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靜
【摘 要】語文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其特殊的學科性質決定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實現(xiàn)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還要在感受文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深厚的語文功底。而情境教學是實現(xiàn)以上目標最好的方法之一。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語言 表演 多媒體 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06
高中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已經完善,抽象思維能力蓄勢待發(fā),語文作為形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難度是不大的,但是仍然出現(xiàn)上課不夠專心、做小動作、聊天、玩手機等不良現(xiàn)象。我認為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能總是在學生身上找原因,在對學生的個體特征有了把握的基礎上,教師要多反省自身,為什么學生上我的課會出現(xiàn)這些狀況呢?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會走神是因為教師講課枯燥、不夠生動所致,學生認為在語文課上并沒有獲得期望的學習狀態(tài)和效果。因此建議教師開展情境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進入教學情境中來,從而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提高課堂效率。
首先,充分開發(fā)語文的語言功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營造積極的教學情境。在調查研究中,不少教師上課語言平白無味、貧乏枯燥,怎么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建設性作用呢?
第一,語文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殿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中使語言盡量活潑、具體、形象、直觀,打開學生的思維,豐富其想象,并且在美的語言的享受中,不僅獲得美感而且收獲知識、獲得啟發(fā)。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蜀道難》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朗誦,通過高昂的音調和抑揚頓挫的變化,為學生展現(xiàn)出既高又險的蜀道之巍峨宏偉,仿佛近在眼前,學生理解文本就會容易一些。
第二,教師要開發(fā)自己的表情語言。有的教師上課過于嚴肅認真,導致學生覺得不可靠近,從而產生一種壓迫感,對知識的學習也沉悶。教師如果豐富自己的表情,在輕松的時候露出愉悅的笑容;在生氣的時候微微含怒;在朗誦到緊急的時候表情凝重緊張,這都會影響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無形中為學生形成一種人文情境,在充滿感染力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更加認真對待語文的學習。
第三,教師要注意豐富自己的肢體語言,這也是語言教學情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肢體動作的豐富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幫助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教師就可以通過肢體的變化來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勢之緊張,從而理解項羽、劉邦、樊噲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學習《三顧茅廬》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諸葛亮手持羽扇自信的模樣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習營造輕松的環(huán)境。
其次,可以鼓勵學生分組對教學課本進行表演。學生自主分配任務角色,在直觀的、親身的體驗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主旨、人物性格。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多以自己和課本為中心展開教學,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思考,雖然掌握了知識,但是并沒有學會如何學習和怎樣更好地學習,這也是對學生今后發(fā)展影響最大的因素,然而這可以在學生的參與中實現(xiàn)。這也是新課改之后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少教師講課片面追求速度,考試考什么就講什么,不考的就不講,致使學生語文學習過于枯燥,并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一些課文進行表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人物性格的理解,加入自己想象的獨白或者對話,在課堂上為大家表演;表演同學會更加主動地對文本進行分析閱讀,觀看的同學根據表演語言和動作給出評價,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中營造活躍向上的課堂情境,更直觀的看到課本上人物的特點,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力也隨之提高,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學功底,同時學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也得到明顯提升。
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其語言的組織能力、表演的投入、動作的參與、表情的變化等多方面素質,對學生給出適當的評價和鼓勵,從而推動學生整體文學感知度的提高。這樣的教學內容絕對會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的整體感知能力的提升。
再者,運用多媒體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是有效并且生動的教學方法,語文的情境教學本身就離不開形象的設置和感情氛圍的渲染,而形象的塑造和呈現(xiàn)比較簡便和高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媒體,通過直觀的圖片和聲音,對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產生沖擊,激發(fā)其內心情感的投入與活躍,從而達到良好的情境效果。另外高中語文本身就是形象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的加入,而高中學生形象思維已經成熟,逐漸側重抽象思維能力和理性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其對于形象事物敏銳的感受力來開展情境教學,通過形象的視頻、音頻鑒賞,幫助其快速把握課文層次和結構,從而達到理性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xiàn)月色下的荷塘以及荷塘之上的月色、荷塘四周影影綽綽的樹影、月光、遠山、蛙聲等等視頻和音頻,真實再現(xiàn)課文中的場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在鑒賞作者筆下美景的時候就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理解,學習起來不僅容易得多而且充滿樂趣。而圖片順序的安排和朱自清對于景色的描寫順序和層次也密切相關,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段大意和整體結構,由此可見情境教學的作用之大。
最后,情境教學還有一種開展方式那就是班級整體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的形成,這是綜合以上各種因素之后,需要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來實現(xiàn)的?;蛹劝▽W生之間的互動又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是雙向整體的互動。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種學習氛圍呢?
第一,教師要了解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高中階段的學生感覺自己已經長大或者成熟,實際上情緒容易產生波動,自尊心很強,內心很脆弱,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因此,要想鼓勵學生課上積極發(fā)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關注每位學生學習的心理情況,多鼓勵,少批評,充分激發(fā)其主動性。
第二,不少教師知道要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表意見,實際上自己卻不參與,這就極大降低了互動的效率和效果。教師也要和學生進行互動,建立友好、和諧、默契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為教學情境的塑造做好準備。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詳細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高中語文的情境教學涉及到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語文教師不僅要掌握與具備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還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和技巧,以此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情景教學的優(yōu)勢,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