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學
(隴東學院外國語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推行十多年了,如今廣大的西部偏遠地區(qū)也已經普遍加入課改的行列。全國許多地區(qū)的課改已取得可喜的成績,但西部偏遠地區(qū)有其歷史和現(xiàn)實的獨特性。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單位——學校的情況千差萬別,盡管有課程標準的指導和教材的約束,但新課程在課堂上的具體操作則呈現(xiàn)出千人千面的狀況。筆者最近對西部一個省區(qū)的三所縣以下學校的英語課堂進行了一些調研和走訪,調研的方式是進班聽課,看課堂具體操作;開師生座談會,討論教學設計與施教得失;與學校領導座談,討論開展英語教學的理念和管理;與地方教育行政、教研部門相關負責人座談,推介實現(xiàn)新課標教學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從調研情況來看,基層學校的課堂教學狀況不容樂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多數(shù)教師不能準確地確立教學目標,因而在施教的過程中無法給予學生在學習方法和策略上良好的指導;教學路徑無法實現(xiàn)教材設計目標,教學“脫靶”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許多教師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表面上看課堂的座位布局變成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教室的多處位置增加了黑板的數(shù)量,教學過程中也有不少的學生討論。但學生所討論的內容往往很膚淺,甚至是一些根本不需要討論的明白問題,許多東西只是一種擺設和形式,教師的實際教學活動并沒有按照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要求和設計去做。新課改只是一種旗幟,而真正扎實進行的還是以詞匯語法為主要內容、以教師講解為主要教法、以死記硬背為主要學法的傳統(tǒng)教學。
為革除傳統(tǒng)教學的諸多弊端,從國家到地方,這些年已經開展了許多教師培訓活動,可問題在于,相當多的教師雖已經歷了培訓,但課堂教學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這是為什么?其中的桎梏就是校長、教師、家長,甚至學生本人都對新課改沒有信心,對其效用心存疑慮,怕按照新理念、新教材的方法不出成績而影響了高考,誤了學生的前程。
高考試題真的與現(xiàn)行教材相沖突嗎?嚴格按照現(xiàn)行教材教學設計施教就會影響高考成績嗎?本文以2015全國高考英語試卷為例,從結構布局、詞匯、閱讀、寫作等幾個方面,就這個問題做一討論。
高考中的英語測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測試?試題究竟在考什么?只要我們梳理一下2015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就能很容易地理出如下的卷面組織結構(參見表1),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全卷由閱讀理解、知識運用和寫作三個板塊構成,全卷滿分120分,考查的權重分配差異很明顯,體現(xiàn)了客觀和主觀相結合的多元測試理念,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提高測試的效度。如果把閱讀看作接受能力,把運用和寫作看作產出能力的話,第二和第三部分占了卷面的66.8%。閱讀能力的考查并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要能動地去閱讀,因此也是一種能力運用的考查。卷面考查運用語言技能和知識去解決問題的導向性非常明顯。這完全吻合了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的理念,也完全反映了現(xiàn)代外語教學研究的普遍共識。不足之處在于口語和聽力考核的缺失。
表1 2015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試卷結構表(滿分120)
從詞匯的角度來看,WordSmith5.0統(tǒng)計顯示,全卷共有英語單詞14,978頻次,漢字1,723頻次??捎糜谖谋痉治龅挠行膬葮擞洈?shù)2,440,文內標記類型數(shù)820個,詞匯密度(類型—標記比率)為33.61(標準差41.86)。共有句子241,平均句子長度為10.12詞(標準差8.46);平均單詞長度為4.12( 標 準 差 2.34);99.5%的高考英語單詞的長度都在9個字母之內。
820個文內標記類型的分布狀況參見圖1。只有36個標記復現(xiàn)在10次以上,占文內標記類型總數(shù)的4.39%。出現(xiàn)在2次以下的文內標記占到了總數(shù)的77.19%。卷面文內標記數(shù)占課標所規(guī)定掌握3000詞匯的81.3%。這種分布格局有效地測量了學生所應掌握詞匯量的廣度。同時也說明,從數(shù)量上來說,要想考出好成績,必須掌握課標規(guī)定的絕大多數(shù)詞匯。詞匯的學習必須是一個面上的工作。
用 VocabProfile[2]比對 BNC-COCA 1-25k[3]語料庫,我們可以看出,全卷1000常用高頻詞表(k1)以內的詞匯有1959個(81.76%),2000常用高頻詞表(k2)以內的有206個(8.60%),K1+K2的詞匯占到90.36%,學術詞匯表(AWL)內單詞只有78個(6.39%)。超綱而用漢語注釋的詞匯12個,占卷面總型符數(shù)的0.47%。根據(jù)2015高考英語試卷語篇詞匯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說明,高考題目中的詞匯以最常用的高頻詞為主,K1詞匯占了大多數(shù)。這些詞匯中實詞占58.86%,功能詞占51.97%。全卷沒有一個傳統(tǒng)的以單項選擇為形式的??荚~匯的試題。但大綱所規(guī)定的絕大多數(shù)單詞卻都出現(xiàn)在試卷當中??己说闹攸c不再是是否認識某個單詞,而是拿它直接去完成一個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換句話說,考核的要領不再是知識的事實,而是知識的運用。
如何才能學習這些詞匯并讓它們活起來?詞頻統(tǒng)計告訴我們,所考核的詞匯記憶難度并不大,重點不再是能否死記硬背下這些單詞,而在于如何靈活自如地去使用這些詞匯。要達到“靈活自如”的水平,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見多識廣,要在語言應用的語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在過程中去獲得,而單靠背誦和做單項選擇題是不行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用認知的辦法去習得而不能依賴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來背得。
圖1 2015年高考英語試題文內標記類型頻次
從閱讀的角度來看,2015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第一節(jié)是4篇閱讀材料,共15個問題。閱讀A是一個故事,所提的4個問題中2個(1、3)屬于事實性問題,2個(2、4)屬于推斷性問題,問題1—3都在文章里面能找到客觀的答案,只有4需要綜合幾處關鍵用詞才能判斷是否正確。做題的法寶是準確定位信息詞和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能力很重要。B篇為一則說明文,4個問題中2個(5、8)為主旨大意題(reading for general ideas),另2個(6、7)為事實性問題。C篇為論說文,3個題目(9、10、12)為事實性,1個(11)為推斷性問題。D篇為應用文,3個題目(13、14、15)均為事實性問題,都可以很明顯地在文章里找到現(xiàn)成的答案。第二節(jié)為一篇留有5處空白,給出了7個備選答案的說明文。題目的選項主要是根據(jù)文章意思的連貫性選擇相應的活動次序。認清表達時間次序的關聯(lián)詞和讀懂馬拉松訓練的過程是解題的關鍵,這道題主要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閱讀理解部分主要考查考生運用跳讀和掃讀等閱讀技巧從文章中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要求速度、信息定位能力、一定的詞匯量、推斷生詞詞義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第二部分為英語知識運用,考查的方法首先是第一節(jié)完形填空。這一節(jié)共有20個空,80個單詞供學生選擇,文章的易讀性指數(shù)為79.7。選項中7空為名詞,7空為動詞,3空為形容詞,3空為副詞,1空為連詞。供選詞匯在K1+K2之外的只有tutors和seldom,K1詞匯占了74.42%。做題的關鍵是能夠識別所給的詞匯和正確理解文義。對考生掌握詞匯的廣度和深度都進行了考查。應對困難題目的辦法是抓住首句,把文章learn something的主題把握住,另外要通過閱讀每一個空格的前后句子,在上下文合理的情節(jié)中選擇需要的詞匯。這就需要把握整個語篇的意思和段落之間的關聯(lián),還要有從字里行間推斷說話人態(tài)度的能力。
英語知識運用第二節(jié)在第二卷上,主要考查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疾榈男问绞窃陂喿x材料的空白處填入適當?shù)膬热荩ㄏ?個單詞)或寫出括號內單詞的正確形式。語篇的易讀性為59。在10個小題中,考查動詞的有5空,分別考查了過去分詞(41)、動名詞(43、44)、不定式(46)、一般現(xiàn)在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加s(48)的知識;形容詞2空,分別考查最高級(42)和形容詞做定語(49)的知識;考查副詞的有2空,1空考查副詞做狀語修飾動詞(45),另一處考查副詞引導賓語從句;剩下一空考查介詞(47),主要考查介詞搭配。
綜合英語知識運用部分的考查我們不難看出,考查的實質就是詞匯和語法。一個深層次的現(xiàn)象就是把詞匯和語法放到語篇上下文里面去了,這是有別于以往詞匯語法通過單項選擇的方法去考查的辦法,這種命題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教學大綱的理念。它比傳統(tǒng)考法更優(yōu)越的地方是為考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語篇環(huán)境支持,題目的設計是基于問題解決的理念,需要考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閱讀和寫作問題的需求當中去,這就增加了題目的挑戰(zhàn)性,真正考查到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影響成功閱讀的指標之一就是文本的易讀性。易讀性有多種檢測手段,國際上使用較廣泛的一個是弗雷其易讀性公式(Flesch Readability For?mula)[4]:易讀性 =206.835-(1.015 × ASL)-(84.6 ×ASW),所得到的數(shù)值為0到100,數(shù)值越大容易度越大。另一個是弗雷其—金凱德等級公式(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5]:READFKGL=(.39 × ASL)+(11.8×ASW)-15.59),將易讀性數(shù)值做了轉換,使之與美國學校的年級概念相匹配,計算得出的數(shù)值越大,閱讀難度越大。等級分為0到12級。兩個公式中,ASL=平均句子長度=單詞總數(shù)/句子總數(shù),ASW=每個單詞的平均音節(jié)數(shù)=音節(jié)總數(shù)/單詞總數(shù)。
弗雷其易讀性公式把文本易讀性分成了7個等級,并對相應等級的閱讀難度和適合的潛在讀者做了描述。用這個公式去計算2015年高考英語試卷中的所有語篇難易度[6]得出結果(參見表2)。計算結果顯示2015年高考試題閱讀語篇易讀性的平均值為71.32,屬于較容易閱讀范圍,相當于美國六年級學生閱讀水平。閱讀C和單詞填空屬較難范圍材料,相當于美國部分高中生的閱讀水平。其他篇目的難度值都在60以上,屬一般難度范圍。
郭蘇穎、盧水林[7]對人教社版高中英語教材易讀性做了研究[8](參見表3)。
對照高考試題中的語篇和人教社必修教材閱讀的易讀性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高考閱讀題目的易讀性均值為71.32,高中教材的易讀性均值為73.86。它們都處在弗雷其易讀性參考量表的70—80檔位,屬較容易(Fairly easy)檔次,閱讀等級相當于6級。也就是說高考題和高中課本的內容在難易度上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充分體現(xiàn)了學什么考什么的原則。高考題多難度層次的設計很好地體現(xiàn)了其選拔性的功能特質。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始終是閱讀考查的一個重點。
表2 2015高考英語試題語篇易讀性分析表
第三部分為寫作,第一節(jié)為短文改錯,文體為記敘文。10處需要修改的錯誤分別考查了名詞的復數(shù)、介詞搭配、so…that…句型、動名詞、賓語從句、一般過去時、并列句、冠詞、人稱代詞做定語和副詞修飾形容詞等語法概念。做對題目的基礎是能夠正確理解故事的內容,能夠從文章的上下文中找出前后相互的關聯(lián),更重要的是能夠熟知所考查語法知識的概念并能敏感地識別其在文中使用的正誤。題目的點睛之處在于把語法知識應用到寫作過程中去。
表3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5單元閱讀易讀值
這一部分第二節(jié)是寫一篇100詞左右的郵件,屬應用文范疇。此部分在更自由的空間上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以書面方式與他人交際的能力。另外,還考查考生的文體知識、組材能力和語用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材每個單元的寫作教學設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1.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高考試題所考查的正是課本設計希望學生所獲得的諸多能力。那些詞匯、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各項能力都不是靠記憶和做單項語法詞匯練習題所能獲得的。只有通過各種語言的真實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獲得。課本上從聽說讀寫的維度,在創(chuàng)設的各種交際情景中,設計了多種類旨在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具有體系性、階梯性。漸進地、完整地實施這些教學活動就可以造就學生各方面的語言才能,語法和詞匯在各種交互的過程中就會自然地內化為語言習得的一部分而達到靈活取用的效果。當能力練就后,課本就成了無用之物,只是一個引導前進的路徑、過程和工作任務的載體。有了語言能力,學生就可以很坦然地面對考試,而且怎么考都考不差,因為所考只是所會的冰山一角了。
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充分按教材設計教好課本,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新課標教材所設計的教學目標。那種怕抓課本會耽誤了高考的擔憂實在是一種多余。
2.要上好課必須抓課標。一次成功的課堂教學必將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方法得當、過程縝密、效果明顯。在這樣的課堂上,每一分鐘學生都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給定的情景和任務中,通過參與各種有意義的語言活動增加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巧,最終獲得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走出了課堂,脫離了書本之后仍然還能穩(wěn)穩(wěn)地握在手里的,能夠在任何所需要的環(huán)境中隨時拿出來應對局面的那些東西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標,也才是我們學習外語的終極歸宿。因此,確立教學目標就顯得如此的重要和緊迫。要確立好教學目標必須從研讀課標做起。課標就是指導我們教學的“憲法”,只有抓住了這個綱,才能梳理好其他的目標,才能有效地避免教學“脫靶”的尷尬局面。
3.要實現(xiàn)課標目標必須抓規(guī)范教學。這里的“規(guī)范教學”主要是指按課本本來的設計意圖施教。課本是在課程標準指導下,體現(xiàn)課標內容、實現(xiàn)課標目標的一個材料載體。課本內容的每一處設計背后都有著強大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支撐。無論體系建設還是每一處表述都經過了相關專家團隊的縝密斟酌和審定,是國家法定的教學文件,體現(xiàn)著相應的國家意志。新課標的教改不是漫無邊際的無序嘗試,而是有明確目標要求的實踐。為避免教學走彎路,從單元的題目到單個教學活動,每一個教學步驟課本上都明確地標識出了目標、路徑和方法。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就是讀懂這些指導語,充分理解其內涵,完整地去組織實施。如此,就可保證抓住并自然地實現(xiàn)教材所設計的教學目標。
4.要真正實現(xiàn)規(guī)范教學,還須完善教學設施。為真正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教材在選材和編排上充分體現(xiàn)了專項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又很注意多項能力的融合教學。由于被調研省區(qū)至今高考仍然不考聽力,而口語又面臨著無法考查的局面,大多數(shù)的中學英語教學都放棄了對教材中聽力和口語部分的處理。這種教學價值取向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為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聽說總是優(yōu)先發(fā)展的交際能力。只有通過多感官、多渠道、多情景的交互過程,一些語言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地轉化為穩(wěn)固的語言能力。
目前,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對基礎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和一二十年以前相比,各個學校的校容校貌及相關的硬件設施建設都已經發(fā)生了無可比擬的變化,投資購買視聽播放設備或為教師添置便攜式的語音播放設備在經濟條件上已經不再成為問題。但遺憾的是用在英語教學上解決聽說問題的設施卻少得可憐,或基本上沒有。也有個別學校反映,即使給教師們買了設備,也很少有人用到課堂上去。因此,首先要使英語教學能夠充分實現(xiàn)新課標的目標,學校必須為教師們提供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其次,校長和教師們都應該認識到規(guī)范英語教學、開展聽說教學的必要性。只有解決了思想問題,才可以為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也才可以使設備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5.新課改說到底是一個理念問題。會不會做?怎樣做?做到什么程度?其價值效度如何?許多問題的答案都是一個需要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想要做一個思想不落伍,能指引學生人生發(fā)展的“仁師”,就必須學習。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對所教教材的內容設置不理解,對于支撐教學活動的理論依據(jù)不清楚,在確定目標時看不透材料背后編者的用意,組織教學時缺乏基本的教學法理論支持。這些都說明教師投入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因此,要實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必須改變教師自身的學風。只有積極地去學習新知識、新的研究成果,才能使自己保持開闊的眼界、靈活的思想和開放的襟懷,也才會使我們的教學能夠得心應手,出神入化。好教師、好教學的標準永遠是一個動態(tài)的目標。如果我們把教學生涯比作一條大河的話,那么學習就是推動這條河流不斷行向遠方的不竭之源。
上述幾點都充分做到了,教學就會得心應手。課標的目標達到了,高考試題期待的測試效度標準滿足了,學生去應對高考就會戰(zhàn)無不勝?!?/p>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單色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Cobb T.Vocabprofile[CP/OL].[2016-01-12].http://www.lex?tutor.ca/vp/.
[3]Cobb T.BNC-COCA 1-25k[DB/OL].[2016-01-12].http://www.lextutor.ca/vp/comp/.
[4]EngmaLord.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DB/OL].(2015-11-25)[2016-01-12].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lesch% E2% 80% 93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oldid=690298879.
[5]EngmaLord.Flesch_Kincaid Grade Levenl[DB/OL].(2015-11-12)[2016-01-12].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lesch%E2%80%93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oldid=690298879.
[6]Joes.Readability Test[CP/OL].[2016-01-12].http://www.jo?eswebtools.com/text/readability-tests/.
[7]郭蘇穎,蘆水林.人教社高中英語教材易讀性調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4):25-32.
[8]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