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偉
【摘要】素質(zhì)教育已成為當今中國教育發(fā)展的主旋律,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在學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語文教學作為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優(yōu)勢,更應該利用其學科優(yōu)勢,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推動和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 學生 健康心理 塑造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12-01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都知道,語文教學除了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技能,培養(yǎng)寫作能力外,還非常注重情感的熏陶。語文教學不只是停留在“授業(yè)、解惑”,更多地在于“傳道”,即指明方向,確定思想基礎,它在學生的健康心理塑造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健康心理呢?
一、利用語文教材進行美學教育
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課文是文學作品,這為進行審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作品的審美陶冶功能,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語言、形象、感情,指導學生辨別真假、是非、美丑、善惡,提高鑒別欣賞能力,使之在美感共鳴中得到凈化,達到心理塑造的目的。這一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給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宜通過表情范讀或指導朗讀、生動描述、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開啟學生形象思維,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體會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樂愛恨等豐富而深刻的感情?!皭勖乐模私杂兄?。學生對美是追求的,教師則要引導他們尋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寫人記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的政治抱負豪情壯志影響許多同學。學習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時,主要引導學生感受漁夫桑地亞哥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抗爭,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
二、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康心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語文教學不應單是課本知識的傳閱,還應與生活接軌,多開展豐富多彩集體課外活動,把理論運用于實踐當中,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會,去思考。如組織參加團體語文競賽(辯論賽、知識競答),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課外語文實踐活動(愛護環(huán)境、關愛弱者、關注社會中不良現(xiàn)象或榜樣行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擺脫依賴思想。通過上述手段可達到消除學生孤獨、冷漠、依賴、人際交往障礙等不良心理問題,促進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心理教育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可讓學生拓展視野,又可以從藝術鑒賞的角度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提高對真、善、美的欣賞和評判能力,豐富和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他們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語文教師可通過自己的大量閱讀,攝取符合學生閱讀的文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求人不如求己》(選自《青少年適應社會的健康心態(tài)》)可培養(yǎng)學生克服膽小的弱點,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的健康心理。選讀《一把溫情的鑰匙》(《智慧背囊》),對學生進行真情與信任的健康心理教育。使學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時,凈化自己的心靈,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睂W生在科學的引導下進行經(jīng)典名著閱讀,知識經(jīng)驗擴充了,思想情感升華了,思想境界自然就提升了,綜合素養(yǎng)自然就提高了,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如閱讀《海倫.凱勒的傳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可以讓書中的故事感染學生,讓主人公身殘志堅、自信自強的人格力量震撼學生,使學生悟出作為一名肢體健全、風華正茂的青少年學生,更要有無窮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戰(zhàn)。
四、在心與心交流中塑造學生的健康心理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在師生交流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將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當然要對學生進行自信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健康心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進步的起點。中職學生年紀較小,心理上還處于逐步成熟階段,面對學習上的一些困難有時候信心不足;特別是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們對學習缺乏信心,對前途感到渺茫。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課文的人物形象、語言和作者的故事等方面進行分析,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未來社會是競爭的社會,遭受困難挫折在所難免。但目前學校的青少年,獨生子女較多,他們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承受能力較差,意志較脆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作品的背景和課文豐厚的內(nèi)涵等,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
語文教學中重視健康心理的塑造,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是語文教育的天然使命,同時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是關系到培養(yǎng)健康人才的關鍵問題。它對于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去尋求做人的道理,澆開學生理想的花朵,萌發(fā)學生的高尚情操,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這項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