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桃佳
【摘 要】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其課程興趣之上的。教師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要想促成高效課堂的形成,就應當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學生興趣 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68
隨著社會終身學習教育理念的提倡和發(fā)展,在學生讀書期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生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堅持學習的重要前提。高中階段處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念基本塑型的階段,對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講,教師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將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當前,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受到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了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不足的不良效果。為此,高中政治教師要針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一、教師可以使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長期以來,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影響著教師教學方式的使用。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課本知識,在這種單純的言語講解的課堂上,學生地聽講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音調的高低以及話語中所傳達的情感波動變化的影響。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不注重對語言藝術的運用,只是平鋪直述地念課本,這種單調的課堂,容易營造一種死氣沉沉的學習氛圍。為此,教師要采取恰當地教學方式,改變單調乏味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改善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使學生獲得聽講的享受。具體來講,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復雜的、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形象化地表達出來,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中政治中的經濟、文化、政治等模塊知識都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理論化的政治話語對學生來講具有理解和記憶的難度,不利于學生理解,在嚴肅的教學氛圍中,更加大了學生學習的焦慮心理。為此,教師要選取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進行闡述,將學生帶入熟悉的情境中,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接地氣的學習氛圍,學生在一種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更能舒展身心,從而激發(fā)自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力。
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受到學校教學條件以及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往往是粉筆加黑板的板書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表現為靜態(tài)的“聽”和“看”兩方面。有相關研究表明,學生長時間的處于某一種狀態(tài)中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疲勞的現狀,并且容易引發(fā)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單一的教學手段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從而會阻礙課堂學習效率的降低。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的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元素,以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講熱情。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技術在高中課堂上的應用,為教師改善課堂教學秩序提供了新的途徑,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多媒體操作技術,提高自身的多媒體設施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制作教學課件的方式,對相關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進行系統的梳理,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搭建自己明晰的知識結構框架。比如,在政治單元復習中,教師可以將單元內容,如涉及政府主體的、黨和國家主體的、群眾主體、個人主體等多方面的知識答題要點進行系統的分類劃分,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三、教師可以運用自主預習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為課堂的中心,忽略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實際上是受制于教師的講課范圍、講課進度以及講課內容的。學生究竟能否在教師講解完畢后真正地接受知識,其接受到的知識信息是否是符合其本人需要的信息,這些問題一度地被教師所忽略,而缺乏學生參與的課堂,就無法調動學生投入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放權的手段,將課堂交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自由選擇的空間。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獲取學習信息,然后在此基礎上,認識到自己掌握信息的能力,發(fā)掘自我的不足之處。這樣學生就能夠帶著問題走入課堂,就能夠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著重了解,或者對自己遺漏的地方著重記憶。教師讓學生提前預習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課堂積極發(fā)言,學生帶著已經了解到的知識信息,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隨時互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
四、通過改善教學評價標準的方式,改善學生的學習觀念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中教師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 ,以應試為主的教學理念,理應得到改善。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改善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的方式,改變高中政治應試課堂的教學現狀,并以此逐步地改善學生對高中政治學習的認識和態(tài)度。
具體來講,教師首先要明確告訴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政治知識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帶來的現實性生活意義和價值。讓學生明白學習政治不僅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將來走向社會以后,自己能夠獲得更好地發(fā)展。同時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在評價中著重突出體現人文教育理念的教學措施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以此不斷督促自己,促進自我教學成績的不斷進步。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獎懲制度的方式,對學生以及自己在課堂中的積極表現進行鼓勵。
總之,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這門課程融合了政治法律基本理論、經濟運行的基本理論以及社會文明道德相關的理論知識等重要的生活基本常識性內容,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政治法律意識具有積極地作用。如何在當下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要求,切實地提高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興趣的牽引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只有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也才能夠促進高中政治課堂在新的要求中向著更好的明天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