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
摘要:目前針對連詞小類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很少有人關注承接連詞這一小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承接連詞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增加使用復句表達的頻率,使學生的語篇連貫,對培養(yǎng)學生成段表達意義重大。因此,我們希望將承接本體的深入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相結合,確定出對外漢語教學中常用承接連詞的范圍。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承接連詞 對外漢語詞匯大綱
連詞,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連接詞、詞組以及句子成分的虛詞。按照語義可以劃分成聯(lián)合連詞和偏正連詞兩大類,而聯(lián)合連詞又可以細分為并列、承接、遞進、選擇四小類。連詞,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連接詞、詞組以及句子成分的虛詞。按照語義可以劃分成聯(lián)合連詞和偏正連詞兩大類,而聯(lián)合連詞又可以細分為并列、承接、遞進、選擇四小類。眾所周知,漢語詞類的劃分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問題,所以如何為“承接連詞”進行界定是我們首要攻克的難題。
一、承接連詞的概念
馬建忠(1989)最早從功能角度為承接連詞下定義,認為“承接連字”的語法功能是連接上下文,一律用在句中停頓之處。而這一觀點,在現(xiàn)在看來是不準確的。
我們?yōu)椤俺薪舆B詞”下的定義是:表示前后相繼的語義關系,在復中可以連接前后分句,在語篇中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的連詞叫做承接連詞。同時該定義也為我們判斷一個詞是否為承接連詞提供了判定標準:一是從語義角度來看,必須是表示前后相繼;二是從用法來說,既可以用于復句的句內又可以用于句群之中;三是必須是連詞。其中我們要對第三個標準做出解釋,因為漢語詞類劃分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所以有一些可以起承接作用且表示前后相繼語義關系的副詞、介詞,甚至是一小部分動詞,他們是否也同時兼為連詞呢?這個問題給我們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我們采用了詞書證明式的方法對后文中介紹的對外漢語教學中常用的承接連詞進行考察,我們對這些詞的詞性確定和詞的兼類確定都是經(jīng)過翻閱多種詞書才得出的定論。
二、承接連詞的分類
《馬氏文通》(馬建忠1989)最早將“承接連字”分成三類,其中“而”、“則”兩字各成一類,并且最為常用。“而”、“則”兩字的區(qū)別在于他們所表達的語氣的緩急不同,“而”字用來表示上文與下文之間較為緩慢的語氣,“則”用來連接上下文之間語氣的快速轉變。至于第三類“承接連字”則是除“而”、“則”之外的其他承接連字,這一類連字大都是假借而來的。
《新著國語文法》(黎錦熙1942)中對于承接連詞的分類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黎錦熙先生首先將連詞分為平列連詞、選擇連詞、承接連詞、轉折連詞、時間連詞、原因連詞、假設連詞、范圍連詞、讓步連詞、比較連詞等10大類。其中又將承接連詞分成三小類,分別是順序的連詞、類及的連詞和推證的連詞。
吳瑾(2010)在其碩士畢業(yè)論文中根據(jù)語義關系的差別為承接連詞重新做了分類,她將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分為三類,分別是表示承接的同時強調先后順序、單純地表示承接關系和表示承接的同時伴隨因果關系。第一類重在強調下一分句所承接的動作或事情的發(fā)生是在上一分句之后,以“然后”為典型代表。第二類是單純表示承接關系的承接連詞,不能表示其它關系,以“接著”為典型代表。由于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是先有因后有果的,所以在表示承接關系的同時也可以隱含著因果關系,這就是她所說的第三類承接連詞,以“于是”為典型代表。
綜上,前三家的觀點是從傳統(tǒng)角度來劃分的,雖然部分分類存在爭議問題,但是卻為我們進一步的分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至于最后一種分類觀點角度新穎,很有說服力,但是它存在的問題是還不夠全面,所以我們將在其研究基礎之上重新進行分類。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常用的承接連詞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承接連詞
通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對承接連詞的標注,我們得出承接連詞有“那、那么、然后、于是、而、則”。通過對《漢語水平詞匯大綱》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甲級詞匯中的承接連詞有“那么、然后、接著”,乙級詞匯中的承接連詞有“于是、而、則、從而”,丙級詞匯中的承接連詞有“至于”,丁級詞匯中的承接連詞有“進而”?!案睕]有在《漢語水平詞匯大綱》之內。為求研究的準確與嚴密性,我們又對《新HSK詞匯大綱》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三級詞匯中有承接連詞“然后”,四級詞匯中有承接連詞“于是、而”,五級詞匯中有承接連詞“至于、則、接著、從而”,六級詞匯中有承接連詞“進而”?!案?、“那么”沒有在《新HSK詞匯大綱》
(二)“常用”的承接連詞
我們通過對《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中頻率統(tǒng)計來說明。
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個詞表中,前100個詞中,“這樣”排第65位,“而”排第70位。分布最廣的高頻詞表中,“而”排第88位,“那么”排第298位,“然后”排第343位。因此,常用的承接連詞為“然后、而、于是、那么”。
另外,我們也通過《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侯學超),排除了一些容易和承接連詞混淆的詞,如下:
①“此外”:指對上文的補充或解說;②“從而”:指用于后一分句,表示結果;③“進而”:用于后一分句,表示遞進。④“繼而”:副詞,多修飾動詞、動詞短語,少修飾主謂短語。⑤“既而”副詞,修飾動詞、動詞詞組、形容詞、主謂短語。⑥“另外”:連詞,副詞,除上面所說以外,此外,(補充)停頓,用逗號隔開。
所以結合上面的調查研究,我們確定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常用承接連詞有:那么(那)、于是、然后、而、則、至于。使用承接連詞可以讓會話中看似前后關系不緊密的話語變得更加自然通暢,使聽話者更容易理解接受,也能夠起到話題轉換和延續(xù)的作用。在初中級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承接連詞,可以幫助學生增加使用復句表達的頻率,使學生的語篇連貫,對培養(yǎng)學生成段表達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