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xiàn)如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還是存在學生不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對如何改善這種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主觀能動性;情感教育
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能有所思考。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必要性
在現(xiàn)如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室中心的教育方式為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充分地發(fā)揮,其主要原因包括:
(1)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很難改變。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教師的本質工作就是傳授知識,也就是韓愈先生所指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歷來被當作講授者、控制者和評估者,擺在中心的位置。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成績和分數(shù),而不是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能力,他們很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只能被動地聽講。
(2)班級人數(shù)過多也嚴重制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F(xiàn)行的班級授課制固然有很多先天的優(yōu)勢,但是,班內人數(shù)較多,一般在60人左右,教師可能會無法完全照顧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因此可能會大打折扣。
二、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管能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管能動性。
1.教師應該充分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的作用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非教師的傳授所得,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對意義進行自行建構的結果。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才有意義。
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僅是在客觀上用好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器材和教學手段,更主要的是還應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豐富的表情、眼神、肢體語言和切合實際的授課技巧方面做足文章,讓教學工作有血有肉,消除學習的緊張感,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具體而言:
一是借助多媒體手段,加大英語文化的滲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已逐步得到了推廣和應用,但許多地方多媒體教學應用得還比較單調、機械,甚至有的還流于形式,沒有能充分發(fā)揮好多媒體這一科技手段的先進作用。我們更多地可以利用它作為立體媒介的多功能性,將英語母語文化的豐富內容,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技巧。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3.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預習活動
高中課本的篇幅較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多,語法知識也更加的深入和復雜,對于學生而言,進行適當?shù)仡A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學生在沒有充分預習的情況下就走入教室,那么他們就只能被動地聽,被動地看,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應該教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仡A習互動,而且,還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預習方法方面的指導,如上課勤做筆記、學會提出問題,并學會對問題進行思索、分析和探討,必要時可以借助一定的學習工具。
4.重視情感因素,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斷,和“親近”或“不親近”的情感反應;甚至于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對教師沒有好感,也就不想學他教的課。如果教師只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感興趣,表現(xiàn)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就會造成成績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旦學生與教師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yōu)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學困生表現(xiàn)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上課時,教師要環(huán)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學優(yōu)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學困生,讓他們感到不自在而情緒緊張。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激發(fā)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其穩(wěn).蘇格拉底啟發(fā)式教學法及其啟示[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2001(4).
[2]趙一農.言語學的興起與繁榮[J].山東外語教學,2005—6:18.
[3]蔡蓓芳.淺談培養(yǎng)初中英語學習的主動性[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7(2).
作者簡介:
李國龍(1988.12—),男,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yè)為學科教學(英語)。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