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會計模擬課程首次被納入中職財會專業(yè)技能高考,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在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會計模擬教學在課時安排、教材匹配、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凸顯出很多問題,有待調整和解決。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技能高考 會計模擬 教學建議
為加強中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銜接,有利于引導中職學校重視職業(yè)技能教學,有利于高校招收具有職業(yè)技能潛質、適合培養(yǎng)目標的新生,提高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浙江省中職財會類專業(yè)于2015年實行了高校招生職業(yè)技能考試,考試時間為2015年12月。按照考試大綱要求,考試形式為手工會計操作、閉卷形式??荚囍饕疾闀嬒嚓P崗位實際操作技能,滿分150分??荚噧热葜饕ǎ浩诔踅ㄙ~(10分)、填制與審核原始憑證(20分)、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60分)、登記賬簿(30分)、編制會計報表(30分)五項內容。
一、會計模擬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技能高考導向下的會計模擬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課時安排不合理
以筆者學校為例,財會專業(yè)班在高一學年只開設一門會計專業(yè)課程,即基礎會計,高二才開始學習企業(yè)財務會計課程。同時,會計模擬課程也在高二第一學期開設,這意味著學生將同時學習企業(yè)財務會計和會計模擬。而會計模擬這門課程,它的日常業(yè)務處理以及月末分配結轉,都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習并初步掌握了企業(yè)財務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會出現(xiàn)矛盾,即所學理論知識不能及時滿足模擬實踐的要求。例如,會計模擬課都已經開始進行應付職工薪酬會計崗位模擬了,但財務會計課還沒有學習到該部分知識,導致教師上課難度增大,學生操作時一知半解,模擬實踐課無法有效開展。
2.缺乏合適的教材
目前,中職學校大多使用統(tǒng)編教材,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許長華、陳紅文主編的《會計模擬實習》第三版教材。該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
一是會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模擬實習,包括會計憑證模擬實習和賬簿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模擬實習;
二是主要會計工作崗位模擬實習,包括出納崗位、材料會計崗位、薪酬會計崗位、收入利潤會計崗位;
三是綜合模擬實習。
從內容體系來看,教材涵蓋知識面還是比較全面的,但是按照會計技能高考大綱的要求,該教材存在如下不足:
一是該書只是一本實訓書,只有練習而缺乏相應的實務指導,在教學上有難度;
二是該書要求填制的原始憑證種類較少,按照高考大綱,學生必須掌握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普通銷售發(fā)票、收款收據(jù)、領料單等11類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三是存在原始憑證格式不合理、賬簿格式不標準等問題。
3.教學考核較難開展
其他科目的考核形式基本是紙質試卷,而會計模擬課作為實踐操作課,操作的對象是眾多財務單據(jù),不宜印成試卷進行考核。怎樣組織會計模擬課教學考核成為一個難題。
4.教師缺乏實操技能
大多數(shù)中職院校的會計專業(yè)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yè)后直接加入會計教師隊伍,本身沒有多少會計實操經驗。所以在會計模擬課中,對于一些具體操作問題教師自己也是模棱兩可,自然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5.實訓設備欠缺
會計模擬課,不是依靠一本書、一本練習冊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實訓單據(jù)、實訓器材,以及相應的實訓環(huán)境。很多學校雖然設有會計模擬教室,但是由于教室中器材缺乏,其實根本沒有有效利用起來。另外,在會計模擬課中,師生、同學之間的交互與反饋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需要借助相應的交互設備。
二、解決會計模擬教學問題的策略
針對上述教學實踐中暴露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解決。
1.重新設計安排課時,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按照高考考綱,技能高考的參考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6月出版的張玉森、陳偉清主編的《基礎會計》第四版。因此,完全可以在學習基礎會計的同時開始進行會計模擬實習。高一第一學期可以安排學習基礎會計前三章的基礎理論和第六章主要經濟業(yè)務的核算,第二學期則安排學習第四章會計憑證、第五章會計賬簿等內容??梢栽诟咭坏牡诙W期開設會計模擬課(2課時),主要進行會計數(shù)字書寫、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等會計基本技能模擬實習。鑒于考綱中要求掌握的原始憑證填制的種類較多,我們可以適當結合出納課的相關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現(xiàn)金、銀行存款收付業(yè)務等相關原始憑證,例如,差旅費報銷單、暫支單、現(xiàn)金繳款單、銀行進賬單等。在高二第一學期,可以安排4課時的會計模擬課,主要進行會計核算程序的操作,以及根據(jù)財務會計的進度,適當安排單項會計崗位模擬實習。在高二第二學期,可以安排6課時其他單項會計模擬實習和一個完整的綜合模擬實習。在高三之前,學生就已經經歷了完整的會計模擬實習,在高三的第一學期幫助學生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提高操作熟練度。
2.開發(fā)教材
在教學中,暫時沒有找到能夠完全匹配并滿足教學要求的教材。鑒于首次進行技能高考,配套教材沒有跟上也是正常的。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技能、得到有效的訓練,教師應積極研究考綱,以合適的教材作為參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jù)考綱要求,對現(xiàn)有教材進行整合,彌補統(tǒng)編教材的不足,對會計常見業(yè)務的賬務處理流程與方法進行全面介紹,對成本核算與賬務處理技巧進行重點闡述。在教學資料的選擇上,教師要把好關,確保資料內容是最新的、單據(jù)格式是規(guī)范的、練習標準是正確的。
3.重視日??己?/p>
會計模擬課應將考核重點放在日常教學考核上。操作技能是日常積累的,因此,教師應要求并監(jiān)督學生在課上真正動手、獨立完成。對學生完成的業(yè)務操作,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教師點評等方式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完成情況、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針對會計模擬課階段性考核,筆者學校購買了手工賬比賽軟件,雖然是為會計手工賬技能比賽而準備的,但是完全可以用于會計模擬教學。該軟件包括單項模擬(出納、會計、會計主管)和綜合模擬,完全能夠滿足考核要求。不具備手工賬軟件的學校,也可以采取傳統(tǒng)的紙質試卷的形式,但是要認真規(guī)劃試卷內容。
4.提升教師實操水平
教師的能力水平對會計模擬課的教學效果存在較大影響。如果教師都不清楚教學內容,學生又怎么能夠學會呢?針對師資水平,可以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走出去”是指教師不要局限于三尺講臺,要走出校門,下企業(yè)學習鍛煉,掌握真正的實操技能;“請進來”是指請校外的企業(yè)專家到學校進行現(xiàn)場指導。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是技能型實操人才,因此,教師也應該是理論和實踐并重,對于自己較欠缺的實操技能,要積極學習,彌補不足。例如,中職學校機械電子等專業(yè)的實訓課都有專門的實訓指導師進行指導,財會專業(yè)也可以效仿。
5.有效利用教學設備,組織多樣教學
實訓場所、實訓設備等硬件需要學校的支持,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會計模擬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授課光講是不行的,需要和學生進行互動溝通。我們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操作演示、作品展示和交流。我們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件展示和動畫播放,讓學生的印象更直觀、更深刻。例如,支票填制的要點較多,我們可以通過課件的形式對支票的填制分步驟地講解。學生獨立完成支票的填制后,可以選取部分典型作業(yè),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師生一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借助一定的教學設備,可以使學生更系統(tǒng)、直觀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教學。例如,在工資計算的模擬課中,我們可以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把全班同學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位小組成員完成一位職工的工資計算,從而完成整張工資表的計算。再如,出納收付款業(yè)務,我們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經辦人員、部門主管、出納、會計、會計主管、銀行柜員等角色,共同完成整個業(yè)務流程。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業(yè)務流程的了解。
6.通過學生技能大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力
每學年教育部門都會舉行省、市技能大賽,近兩年,還舉行了學生手工賬技能比賽。我們可以通過選拔技能大賽的參賽隊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培養(yǎng)參賽隊員,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學生在比賽中獲獎,對其他學生也會形成一種正面效應,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
面對即將進行的會計技能高考,由于沒有更多的經驗可供參考,我們都感到很忐忑,存在著諸多疑惑。但是作為教師,我們要直面這些困難,通過校內交流、校外學習,及時記錄課堂問題,深刻反思解決,探索研究適宜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信,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和研究中,中職院校的會計模擬教學將真正起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浙江省高校招生職業(yè)技能考試試行方案[Z].2014.
[2]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浙江省高校招生技能考試大綱(財會類)[Z].2015.
[3]張玉森,陳偉清.基礎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許長華,陳紅文.會計模擬實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ATEP項目組.工業(yè)會計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ATEP項目組.手工全盤賬及會計電算化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縉云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