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培智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是培智運動與保健課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綜合客觀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及時進行反饋,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真實情況及個體差異,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在教師指導下合理開發(fā)自身潛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客觀、全面、合理適用于培智學生的學習評價模式至關重要。
【關鍵詞】培智運動與保健課程 學習評價 制定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58-01
一、傳統(tǒng)評價體系的不適用性
(一)普校學生與培智學生的差異性
長久以來培智運動與保健課程都缺乏一套科學、客觀、全面、合理的評價體系,更多時候是借鑒或借用普校的評價方法對培智學生進行評價。普校的評價體系是依據普通學生群體正常身體成長發(fā)展水平來制定的,個體差異相對較小。通過成績測試能夠較客觀的反應學生學習練習情況,而培智學生在身心、智力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缺陷性,同一班中個體差異非常大。因此,簡單的成績測試很難反映學生真實的情況,不適用于培智運動與保健課評價。
(二)傳統(tǒng)評價的終結性
傳統(tǒng)評價更多側重于成績的測試,而這些測試多數是在學期末進行,只能反映學生此階段的運動情況,不能反映整個學習周期的運動情況。同時測試成績只能橫向反映學生在班級中大致的排位,卻不能整體縱向反映學生自身在這個學習周期中通過體育鍛煉而獲得的體能提高和機能改善,其結果必然導致教師不能客觀、真實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做出不合理的評價。學生同樣不能真實認識自我,有時會影響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三)傳統(tǒng)評價的片面性
測試的成績因為比較直觀簡便易操作,因此在傳統(tǒng)評價系統(tǒng)中占據了過高的比重,而學生自主學習態(tài)度行為、人際交往合作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則在整個評價系統(tǒng)中比重較低。培智學生個體差異性極大,如果只是簡單的從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方面進行評價,則不可能正確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運動情況的。只有通過多方位、全方面的綜合評價,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加合理真實的評價。
二、培智運動與保健課程學習評價制定和實施
(一)明確培智運動與保健課程學習評價的目標
通過評價診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進度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計劃。發(fā)現(xiàn)學生特長幫助學生激發(fā)自身潛能,輔助指導學生對自身體能、知識技能、學習態(tài)度運動參與和情意表現(xiàn)等方面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二)學習評價的內容
1.體能的評價:發(fā)展體能是運動與保健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主要目標之一??筛鶕W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參考借鑒《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結合特奧運動項目運動員能力等級分級標準,制定測試項目。增加測試頻率,定期測試,將每位學生學習成績前后變化作為依據進行綜合評價。
2.技能和知識的評價:技能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對專項運動技能掌握與運用,評價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兼顧到學生實際學習能力,而不能簡單依據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況。知識的評價主要包括對運動與保健的認識,對相關體育運動和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了解、掌握,以及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科學鍛煉身體,對身心進行康復訓練。并將所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應用的應用情況。
3.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練習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積極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提高教育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評定可根據出勤情況、課堂表現(xiàn)以及課外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評價。
出勤情況,可通過平時課堂考勤記錄進行評定。
課堂表現(xiàn)包括著裝符合要求,參與體育學習鍛煉是否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真聽講觀摩示范,積極配合教師進行練習,積極參與練習。
課外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外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并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活動中去。通過班主任、同學和家長獲得學生行為表現(xiàn)反饋依據。
4.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的評價:運動與保健課程同樣強調健康?!敖】怠辈坏侵干眢w健康同樣包含了心理健康,培智學生由于先天因素影響,心智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體育學習鍛煉活動對學生心理品質的改善同樣是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生在體育學習與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調控能力、承受能力、自信心和意志,以及學生在體育學習與活動中的交往能力、合作競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三)學習評價的形式
鑒于培智學生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學生學習的評價主要以任課教師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達成程度和進步幅度等實際學習情況為主,對學生體能、技能、體育與健康知識、學習態(tài)度、情意表現(xiàn)和合作精神等五個方面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
(四)學習評價的方法
根據運動與保健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智學生的特點,首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對體能、知識與技能指標主要采用等級制定量評價方法,對態(tài)度與參與、情意與合作指標采用評語式定性評價方法。其次,要將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取定期階段測試與期末時的測試成績結合本學期學生的基礎及進步提高的幅度進行綜合評價。最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日常運動與保健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和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對學生學期或學年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綜合學生在體能、知識與技能、態(tài)度與參與、情意與合作方面的學習情況和發(fā)展變化,以及期末測試成績,進行終結性評價,給出綜合成績,寫出評語。
學習評價是運動與保健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不足和得到明確指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建立一套科學、客觀、全面、合理適用于培智學生的學習評價模式,能充分發(fā)揮評價診斷、反饋、激勵與發(fā)展的功能,達到教學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毛振明.體育教學評價技巧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
[3]賴天德.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J].中國學校體育,2006.7.
[4]張亞平.現(xiàn)階段中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的研究與發(fā)展[J].中國學校體育,2006.7.
[5]肖川.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劉偉(1977.01-),男,漢族,河北省唐山人,大學本科學歷,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中學一級,主要從事培智運動與保健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