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基于ESP教學理論,探討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ESP教學理論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關系以及啟示,認為實施ESP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應重新定位高職英語教學,加強ESP師資隊伍建設,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 ESP理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關系;啟示
一、引言
高職英語教學貫徹高職高專教育“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總體指導方針,遵循英語教學的原則,汲取我國英語教學的經驗,充分反映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規(guī)律和要求,同時體現我國英語教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理念。高職英語教學要充分考慮高職高專課程設置、課時、教學要求和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與目標,力求處理好打好英語語言基礎與培養(yǎng)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關系,強調英語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實際使用英語從事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我國2008年《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提出“高職英語課程應以職場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能在日?;顒雍团c未來職業(yè)相關的業(yè)務活動中進行一般的口頭和書面交流 ”。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教學既要兼顧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也要注重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使兩者自然、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是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也是擺在高職英語教學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二、ESP理論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關系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即“專用途英語”或“特殊用途英語”。是指與某一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如財經英語、計算機英語等。國外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1987年,在《特殊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書中,TomHutchinson和Alan Waters對ESP的概念進行了深化和發(fā)展,提出: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to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learning.(ESP是一種教學方式,其內容和方法是以學習者的學習目的為出發(fā)點的)。ESP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也不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法,更不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而ESP也并不只是包括某一種特定的教材,它是一種基于學習者需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方法。專門用途英語中的“專門”是指目的,而非語言本身。ESP具三大明顯的特點:(1)ESP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學習ESP并非學習語言本身,而是要學習某個特定領域或專業(yè)的課程。通過ESP學習可以促進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yè)知識,使其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夠更好的適應崗位需求。(2)ESP教學建立在學習者的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之上。學生的學習需求是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基礎,即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和工作崗位中需要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學生對教學方式方法的要求也應得到重視和合理解決。(3)ESP教學注重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ESP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在其專業(yè)領域進行交流,更好的開展業(yè)務,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有自己的特色,培養(yǎng)的人才也應符合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當代社會發(fā)展迅速,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對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崗位要求一專多能,學生既要有適應崗位需求的技能,又要有能夠與崗位相適應的英語表達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一定的專業(yè)英語。而高職英語教育肩負著這一重任,因此,只有積極利用好ESP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積極探索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實現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和目標。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ESP教學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
三、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近年來,職業(yè)教育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高職英語教學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職英語課時明顯不足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設置一般為一學年,但是在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已經被壓縮為一個學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高職英語已經被邊緣化了。而《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要求,職英語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和行業(yè)英語階段。很顯然,在課時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完成基礎英語階段的教學已實屬勉強。事實上,如果不是為了滿足課程設置的需要,高職英語大有被取消的態(tài)勢。因此,在很多高職院校都無法開展專業(yè)英語階段的教學。
2、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不一致
目前,高職高專院校主要開設的是公共英語,即《實用英語》,屬于公共基礎課,旨在和其他基礎課程一起培養(yǎng)高職高專學生的基本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基礎的外語應用能力。教材內容側重于社會文化方面,詞匯多是日常生活通用詞,缺乏職業(yè)實用性;并沒有真正從專業(yè)和目標崗位的角度去體現教材的應用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以通過英語應用能力等級(即A/B級)考試為教學導向和目標,導致教師教學仍然以應試為主,忽視了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工作崗位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能力表現欠佳,也不能更好的滿足目標崗位對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的需求。
3、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把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放到了教學的首位,因而英語教學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一是英語教師認為英語教學得不到重視,因此在教學上缺乏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無心鉆研教學。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講授法,側重語法、詞匯、閱讀和翻譯教學,沒有從社會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等方面來組織教學。二是教學資源的分配上,英語教學得不到重視。比如,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語言實驗室,教師上課也沒有多媒體教室。教師上課還是依靠一支粉筆、一張黑板和一本書。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時無法從聲音、圖像、視覺等多方面給學生帶來一種沖擊和吸引力,導致教師教學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早已厭倦了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根本達不到教學目的,也實現不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ESP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1、提高認識、重新定位高職英語教學
目前,高職高專英語課的定位是公共基礎課,目的是為貫徹《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技能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使學生在打好語言基本功、能用英語交流信息的同時,掌握在日常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并為學生參加“高等院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和“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等作好準備。由此可見,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并沒有針對學生所學專業(yè)和行業(yè)需求進行“專門英語”教學。但是,無論是作為學校管理部門的教務處還是英語教師本身也應認識到,ESP英語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因此,學校在課程設置和制定培養(yǎng)方案時都應充分考慮和理解ESP英語教學,只有這樣才會得到政策層面上的支持,為ESP英語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實施環(huán)境。同時,英語教師本身也應充分認識到社會行業(yè)需求對英語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做好相應的準備。
為了更好的實施ESP英語教學,可以在學生進校的第一學年開設公共英語課,重點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即聽、說、讀、寫、譯的技能,為“專門英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第二學年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相應的“專門英語”。這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行業(yè)和崗位需求,更好地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2、加強ESP師資隊伍建設,為ESP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為了更好地實施ESP英語教學,就必須要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ESP教師隊伍。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擔任英語課教學的老師多是畢業(yè)于師范院校的英語專業(yè),雖然他們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都具備了較高的水平和良好的綜合素質,也具備了一定的學術學科知識。但是他們缺乏較強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因此,要想更好地實施ESP英語教學,就必須要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ESP教學隊伍,既要精通英語又要具備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只有這樣,ESP教學才能更好地開展和實施。
3、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ESP教學注重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想法設法地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實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充分了解學生所學專業(yè)的一些前沿性的知識和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夠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教學內容滯后或與專業(yè)發(fā)展脫節(jié)的現象。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是社會發(fā)展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必然趨勢。ESP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新式,必將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 馬爍.基于 ESP 需求分析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對策研究[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
[2] 趙東平.基于ESP理論指導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11(6).
[3] 楊智.基于 ESP 理論的高職基礎英語與行業(yè)英語一體化教學改革—以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為例[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4(5).
[4] 沈萍.基于ESP理論對高職英語教學體系改革的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人文縱橫),2011(11).
[5] 教育部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試行)[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余勝映(1982-)女,貴州廣播電視大學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