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世
說到學會表揚,很多老師也許會不屑一顧,覺得表揚學生哪用學啊,總之多表揚學生是不會錯的。其實不然,表揚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掌握技巧,運用得當,才能成為有力的教育手段,才可以有效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欲,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才能讓教育充滿愛的氣息,讓教育之花幸福綻放。對如何表揚學生,我有如下幾點思考。
一、表揚的目的
通過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并且覺得自己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關心與重視,從而讓他們充滿自信與勇氣,能在困難面前挺起胸膛,百折不撓,走向成功。從我們的教育傳統(tǒng)與教育現(xiàn)狀看,可以說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在批評與斥責聲中長大的,缺少正面的表揚與激勵。因此,一遇到什么事,明明有能力去做,也總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其創(chuàng)造陸自然也就無從發(fā)揮。
二、表揚的范圍
表揚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shù)幾個“優(yōu)生”所獨享的專利。有的學生可能缺點很多,優(yōu)點較少,但不至于一無是處吧,恐咱是我們對學生求全責備了。所以一定要經(jīng)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多為學生考慮,保持一顆平常心,對學生多加寬容。換個角度看,學生即使犯了錯,其中也不乏可表揚之處。只有那些好奇心強、喜歡探索、思維又特別活躍的學生,才會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才會忙這忙那地閑不住。做得多,犯錯誤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這樣說來,這錯誤不正是學生愛思考、愛動手的優(yōu)點的曲折反映嗎?這很符合行為主義心理學中的“試錯”原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錯,又怎能深刻領會什么是對呢?況且要犯一個高級的錯誤,也需要學生有很高的水平才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容許學生犯錯誤,就是保護了學生的上進心和創(chuàng)造陸。
三、表揚的作用
一是高水平的表揚能密切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學生也不例外。學生做錯了事的第一個念頭,一般情況下都是先找有利于自己的理由,為自己的錯誤百般辯護、開脫——即使是沒有一點對的地方也要無理爭三分,如果尚有一點可取的地方那就更振振有詞、理直氣壯了。如果教師這時一味訓斥,那恐怕就只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與抗拒心理,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如果我們換個策略,在學生犯錯時能平心靜氣,先肯定學生的長處,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解除他們的戒備與敵視心理,打破他們等著挨批的心理準備,然后再循循善誘,那教育效果肯定會好很多。也許會觸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nèi)攵诵?,心悅誠服,從根本上解決思想問題。
二是可以通過表揚的方式給學生定目標、提要求,促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步。當然,目標的制定要依照具體情況確立一個標準。要像摘桃子一樣,既不能太容易——伸手可及,讓學生產(chǎn)生輕視懈怠心理;又不能太困難——高不可攀,讓學生可望而不可即,喪失前進的信心;應有一定難度,要讓學生盡力跳一跳才行。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和好勝心,完成自己的目標。目標達成之后,學生就會有一種充實感和成就感。抓住這有利時機,再輔以適當?shù)谋頁P與肯定,學生就能產(chǎn)生永不衰竭的上進動力。
四、表揚的原則
一是要適時、適度、適當。所謂適時,是指要把握住表揚的最佳時機。在學生做好一件很漂亮的事時,我們應滿足他們想受老師表揚的心理需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以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增強他們繼續(xù)做下去的心理動力,并且產(chǎn)生連鎖效應,促使學生認真做好其他方面的事。所謂適度,是指對學生的表揚既不能夸大其辭,也不能不屑一顧;而應實事求是,掌握好尺度,讓被表揚的學生和其他學生都覺得老師的表揚切中肯綮,恰如其分。所謂適當,是指在表揚的方式方法、時機的選擇和分寸的把握上都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有所區(qū)別,有所選擇,不可千篇一律,以達到最佳效果。
二是老師應特別會表揚那些在某些方面大有潛力的學生。當然,這需要當老師的擁有一雙識別人才的慧眼,找準學生的優(yōu)勢所在,通過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取得老師所期待的進步。這時,學生看到老師幫助自己確定的目標已達到,就會增強對老師的信服感,也就會信心百倍地去為更高的目標而努力。當一個人有了堅定的信心,還有什么能擋住他上進的腳步?自然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由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三是表揚應該公正、真實。所謂公正,是指老師應公平正直,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能有絲毫的歧視。無論誰做了好事都能得到應有的表揚,不能對某些自己不欣賞的學生所做的一切都不理不睬,甚至冷嘲熱諷,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不信任學生;或帶著過去對學生表現(xiàn)不好時的老印象來審視學生,從而連帶著把現(xiàn)在的成績一筆抹煞。所謂真實,是指一定要走到學生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以加深了解。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看看他們做好事的具體情況,防止學生為受表揚而弄虛作假,助長其虛榮心;也要防止表揚錯了,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動尷尬。二是讓學生覺得老師掌握了真實的情況,其表揚是眾望所歸。學生看到該表揚的人受到了客觀公正的肯定評價,心里自然覺得高興、服氣。這樣,教師就為同學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班級弘揚了正氣。
五、表揚的方式
表揚方式當然有很多,如口頭表揚、書面表揚、個別表揚、集體表揚等。在這里,我著重談以下幾點:
一是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用飽含期待的話去鼓勵和暗示。羅森塔爾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一天,他來到一所學校,參觀完后,他寫了一份名單給了學生所在班級的主管教師,并告訴他說這幾個學生將來會很有出息,這位教師對這位著名心理學家的話深信不疑。回去以后,他就認真觀察起這幾個學生來。這一觀察不要緊,他果然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學生有些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于是就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鼓勵。也真奇怪,這幾個學生真的進步很大,個個都變得優(yōu)秀起來。一段時間后得知,這幾個名字都是羅森塔爾照著這個班的花名冊隨意寫的。于是,人們以后就把這種現(xiàn)象叫作“羅森塔爾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老師的鼓勵與暗示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我們一定要用好這個原理,讓它發(fā)揮出更大的效應。
二是發(fā)表揚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訂立發(fā)展的目標,規(guī)定好達到多少次就用書信的形式向家長報一次喜,并且可以累計。學期末,就以得到表揚信次數(shù)的多少確定等次,以表彰會的形式在班級進行宣傳表揚,擴大影響,以起到激勵與教育作用。
三是捕捉時機,不拘形式適時表揚??梢酝ㄟ^贊許的目光、親切的動作等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還可以讓學生做老師的助手,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學生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欣賞與變相表揚,等等。
總之,不能把“學會表揚學生”僅僅作為一種工作方法,而應提到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把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并用它指導、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以民主平等的原則來教育自己的學生;以賞識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溫暖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種奮發(fā)向上的氛圍,讓他們在其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教育充滿愛的氣息,讓教育之花幸福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