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搭建校園信息的移動平臺顯得極為迫切,獨立搭建費時費力,依托擁有大量用戶的微信平臺成為當前較好的選擇。闡述校園信息平臺的總體架構與功能設計,以學院信息查詢和校園三維導航重點分析實現(xiàn)查詢信息的關鍵技術。開發(fā)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校園信息平臺并成功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在校學生不可缺少公共服務資源。
[關鍵詞]校園;微信公眾平臺;自助查詢
引言
2012年8月8日,微信公共平臺正式上線,在最初上線的時候,騰訊官方給他定位為“為用戶,媒體,企業(yè)等提供-種全新的互動溝通模式,以及通過自由平臺來打造-種全新的閱讀模式和體驗!”微信公共平臺它生于目前國內最大用戶群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微信。它的相關用戶體驗已經(jīng)非常的完善,用戶的自由度非常的高,其中的用戶訂閱推送功能都能夠自主選擇,而且它加入的門檻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加入,如今,微信已成為-種潮流,幾乎可以在每個人的手機里都可以看到這個軟件的存在,不管你是用還是不用,因此,它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
1.校園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1特點
(1)學校之間內容性質較為-致,但又有細微差別。由于這些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由于其代表著是學校,因此每天(次)推送的信息中首要消息一定是有關本學校或者本地區(qū)的重大事件。所有的內容總體來說都是與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但是又因為各個微信公眾平臺賬號自身所屬的管理團隊不同。所以在內容上面橫向比較的話則有著一定的差別。
(2)功能覆蓋全面。功能上面來說,首先是引導功能。所謂引導功能,指的是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在被用戶添加后發(fā)送的自動回復中有引導用戶對平臺賬號的功能進行了解的語句。這樣一來便能夠使得用戶在添加后能夠有進行下-步的選擇,增加用戶對賬號的好感度,從而便于用戶建立起對于賬號的黏度。
(3)信息推送類型多樣,圖文并茂,形式活潑。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在信息推送時有純文字模式的信息、圖文信息、語音、視頻、圖片等幾種類型的信息。但是圖文信息的缺點在于非3G和wifi的情況下打開速度較慢并且耗費流量較高。而從這一點上看,純文字信息的優(yōu)勢便顯現(xiàn)了出來,所以說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的管理者應該考慮用戶的使用偏好,并且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信息推送。另外,語音信息的使用也是很多微信公眾平臺管理者的亮點,語音信息能夠使用戶產生同管理者面對面交流的效果,所以在增加用戶友好度方面,語音信息是-個很好的工具。
1.2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校園官方微信公眾賬號的現(xiàn)狀來看,由于-些學校學生組織的技術、重視程度的原因,因此校園官方微信公眾平臺賬號仍然存在著-些不足的地方,具體有以下的兩個方面:
(1)與用戶的交互性存在一定問題。校園官方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的首要目的應該是作為服務學生和老師而來的,交互性應該是這類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的首要性質。但是根據(jù)目前學校的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的觀察來看,“有些學校對于服務類信息推送的數(shù)目較少,同用戶之間的溝通較少。在交互性上,部分校園官方微信公眾平臺賬號仍然需要加強。
(2)活動種類較為單一。很少有學校涉及校外的相關活動,而相對于大學以下的學生群體,大學生的活動范圍就不單單是局限在校園內部了,往往校外的一些事項更能夠引起大學生的興趣。根據(jù)使用與滿足理論,人們將選擇特定的媒介或內容開始具體的接觸行為,而接觸行為的結果有兩種,即需求得到滿足或沒有得到滿足。而目前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幾乎都沒有涉及校外的活動,這樣一來的一個缺陷就是對大學生自身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往往則會導致的結果便是取消關注。
2.信息平臺設計
平臺設計從在校師生以及校外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計了學院介紹,生活助手,學習園地等查詢模塊。平臺總體功能構架圖如圖1所示。
(1)學院介紹
學院介紹根據(j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別列有:招生信息,倒是信息,學院公告,學生就業(yè),獎學金評定等相關信息??梢罁?jù)關鍵字查詢獲得。
(2)生活助手
為了豐富校園師生生活,生活助手列有:生活貼士,休閑娛樂,提起查詢等相關信息??梢罁?jù)關鍵字查詢獲得。
(3)學習園地
為了幫助師生快速方便的獲取學習資料,學習園地列有:本科生學習資料,研究生學習資料,教師學習資料等相關信息。可依據(jù)關鍵字查詢獲得。
(4)校園導航
許多新生不了解校園樓宇分布,校園導航列有:校園街景導航,校園平面圖。街景導航可給查詢者帶來身入其境的感覺,校園平面圖可幫助師生快速尋找定位查詢樓為位置。
3.信息平臺的實現(xiàn)
微信公眾平臺除了可以實現(xiàn)通過簡單的界面編輯來設置自動回復這樣一些基本功能外,還可以在它的“開發(fā)者中心”里啟用高級開發(fā)模式。在開發(fā)模式下,開發(fā)者可以通過公眾平臺提供的API接口,實現(xiàn)自動回復,獲取訂閱者信息和自定義菜單操作等。微信公眾平臺在該模式下提供了-個通用的數(shù)據(jù)交換和驗證規(guī)范,開發(fā)者只要按照這個規(guī)范編寫接口程序,就可以接收普通用戶通過微信后臺服務器轉發(fā)給公眾平臺的文本、圖片、語音和地理信息等內容,并根據(jù)后臺設定處理用戶發(fā)來的信息,再將處理結果根據(jù)接口規(guī)范返回給微信后臺服務器,并由其轉發(fā)回用戶端。具體的數(shù)據(jù)交互過程如下:
(1)用戶在微信的手機客戶端里向公眾帳號發(fā)送一條消息,該消息通過網(wǎng)絡到達微信后臺服務器;
(2)微信后臺服務器將收到的消息轉發(fā)給公眾帳號服務器(該服務器需租用或白行提供并開發(fā)接口程序);
(3)公眾帳號服務器收到消息后首先解析該消息,然后根據(jù)用戶內容和設定的服務器邏輯計算出需要返回給用戶的消息,并封裝該消息返回給微信后臺服務器;
(4)微信后臺服務器再把公眾帳號服務器發(fā)來的消息轉發(fā)給用戶的微信手機客戶端,這樣用戶就可以在自己的微信手機客戶端上看到公眾帳號回復的消息了。
4.結束語
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在學校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座雙向溝通的橋梁。學校可以向學生的手機推送一些重要通知,學生也可以主動查詢自己想獲取的學校相關信息,彌補了以往通過短信等手段向學生發(fā)送通知的單一性、單向性、缺乏交互等缺陷。它為學生擁有更加高質量的校園生活奠定了基礎,也是未來掌上校園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方志鑫、蔡莉白.從傳播學角度看微信的興起[J].科教導刊,2012年2月
[2]曹進,呂佐娜. 大眾文化視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騰訊微信為研究對象[J].東南傳播,2012年第9期
[3]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wǎng)絡生態(tài)下的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1(11):114.
[4]曹硯輝.當代高校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育探索,2012(3):99.,
[5]BBC.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N].中國科教,2006(10).
[7][15]李青校園物聯(lián)網(wǎng)的風向標[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0,(12):43-44.
[8]王曉靜,張晉物聯(lián)網(wǎng)研究綜述[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7(1):37-38.
[9]林輝瑩,營銷微信[N].南方都市報.2011.9.12(GS29 ).
[10]王新米.接入微信平臺會給美麗傳說帶來哪些好處和挑戰(zhàn).2012.
[11]黃浩波,何衛(wèi)華,葉青.微信及其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3,(1):62-64.
作者簡介
梁京源,男,西南林業(yè)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