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燕
摘 要:當前,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普遍不高,不利于高校教學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分析將“德育之種”播撒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辦法與措施,希望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從而取得更大的發(fā)展。
關鍵詞:德育之種;解析詞句;朗讀;討論
語文教師不僅要求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文化知識,而且承擔著弘揚愛國精神、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責任。由于中職學生年齡較小、學習壓力大等,很多學生對德育重視度不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加強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不謀而合的。因此,本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對德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一、語文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中職語文課堂上,要播撒德育的種子,首先應該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優(yōu)秀的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還應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信服。在教學中能夠做到一視同仁,真正關心、愛護學生的教師往往更受歡迎。因此,教師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外,應該積極地與學生溝通,為他們解決學習或者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從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感化學生,為德育打好基礎。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與方法,播撒“德育之種”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采用單純的說教方式,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教學效果甚微。因此,要在中職語文課堂中播撒“德育之種”,必須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個性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手段。
1.在解析詞句中播撒“德育之種”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解析課文中的詞語、句子以及經典段落時,播撒德育的種子,學生不僅在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下掌握了課文的知識,而且收獲到了更多情感方面的快樂。當前,大部分中職學生為“90后”,由于家長過分溺愛,往往在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走上社會后,不但不能與父母融洽相處,有的學生甚至認為父母是自己的仇人。這種現象引起了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擔憂。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可以對文章中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句子進行分析。原文這樣寫道:“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體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淚很快流下來了?!苯處熢趯@句話進行分析時,主要讓學生體會文中父親對兒子真誠樸素而又深沉的愛。然后,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的父母,講述他們對自己的付出與影響。這樣就會自然喚起學生對家人的情感,從而起到感恩教育的作用。
2.在朗讀中播撒“德育之種”
很多中職生由于家庭條件好,從小沒有吃過苦,往往不懂得珍視生命。與此同時,經常發(fā)生違法違紀等不良行為。比如,與同學發(fā)生口角后,用打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中職生在心理上還很不成熟,一旦受到打擊或者挫折,就會自暴自棄。嚴重時甚至會選擇輕生,產生的影響非常惡劣。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痹谥新氄Z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這樣有利于學生進入感情角色,從而在朗讀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比如:在學習《我很重要》這篇課文時,可以采取教師泛讀、集體朗讀、聽錄音等多種朗讀方式。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會被文中的句子打動,從而認識到自己對于父母、朋友以及他人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可以讓他們明白生命的短暫與可貴,從而更加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由此可見,朗誦在培養(yǎng)學生德育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3.在討論中播撒“德育之種”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倡導互動式、探究式學習方法,不斷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中職語文教育中,采用互動的教學方式,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引起了思想上的碰撞。比如,在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面》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你們認為文中的老夫婦加了面,是虧了還是賺了?有的學生認為加了面就增加了成本,自然是虧了。有的同學認為老夫婦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是由于他們的職業(yè)操守讓人敬佩,因此不但不會虧損,反而會將生意做大。通過以上討論,激發(fā)了學生內心深處的職業(yè)道德感,從而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
德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由于各種原因,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普遍不高,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因此,本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分析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播撒“德育之種”的辦法與措施,如,提高中職語文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與手段等,希望可以在該方面起到參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春霞.將德育融入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淺議[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5.
[2]陳侃東.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培養(yǎng)[J].學周刊,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