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云
摘 要 讓閱讀為學生認識世界打開一扇新的大門,為學生提供無窮無盡的樂趣。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認識世界的視野在開闊的同時也獲得快樂。在現(xiàn)實世界得不到的快樂,學生可以在想象世界中獲得。閱讀為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也提供了揮灑自由與快樂的機會。
關鍵詞 閱讀 興趣 自主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30-01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下,關于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談幾點看法:
一、合理選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感受閱讀樂趣的條件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在學校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至關重要。課程標準特對此別強調“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具體要求中也特別突出這樣的要求,如“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等這就告訴我們,閱讀的過程就是感受快樂的過程。讓閱讀為學生認識世界打開一扇新的大門,為學生提供無窮無盡的樂趣。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認識世界的視野在開闊的同時也獲得快樂。在現(xiàn)實世界得不到的快樂,學生可以在想象世界中獲得。閱讀為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也提供了揮灑自由與快樂的機會。所以,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學生閱讀樂趣比對閱讀材料的認識的最后結論更重要。因此,在閱讀中學生是否獲得閱讀樂趣應該成為評價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二、教學中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合作型的人際關系
熱愛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首要條件和保證。良好的人際關系、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基礎。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尊重、愛護和鼓勵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探索。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不同思維角度、生活經(jīng)歷、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決定了他們對同一部作品的認識觀點也不同。閱讀雖有規(guī)律,但是面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閱讀主體的感受過程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梢?,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新課標做出針對性的要求是必要的。我們在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為依據(jù),以課改理念為指導,把握課改方向,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努力營造平等、尊重、理解、合作的和諧氛圍,以學生為友,尊重學生的感受,理解和寬容學生知識的缺乏。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大膽提問,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內(nèi)動力。這樣學生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和開心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每個人都受到鼓舞,智力活動處于高峰狀態(tài),才能取得學習的最佳效果。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建立學習目標
教師只有幫助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適當?shù)?、具體的學習目標,讓他們知道自己在某段時間里該做什么、怎樣做,應從哪些方面努力,怎樣才能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動力。
首先,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僅僅是理解教材的內(nèi)容,重要的是要把那些優(yōu)美的詩歌、經(jīng)典的散文、感人的故事以及名人的著作作為我們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的學習材料。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觀念,糾正學生慣于依賴教師、家長或其他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可以把學生請上講臺,讓他們充分享受和支配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從臺下走到臺上,會漸漸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意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在課前討論學習目標和能力發(fā)展目標,使學生在課中有的放矢。引導學生主動查閱資料來理解課文,阻止他們在質疑、交流、討論中完成學習目標。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