年至中后期,黃河決溢主要發(fā)生于東阿以下。巧合的是,光緒年間官方組織的三次大規(guī)模后撤型移民及民間自發(fā)的后撤型移民就是在這一段進行的,尤其是齊河至齊東段。民間自發(fā)的后撤型移民活動也主要發(fā)生于東阿以下兩河兩岸。

    2.開墾黃河故道與西遷。黃河漫流結(jié)束后,仍有一些災(zāi)民遷至黃河故道,其中亦有魯西南災(zāi)民??梢孕y(tǒng)年間史料為證:“凡河灘墾種之人,曹徐淮海四屬居多?!保?3]此處的“曹”,即為魯西南的曹州府。正因為墾種之人多,廢河淤地才不斷得到開墾。民國年間所修《單縣志》也說:“自黃河北徙四十余年……故堤根官地,勤苦小民亦漸開墾,上之人以其無損于國而有益于民也,率弗之禁?!保?4]筆者在菏澤實地考察時發(fā)現(xiàn),山東曹、單黃河故道一帶,也有光緒年間建立的移民村。其中又以光緒八年特別是光緒末期建立者為多,宣統(tǒng)年間也有一些移民村建立,這與黃河重災(zāi)區(qū)移至山東西部有關(guān)。和漫流時期一樣,移民村的來源有的是曹、單本縣,有的則來自外地。所不同的是,來自外地的災(zāi)民范圍較廣,如濮州、范縣、壽張、鄆城、菏澤、定陶,也有的來自河南寧陵。西遷也存在類似情況。例如光緒九年(1883年),山東黃河災(zāi)民接近山西省境時,該省巡撫張之洞奏稱:“今山東重罹河患,度支竭蹶,流至河南衛(wèi)輝境內(nèi)頗多。”[35]光緒九年,黃河于長清、齊河等地決溢,被水災(zāi)民蕩析離居,其中一部分到了河南省衛(wèi)輝府境內(nèi)。長清、齊河畢竟距河南遠(yuǎn)于魯西南,既然這樣,魯西南遇水患時災(zāi)民更容易到西部諸省。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有人寫了一篇名為《報貝君書》[36]的文章,分析中國失敗的原因并尋求發(fā)展道路。書中也曾涉及山東災(zāi)民西遷之事:

    昔行陜、甘道中,見山東、河南被水災(zāi)黎民挈妻子、負(fù)農(nóng)器而西邁,流離饑?yán)?,心竊哀之。停車慰問,云將遷耕曠土。問:“素愿乎?”曰:“苦資斧不足,自達(dá)耳。故鄉(xiāng)一片汪洋,豈復(fù)堪虞?”

    從中不難推測,此處所指的災(zāi)民主要為河南、山東兩省黃河災(zāi)區(qū)的居民。又從“陜、甘道中”可以得知,被水災(zāi)民不僅就近開墾廢黃河故道等,還不遠(yuǎn)千里,遷徙至陜、甘一帶“耕曠土”。對此還深有感觸,又說:“西北土滿,胡不遂遷瀕江、瀕河湖被水之民于彼,使水得所容受,以殺堵激之怒耶?”作者所云也只不過是一條建議。不過就當(dāng)時的情況看,陜甘一帶的確土滿人稀,足以容下眾多災(zāi)民。宣統(tǒng)年間依然有災(zāi)民西行,如宣統(tǒng)二至三年(1910—1911年),“由夏邑至虞城,更有山東曹縣饑民三四起”。[37]通過民國年間所修的陜西通志可以發(fā)現(xiàn),光緒、宣統(tǒng)年間西遷災(zāi)民還是比較多的,比如三原縣,“招集湖北、山東流民拓墾,生齒日繁,至宣統(tǒng)末,約增五六萬口”。[38]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三原縣位于關(guān)中,關(guān)中自然條件優(yōu)越,向稱富庶之區(qū),這對災(zāi)民來說無疑具有吸引力。

    有關(guān)災(zāi)民的流徙,山東巡撫張曜曾寫過一首詩,名《查勘齊河水災(zāi)有感》,其中兩句曰:“古渡空余楊柳色,荒村齊掛鷺鷥煙。幾番欲把流民繪,滿目蒼涼畫不全?!保?9]該詩是在光緒壬千、癸末、甲申、乙酉間(1882—1885年)齊河屢年河決背景下寫就的。這一時期,正是運河?xùn)|部黃河決溢頻繁期。此處作者雖僅指齊河一縣,東部其他被水較重的州縣也應(yīng)與此相差無幾。

    3.闖關(guān)東。闖關(guān)東并不是光緒年間才出現(xiàn)的,而是可以上溯至清初。黃河漫流時期即咸豐五年至同治季年,雖然筆者所接觸到的史料中未發(fā)現(xiàn)魯西南災(zāi)民因河患而遷往關(guān)外的記載,但從傳統(tǒng)的遷移習(xí)慣分析,這種現(xiàn)象可能依然存在,只是由于時間較短,東北未開禁到剛剛開禁,①康熙七年(1668年)到19世紀(jì)前期,由于清政府實行封禁政策,移民闖關(guān)東的進程受到限制。隨著鴉片戰(zhàn)爭后東北大片領(lǐng)土被割,清廷終于在咸豐十年(1860年)將關(guān)外開放,此后移民東北的步伐逐漸加快。以及有湖田淤地等可以開墾,移民東北沒有形成比較大的規(guī)模。光緒、宣統(tǒng)年間,盡管有關(guān)山東黃河兩岸被水災(zāi)民闖關(guān)東的直接記載不是很多,但足以說明問題。例如,光緒年間肥城縣所修鄉(xiāng)土志對該縣災(zāi)民闖關(guān)東有如下記載:

    自光緒十七年修志以后,生齒繁衍,戶口日增于前,唯沿黃河各莊村迭被水患,遷徙無常?!鼣?shù)年來,莊農(nóng)之赴哈爾濱等處謀生者不下萬余人。[40]

    據(jù)筆者統(tǒng)計,肥城縣在黃河改流山東后共被災(zāi)14次,其中漫流時期僅1次,時間為1855年,即改道最初一年因猝不及防造成的;光緒年間被災(zāi)12次,占85.7%,其中光緒十七年(1891年)以后7次,占58.3%。也就是說,肥城縣的黃河水災(zāi)主要出現(xiàn)在光緒年間,特別是十七年以后,這與該縣鄉(xiāng)土志所載不謀而合。正因為頻繁的水災(zāi),肥城縣災(zāi)民們一批批遷往關(guān)外。該條資料中的“近數(shù)年來”、“不下萬余人”等字眼,足以說明該縣災(zāi)民人數(shù)之多。而且,在山東黃河兩岸肥城縣被災(zāi)程度算是較輕的,尤其與東部其他州縣相比,差距更大。據(jù)筆者統(tǒng)計,光緒年間超過肥城縣累計被災(zāi)次數(shù)的東部其他州縣有齊河、歷城、章丘、惠民、濱州、利津等,大多數(shù)州縣的災(zāi)情重于肥城縣。這實際上是由其所處地理位置決定的。肥城與東阿、平陰、長清等縣境內(nèi)多山,為黃河水的天然屏障,所以大堤在此地很少修筑,只是在長清縣城東部才能看到一段。除臨河岸邊常被災(zāi)外,多數(shù)地方還是比較安全的。既然肥城縣“近數(shù)年來”闖關(guān)東者如此之多,東部其他州縣焉能少?即使是運河以西,也有六個沿黃州縣被災(zāi)次數(shù)超過肥城,那么當(dāng)?shù)貫?zāi)民除南下與西遷外,未必就沒有出關(guān)者,只是可能不能與東部相比罷了。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魯西南部分災(zāi)民入伙捻軍一樣,義和團的壯大也與災(zāi)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9世紀(jì)末山東大興義和團時,適逢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黃河大決口,數(shù)百萬災(zāi)民掙扎于生與死的邊緣,所以一時應(yīng)者云集。20世紀(jì)60年代,山東大學(xué)歷史系曾組織過百余人調(diào)查義和團當(dāng)事者或有親身見聞?wù)?。從所留下的資料[41]中,我們很容易把義和團力量的壯大與黃河災(zāi)民積極響應(yīng)聯(lián)系在一起。②比如,1960年3月茬平縣業(yè)官屯公社王莫莊80歲的于興龍回憶說:“我十六歲或十七歲那一年才興神拳,到大水以后,就大興起來了。”1965年12月齊河縣霧頭公社李官屯83歲的王義亭回憶說:“我十五歲那年來黃水,第二年就鬧神拳?!?/p>

    (三)民國年間(至1938年止)

    1.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向。相比之下,民國時期山東災(zāi)民特別是運河以西災(zāi)民遷往關(guān)東更盛。近代教育家朱家驊曾經(jīng)研究過各省移民,他說:“山東的西部和西南部,在民國十五年(1926年)以后連遭水災(zāi),收成只有平常的兩三成”,故多至關(guān)外。[42]民國時期研究東北移民的王海波也指出:“魚臺等縣,年來因逢歉歲,農(nóng)民所有收入,尚不足以納稅。革根、樹皮,嚙吃殆盡,有時竟十里不見樹木”,災(zāi)民多至關(guān)外謀生。[43]東平縣雖處運河以東,但靠近運河,地勢低洼,易被水災(zāi),所以其縣民也是闖關(guān)東的積極響應(yīng)者。關(guān)于這個問題,著名歷史地理學(xué)家侯仁之于20世紀(jì)30年代后期曾指出:

    東平一縣,本處于大清河中游,自黃河北徙奪大清河入海,大清河水遂郁聚于縣城之西北,成為巨浸,名雖為湖,實皆隴畝也。每年黃河漲發(fā),倒灌復(fù)巨,以致湖面日漸增廣。近數(shù)年來,人民自動建筑堤埝,以資范束,然一遇泛期,動輒潰決。湖中深處之村民,泰半均赴關(guān)外謀生,唯少數(shù)人民猶戀而勿去,因無田可耕,故只以捕魚為業(yè)。[44]

    侯仁之此處所指的湖,當(dāng)為東平湖。東平湖及其前身安山湖等,在歷史上屢遭河患,其變遷與黃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上文如述,銅瓦廂改道初期黃河在魯西南漫流,泥沙大多淤積在運河以西的沖積扇上,泄入大清河的河水較清,大清河反而被刷深,其支流汶河等也容易下泄。但西部大堤筑起后,下泄泥沙增多,大清河道漸至淤塞,汶河等下泄不暢,河水停蓄在洼地中,再加上黃河水漲時的倒灌,致使東平湖面“日漸增廣”,湖面增廣的直接后果便是淹沒村鎮(zhèn)、農(nóng)田。這種情況下,依湖而居的村民無法生存下去,于是“泰半均赴關(guān)外謀生”。與此相應(yīng),民國年間的《東平縣志》亦載有20世紀(jì)30年代邑人出關(guān)時的規(guī)模:“遠(yuǎn)徙關(guān)外謀食他鄉(xiāng)者,鄉(xiāng)村動以百計。”[45]由此看來,東平縣災(zāi)民在民國年間徙往關(guān)外是很平常的事。

    以上只是山東段黃河災(zāi)民移徙東北的數(shù)例而已。實際上,民國時期山東黃河泛區(qū)災(zāi)民遷至關(guān)外者非常之多。華洋義賑會曾經(jīng)宣布,山東省60%的居民遷往他處——遷出地主要在山東西南部,這里22個區(qū)的居民幾乎走光;而遷入地則主要是東北,其中又多分布于東北北部地區(qū)。[46]初遷者一般為男性青壯年。以后隨著東北開發(fā)程度的加深及其在遷入地的基本穩(wěn)定,家屬才逐漸遷去。家屬的加入,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轉(zhuǎn)化為移民,這正如時人王海波所云,“據(jù)滿鐵調(diào)查,近來(指20世紀(jì)30年代初)永居的移民已逐漸增加”。[47]

    2.災(zāi)民西遷。黃河兩岸災(zāi)民西遷也有一定規(guī)模。據(jù)近人朱家驊云:

    近年南北各省,因天災(zāi)人禍的逼迫,大多數(shù)的民眾,無以為生,不得不離開鄉(xiāng)井,一群一群的流亡他處去圖謀生活……山東西部定陶、嘉祥、范縣、壽張、朝城、堂邑、博平、高唐、德縣等縣的難民,投奔山西、陜西、河北的很多。[48]

    盡管此處朱家驊并未明確說明災(zāi)民流徙的具體原因,但根據(jù)上文黃河災(zāi)害的敘述可以看出,黃河水患是其中極其重要的因素;而且,朱家驊所舉的都是西部諸縣,它們基本上在黃河泛區(qū)之內(nèi)。1922—1931年的膠海關(guān)十年報告中也有類似情形:“近年以來①海關(guān)十年報告以10年為一階段,此處當(dāng)指1922年以來?!斒∪嗣褚仆鶟M蒙及西北一帶力食者,踵趾相接,其中屬于萊、膠、沂、登、青各州及魯西各地者居多?!保?9]這里提到的滿蒙,實際上主要就是東北地區(qū)。除東北以外,西北地區(qū)也是重點。對于遷出地,除山東東部一些地區(qū)外,魯西也在其中,而魯西的主要災(zāi)害無疑便是黃河水患。該報告還說,災(zāi)民等遷至滿蒙及西北不僅僅出現(xiàn)于“近年以來”,且“與前期情形大致相仿”。

    對于災(zāi)民遷移這個問題,筆者曾專門拜訪過老一輩著名水利專家徐福齡。據(jù)他回憶,1935年董莊決口后,山東西部眾多災(zāi)民曾流落至陜西省朝邑等縣。筆者還在黃河水利委員會調(diào)查了幾位老勘測隊員。據(jù)言,走西北者有河南災(zāi)民,也有山東災(zāi)民,主要遷往關(guān)中等地。臺前縣(原壽張一帶)幾位老者也向筆者透露,20世紀(jì)30年代時當(dāng)?shù)赜幸慌诉w至西安附近。移民們在關(guān)中一帶建立了村莊。起初關(guān)中地區(qū)將山東人聚居的村莊都叫山東莊,后來才各自起了名字。至于遷出地,張曉青在研究中[50]曾提及,這些移民主要來自山東西南部和東部的青州一帶。

    3.近代新型遷移。鴉片戰(zhàn)爭后,一批沿海、沿江和內(nèi)陸城市陸續(xù)開埠,于是近代新型的移民——向開埠城市遷移展開了。當(dāng)然,災(zāi)民向城市遷移,早在開埠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只不過屬于零星的,不成規(guī)模。青島、煙臺等山東開埠城市距災(zāi)區(qū)近,災(zāi)民遷去較易。以青島為例,青島開埠始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此后特別是三十年(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后,青島的地理優(yōu)勢顯現(xiàn)出來,成為山東乃至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產(chǎn)地市場、集散市場和消費市場。這樣,成千上萬的人從山東各地聚集而來,以致人口數(shù)量激增。據(jù)統(tǒng)計,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市區(qū)人口約3.4萬人,民國十四年(1925年)達(dá)16.3萬人,二十四年更是超過30萬人。[51]這其中也包括眾多黃河泛區(qū)的災(zāi)民。據(jù)載,他們還在青島設(shè)立了同鄉(xiāng)會,如曹縣等八縣同鄉(xiāng)會、兗濟十四縣同鄉(xiāng)會、東平同鄉(xiāng)會、肥城同鄉(xiāng)會等。[52]這幾個同鄉(xiāng)會,其成員的家鄉(xiāng)皆位于山東西南部,都屬于黃河重災(zāi)區(qū)。北京、天津距山東不遠(yuǎn),水陸交通都相對便利,而且還有著較廣闊的生存空間,這對山東災(zāi)民來說,同樣具有相當(dāng)?shù)奈??!袄鐝拿駠鴷r期北京市人口的籍貫統(tǒng)計來看,外來人口來自全國各地,占到北京市總?cè)丝诘囊话胱笥遥渲猩綎|人僅次于河北人,位列第二?!保?3]

    當(dāng)然,災(zāi)民遷往這些城市,有的最初并不把它們作為遷入地。當(dāng)時山東災(zāi)民到東北逃荒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由陸路到天津等,再乘火車抵達(dá)奉天;一條是由煙臺、青島等地坐輪船到大連、營口等。雖然天津、青島、煙臺等城市多是作為災(zāi)民的中轉(zhuǎn)地,但也有一些災(zāi)民因為各種原因而滯留、居住下來。特別是隨著城市的開埠,吸引力的增強,滯留現(xiàn)象更為明顯,有些直接把它們作為遷入地。如民國十七年(1928年)《益世報》[54]記載,天津本埠各街巷難民異常眾多,均操直南及山東等處口音,“有一部分滯留津埠”。這些滯留的難民大多缺乏必要的職業(yè)技術(shù)和謀生手段,被迫淪為乞丐、人力車夫、腳行苦力等。

    也有不少災(zāi)民遷入南方的開埠城市。如據(jù)上海當(dāng)局調(diào)查,宣統(tǒng)二年至民國十四年(1910—1925年),15年間僅上海公共租界內(nèi)的山東人口就由2000余人增長到1.2萬余人;民國十九年至二十四年(1930—1935年),5年間公共租界內(nèi)的山東移民翻了一番。[55]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在這兩個時間段,黃河都發(fā)生了決溢。特別是后一個時間段,河患更是劇烈。民國二十二年黃河決口雖主要在河南、河北,但山東由于是近鄰且處下游,魯西南“俱成澤國”。民國二十四年鄄城董莊大決口,其狀之慘,上文已述。對此,鄒依仁也說,“由于黃河和海河的經(jīng)常泛濫”,“河北省與山東省的人口來舊上海的比重亦為不小”。[56]為聯(lián)絡(luò)鄉(xiāng)誼,保護山東人的利益,山東移民還在上海建立了會館和同鄉(xiāng)會。不只是上海,其他城市也有災(zāi)民遷入,如每年冬天總有四五千名由山東省來的窮人,來鎮(zhèn)江尋求工作。[57]盡管其中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回去耕作,但總有一些居留于當(dāng)?shù)亍?/p>

    從交通上看,山東人去江南開埠城市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海運,由青島等地乘船可抵達(dá);二是通過津浦鐵路。海運對山東東部的人而言比較方便,但對于山東西部特別是魯西南災(zāi)區(qū)來說,津浦鐵路應(yīng)是首選。交通的便利再加上城市本身的吸引力,魯西南等地的災(zāi)民蜂擁而至就不難理解了。

    三、結(jié)語

    自然災(zāi)害往往能夠影響人口遷移。就災(zāi)區(qū)本身而言,其災(zāi)情輕重、范圍廣狹、持續(xù)時間長短往往決定人口遷移的進程,二者幾乎是成正比的。在近代山東,黃河水災(zāi)是最主要的自然災(zāi)害,災(zāi)民遷移流徙的頻繁程度、規(guī)模與進程同樣受災(zāi)情的制約。換句話說,河患與人口遷移有著一定的時空關(guān)系。

    銅瓦廂改道初期20年,黃河在北至北金堤、南至廢黃河、東至運河的三角地帶漫流,因而黃河泛區(qū)主要位于魯西南。與此相應(yīng),人口遷移活動也主要發(fā)生于這一帶。西部黃河大堤修筑之初,東部黃河決溢情況與之前相比并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災(zāi)情依然較輕。但光緒八年以后決溢變得頻繁起來,人口遷移重點區(qū)域也就隨之東移。到了光緒末期特別是民國年間,災(zāi)民遷移活動又隨災(zāi)情西移而主要發(fā)生在運河西部。如果從范圍來講,漫流時期的人口遷出地相對單一,而漫流結(jié)束后不久,人口遷移便自西徂東在黃河兩岸更廣闊的區(qū)域內(nèi)展開。正如史書所載:“黃河自銅瓦廂決口后……顧上游泛濫,地方不過數(shù)十縣;下游沖決,則人民蕩析,環(huán)袤千里”。[58]在這其間,又表現(xiàn)出了范圍廣狹的變化。

    [參考文獻(xiàn)]

    [1][25]王先謙:《十朝東華錄》卷51、105,光緒二十年石印本。

    [2][7][27][28][58]武同舉等編校:《再續(xù)行水金鑒》卷102引《黃運兩河修防章程》、卷106引《山東河工成案》、卷114引《諭折匯存》、卷127引《京報抄冊》、卷128引《京報》,水利委員會民國三十一年編印。

    [3]郁浚生修,畢鴻賓纂:民國《續(xù)修巨野縣志》卷8《雜抄》,民國十年刻本。

    [4]汪洪孫修,楊兆煥纂:光緒《菏澤縣鄉(xiāng)土志》不分卷《水·黃河》,光緒三十三年石印本。

    [5][20][29][33]楊士驤等修,孫葆田等纂:宣統(tǒng)《山東通志》卷122《河防志·黃河考中上》、卷123《河防志·黃河考中下》,民國二十三年影印本。

    [6]丁寶楨:《十五弗齋文存》附《菏工大王廟碑記》,《叢書集成續(xù)編》本“集部”第140冊,第13頁。

    [8][21]趙爾巽:《清史稿》卷126《河渠志》,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750、3762頁。

    [9][16][32]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光緒十二年三月,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2091、2093、3342頁。

    [10]鄭肇經(jīng):《中國水利史》,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二十八年,第99-100頁。

    [11][15][17]岑仲勉:《黃河變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74頁。

    [12]侯仁之:《續(xù)天下郡國利病書·山東之部》上編《運河》,哈佛燕京學(xué)社,民國三十年,第17頁。

    [13][14]水利電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電科學(xué)研究院編:《清代黃河流域洪澇檔案史料》,光緒八年九月初五日任道镕奏,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714、772頁。

    [18]張含英:《歷代治河方略述要》,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三十五年,第75頁。

    [19]于書云修,趙錫蕃纂:民國《沛縣志》卷16《湖團志》,民國九年鉛印本。

    [22]《清穆宗實錄》卷182,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266-267頁。

    [23]張曜:《山東軍興紀(jì)略》卷10,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捻軍》(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1頁。

    [24]《清文宗實錄》卷349,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153頁。

    [26]黃磯:《山東黃河南岸十三州縣遷民圖說》鐵嶺慶增序,光緒二十三年石印本(此三次官方移民下不注明者同)。

    [30]毛承霖修,趙文運等纂:民國《續(xù)修歷城縣志》卷4、40,民國十五年鉛印本。

    [31]梁中權(quán)修,于清泮纂:民國《齊東縣志》卷5《人物志》,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34]項葆楨修,李經(jīng)野纂:民國《單縣志》卷19《藝文》,民國十八年石印本。

    [35]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卷189,“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88輯,第890冊,第3128頁。

    [36]邵之棠輯:《皇朝經(jīng)世文統(tǒng)編》卷10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72輯,第720冊,第4121頁。

    [37]李振華輯:《近代中國國內(nèi)國外大事記》“中國時事匯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67輯,第663冊,第1948頁。

    [38]邵力子等修,宋伯魯?shù)茸耄骸独m(xù)修陜西通志稿》卷31《戶口志》,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39]楊豫修等修,郝金章等纂:民國《齊河縣志》卷30《藝文》,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

    [40]李傳熙纂修,鐘樹森續(xù)修:光緒《肥城縣鄉(xiāng)土志》卷6,光緒三十四年石印本。

    [41]山東大學(xué)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山東義和團調(diào)查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第88、183頁。

    [42][48]朱家驊編:《浙江移民問題》第4編第1部、第4部,浙江省民政廳民國十九年發(fā)行,第6、81、84頁。

    [43][47]王海波編:《東北移民問題》,上海: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一年發(fā)行,第19、20、21頁。

    [44]侯仁之:《續(xù)天下郡國利病書·山東之部》,哈佛燕京學(xué)社,民國三十年,第19頁。

    [45]張志熙修,劉靖宇纂:民國《東平縣志》卷1《方域》,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

    [46]陳翰笙:《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中國農(nóng)民》,載《陳翰笙文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第98頁。

    [49]膠海關(guān)稅務(wù)司編:《膠海關(guān)十年報告(1922—1931)》,青島市檔案館館藏海關(guān)資料5號,轉(zhuǎn)引自青島市檔案館編:《帝國主義與膠海關(guān)》,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年,第244頁。

    [50]張曉青:《國際人口遷移理論述評》,《人口學(xué)刊》2001年第3期。

    [51]青島市史志辦公室編:《青島市志·人口志》,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0年,第5頁。

    [52]李森堡等編:《青島指南》,中國市政協(xié)會青島分會,民國三十六年發(fā)行,第71頁。

    [53]孫向群:《近代山東人“闖京城”路徑探析》,《西北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第3期。

    [54]《近日乞丐加多半系直魯難民》,《益世報》1928年5月2日第11版。

    [55][56]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2、114頁。

    [57]《海關(guān)十年報告(1912—1921)》第1卷,第386頁,載章有義編:《中國近代農(nóng)業(yè)史資料》第2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第639頁。

    責(zé)任編輯:郭秀文

    〔中圖分類號〕K901.9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16)06-0126-09

    作者簡介董龍凱,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編審(上海,200031)。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在线 av 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电影|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欧美zozozo另类|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色播亚洲综合网|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老司机影院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99热全是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av卡一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美女av|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亚洲四区av| 精品久久久噜噜|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永久网站在线|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麻豆成人av视频|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亚洲av一区综合| 美女高潮的动态|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久久6这里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kizo精华|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日本黄大片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如何舔出高潮|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人妻系列 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黄片wwwwww|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人妻系列 视频| 精品酒店卫生间| 日本wwww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嫩草影院新地址|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激情 狠狠 欧美|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美女高潮的动态|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国产亚洲最大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老女人水多毛片|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九色|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久久热精品热|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videos熟女内射|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男天堂|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久久久久网色|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搞女人的毛片|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亚洲精品第二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久久97久久精品| av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三级国产精品片|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综合色丁香网|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色5月婷婷丁香|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老女人水多毛片| eeuss影院久久|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99热全是精品|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av黄色大香蕉|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av.在线天堂|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少妇人妻 视频|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免费看a级黄色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在线看a的网站|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久久影院123|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吧在线观看| av黄色大香蕉|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亚洲av男天堂|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少妇丰满av| 美女高潮的动态| 亚洲精品视频女|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制服av|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久久影院123|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成人国产麻豆网|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男男h啪啪无遮挡|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性色av一级|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成色77777| 有码 亚洲区|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麻豆网|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永久网站在线|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99热全是精品|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a级毛色黄片|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欧美3d第一页|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综合色av麻豆|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六月丁香七月|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一级av片app|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成色77777|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及|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搞女人的毛片|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禁无遮挡网站|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亚洲成色77777|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黄色日韩在线|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激情 狠狠 欧美|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av在线老鸭窝|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日日啪夜夜爽|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av免费观看日本|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一本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 av 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第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在线免费十八禁|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日本二区|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深夜a级毛片| 精品久久久噜噜|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免费看不卡的av|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老女人水多毛片|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欧美潮喷喷水|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丝袜脚勾引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欧美激情在线99|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男男h啪啪无遮挡|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看黄色毛片网站|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18+在线观看网站|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美女高潮的动态|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秋霞伦理黄片| 嫩草影院新地址|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免费看a级黄色片| 直男gayav资源|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av在线亚洲专区|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日本黄大片高清| 美女高潮的动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直男gayav资源|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