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琦
摘要:中國人對線似乎有著獨特的情感,無論是在繪畫還是在音樂方面,甚至是在建筑中都有著線的身影,我們習慣于對單獨線條的審視和應用,中國繪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更是廣泛并完美的詮釋了線的藝術。它是中國繪畫最古老的藝術語言,也是中國古代哲學和美學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關鍵詞:線條;中國畫;藝術底蘊
中國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筆墨豐富,意境深遠,不求形似,追求神韻,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其中中國畫的線條藝術更是畫家造型、傳神的重要語言??v觀中國歷代繪畫,在形式上一種明顯的線條主題就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形式的真實性被揭示出來,非常一致地讓可視的世界服從于線條,一切都包容在線的變化之中。
一、中國畫線條藝術的起源
中國畫起源古代,線始終貫穿著中國文化的形成過程,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上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工匠以單體的線,讓場景活靈活現(xiàn)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
縱觀線條藝術的發(fā)展,從仰韶文化彩陶圖案中的圓柔曲線,到戰(zhàn)國楚墓《人物馭馬》帛畫中的行云流水線;從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中的細勁連綿的春蠶吐絲線,到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圖》中的瀟灑淋漓的情感線,都體現(xiàn)了線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美的歷程。
二、線條的形成和發(fā)展
線條是中國繪畫的主要造型特征之一,有強烈民族特色和形式美感,是一種富于東方藝術特色的表現(xiàn)形式,是博大精神的中華文明的偉大創(chuàng)造,藝術家注重線的傳統(tǒng)藝術底蘊,講究線的質地力度、內涵、等深層美感的表現(xiàn),把主觀感受及精神情感注入線的表現(xiàn)之中,線在中國畫中已超出了簡單的造型功能,它滲透著歷代畫家的情感,是藝術家個性的顯現(xiàn),是情、境、意的有機結合。
縱觀線條發(fā)展脈絡,它是歷代畫家在探索以線造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線條的階段,以“法”作為線條成熟的標志進行研究,對線的認識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線條的初級階段
人類起初不約而同的選擇用線條作為表現(xiàn)客觀物象的手段,中國的象形文字,彩陶繪畫可以為證,戰(zhàn)國以前的線條“劃”和“刻”是主要的表現(xiàn)手段,還沒有“寫”“畫”的概念,當時人們比較注重客觀物象化的臨摹而不是太講究線條的技巧,這段時期為線條的萌芽狀態(tài)的樸拙階段。毛筆的使用使線條有了質的飛躍,從西漢馬王堆一號漢幕出土的帛畫上規(guī)整勁利的用線可以看出線的勾描已完全成熟有粗細濃淡虛實各種變化,線條的內涵也不斷豐富。
(二) 線條的發(fā)展階段
隨著書寫的增多,前人以均衡勻稱為美的線條觀念向頗帶劍拔弩張的尚力之勢突變。衛(wèi)夫人提出“多力豐筋者圣”強調線條力度的美。顧愷之提出“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意味著繪畫脫離古拙簡略階段上升至精深描繪階段,晉代繪畫線條的表現(xiàn)力更豐富、精密。到唐代繪畫追求人物畫的韻味,對線條強調筆“勢”。在當時膾炙人口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的繪畫里,其線條自由婉轉而有節(jié)奏感的質感、運動感也都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xiàn)。這些線條講究取勢,各種形式的線條都統(tǒng)一于一定的嚴謹?shù)姆ǘ冉M成完整生動的畫面,極富韻味。
(三)線條的成熟階段
繪畫發(fā)展到宋代,逐步形成了細/粗筆兩大派,北宋畫家李公麟在吸收晉唐傳統(tǒng)技法基礎上,把方折挺勁的線描有機結合進去,使單線白描表現(xiàn)力更豐富,并成為中國繪畫的一個獨立畫種。反映自然美的作品增多,山水畫尤為突出,五代荊浩由勾線染色演變?yōu)椤榜宸ā?,它的《匡廬圖》通過筆墨運動,不必刻意追求客體形狀,如書法般進入“寫”的創(chuàng)作意境,自然表現(xiàn)胸中丘壑,形成了與往昔風格迥異的藝術語言。元人繪畫著重表現(xiàn)心靈,用筆風流倜儻,將筆墨的變化推向極致。因造型手法的符號化,筆墨的表現(xiàn)也更為“尚意”而輕松,線條應用在文人畫中得到進一步的純化。
三、線條的藝術特征
線是中國畫的基本表達方式,中國畫是線條韻律的樂章,富于節(jié)奏和裝飾,具有一種流動的、富有氣韻和表現(xiàn)力的美,既狀物又抒情。
(一)線的直觀美感 畫面的組合全靠韻律
運筆過程就像音樂演奏一樣,“疾而不速”“留而不滯”,既富韻律美。書畫中的“行中有留”“屋漏痕”式的線條,“行留”辯證的結合貫穿于畫面。國畫流動的筆鋒,走勢成龍。其運動是符合美的規(guī)律的,筆勢是線條語匯的基調,是組合線條的潛在基礎,有其多變性。
(二)線的抒情意味
達芬奇說過“最初的畫,只有一條線”。線是人們最初表達某種思想的一種方式,20世紀瑞士畫家克利說“用一根線條去散步”,說明線是生命的,不僅表現(xiàn)形體且是畫家的自我,是客觀與主觀的巧妙結合,是畫家內心情感的折射。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不僅有造型上的美,還需有一定的感情容量,富有情趣的線條是對作者某種情緒、感受的特別紀錄,作者的感情一直和筆力融合在一起,畫跡就是情感活動的時序性遺跡。
(三)線的裝飾風格
中國畫線的裝飾性的最大特征是超越自然、強調表現(xiàn),重意象、重“似與不似”。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帛畫《人物御龍圖》,描繪了龍引導墓主人靈魂升天的五個形象,這些形象是客觀物象的變形、夸張,是經過藝術家的概括、提煉、抽象出來的形象,是更典型、更具形式感、更有裝飾意味形象。
四、結語
線是中國藝術的源泉,是基礎,是精髓。它的每一次變化都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結晶,隨著它自身審美價值的提高,線在中國畫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線的千變萬化體現(xiàn)了中國畫線性藝術的美,它是中華民族獨特審美價值的體現(xiàn),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更是中國畫的靈魂之美,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論線性素描與書法線條的關系[J].青春歲月,2014(08)
[2]書法線條質感初探[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06)
[3]線條之美:中國書法線條語言的審美解讀[J].語文教學通訊,2011(02)
[4]淺析書法中的線條美[J].青年文學家,2013(08)
[5]淺析書法藝術中的線條[J].美術教育研究,2015(18)
[6]淺析由書法線條及書家審美看美學思想[J].大眾文藝,2014(18)
[7]早期書法對繪畫線條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1(23)
[8]淺談書法線條的形式美及其原理[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2(1)
[9]書法藝術線條論略[J].濱州師專學報,200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