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婧
摘 要: 本文所要重點討論的是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的最新一次改革,即2016年6月所面臨的改革,以及如何應對此次聽力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取消短對話和復合式聽寫,增加三段短篇新聞共七小題。
關鍵詞: 四級聽力最新改革 短篇新聞 改革建議
迎考的學生最需要關注的重點是Section A中新增的三段短篇新聞。首先,四級考試取消了八道短對話,這是因為短對話的難度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相對較低,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全民會英語”的氛圍;其次,短對話題目都是出題人編出的情境和內容,所以對話情節(jié)既無趣又生硬,極具“中國式考試”的風格,既不能夠與時俱進,又不能夠適應現(xiàn)今社會的實用性英語,更體現(xiàn)不出英語的實用價值。從另一個方面看,短對話的出題套路已為師生所熟知,無非就是一些判斷推理題、請求建議題、事實情況題等。很顯然,只要學生掌握了出題套路并在平時加以練習,那么對短對話的理解和解題基本上沒有障礙。所以短對話這一塊的分數(shù)體現(xiàn)不出學生真正的聽力水平。
因此,短篇新聞進入聽力舞臺,與世界接軌,考查學生真正的聽力能力。短篇新聞取材于BBC(英國廣播公司)和VOA(美國之音)。BBC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VOA是一家提供45種語言服務的動態(tài)的國際多媒體廣播電臺??荚囍械膬热荻际钦鎸嵉男侣劜牧?,這些材料源于生活、源于真實世界,所以更加接地氣,也更加實用,更加能夠鞭策學生在平時學習實用的英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素質和水準。
既然是來自BBC、VOA的新聞,不論是從詞匯上、內容上還是從語速、語調、說話方式上,難度都不可同日而語。和所有新聞一樣,英語新聞廣播的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涉及的范圍有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科學等。這就對學生不同類別的詞匯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關于詞匯量,建議學生按照類別區(qū)分背誦生詞。比如:每日背誦不同類別的生詞各10個(政治類生詞10個、經(jīng)濟類生詞10個,以此類推);在積累了常用的各類別詞匯之后,再重點背誦新聞廣播中的高頻詞匯。學生可以通過分類詞匯書或者網(wǎng)絡搜索等形式尋找相關資源,對常用的但較難的詞匯加以篩選分類并背誦。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聽力題目不同,新聞播報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人名、地名、組織名等專有名詞和縮略詞。舉幾個常用縮略詞的例子: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表示的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表示的是中央商務區(qū)等。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多積累縮略詞,不僅要明白縮略詞中的每個字母代表著哪個英文單詞,還要明白它們分別的中文意思,以及整合在一起時所代表的中文含義。由于新聞的特殊性,除了這些已為人所熟知并經(jīng)常使用的縮略詞之外,在考試中還有可能出現(xiàn)一些新興的詞匯、詞組或流行詞匯、詞組。比如:naked wedding(裸婚),flesh search(人肉搜索),group buying(團購),mortgage slave(房奴、車奴),等等。這就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對周圍的世界多一些關注,對國際事件和形勢多一些關注,而不是只顧著埋頭死讀書。雖然對學生的要求高了、難度大了,但從長遠來看,這是對中國大學生關于英語學習的一個全新的突破。通過新聞廣播,讓學生對英語的感知更加直觀,也讓學生進一步接觸地道的、實用的英語。建議學生每天都養(yǎng)成瀏覽英文新聞網(wǎng)站的習慣,比如:雅虎英文網(wǎng)、華盛頓郵報網(wǎng)站、新聞周刊(Newsweek)、時代雜志(Time),在這些網(wǎng)站上不僅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每天發(fā)生的實事,還可以積累新聞中的英文詞匯,甚至能鍛煉英文的閱讀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詞匯量是聽力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詞匯量之后,學生還應注意對新聞說話方式、句式、語音、語調的理解,以及對其針對性的訓練和培養(yǎng)。由于新聞廣播對象的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因此聽力考試中的短篇新聞與其他聽力題型最大的區(qū)別是短篇新聞更加口語化。首先,口語化的用詞就和書面語的正式用詞有所區(qū)別。舉個簡單的例子:“開始”一詞,書面正式用語中常用“commence”,而口語中常用“begin/start”;再如:“終止”一詞,書面語中會用到“terminate”,而在口語中常用“end”。此外,由于口語強調的是個人情感甚至思想的表達(即使在新聞播報時,也會帶有主播的個人情感),因此新聞播報中的句型通常不會出現(xiàn)較長的句式,取而代之的是句型結構相對較松散的句子,同時會出現(xiàn)大量插入語,甚至由碎片化、片段化的詞、詞組組成的句子。這種句式的出現(xiàn),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做題難度,對應考的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建議學生平時能夠開口盡可能多地說英語,學會使用英語口語中較頻繁出現(xiàn)的詞組甚至句型。
此外,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雖然新聞播報以口語化為主,但在很多情況下,新聞播報一開始的導入語的句式較為復雜,導入語在整篇新聞當中起到了總領全文并提煉主題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導入語里通常會出現(xiàn)很多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數(shù)量、起因、結果等。學生在一開始聽聽力的時候往往不能很快地進入狀態(tài),所以很有可能忽略一開始的導入語。建議學生進入上文推薦的英文網(wǎng)站,搜索視頻新聞,對每則新聞的開頭進行聽力強化訓練,一邊聽一邊用筆記下關鍵詞,將關鍵詞聯(lián)系起來,從而了解新聞想要表述的中心內容,鍛煉新聞聽力的能力。
今后的四級聽力雖然題型有所變化,難度也有所增加,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學生們還是要以詞匯量為基礎,尤其是需要多增加新聞詞匯,這包括不同領域的常用詞匯和一些縮略詞、新興詞、詞組,不僅要了解這些詞匯的中文意思,還要熟悉這些詞匯的正確發(fā)音。不但要求自己看得懂、認得出,還要求能讀對、能用對?!奥牎焙汀罢f”是一家,我們要求學生學習的不是啞巴英語(只會看不會說),更不是聾人英語(只會看聽不懂)。只有學會了說,會在口語中運用,才能在聽力的時候減少障礙。詞匯的積累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建議學生用“滾雪球”的方法背誦詞匯?!皾L雪球”方法就是第二天背誦新的生詞加上第一天背的詞,第三天背誦新的生詞加上前兩日背的詞,以此類推。每一天都可以在鞏固已背生詞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詞匯量,一次次地加深記憶,夯實基礎。
最后,除了對詞匯的學習外,學生們更應該注重對新聞聽力的訓練。除了BBC、VOA外,還有ABC News(美國廣播公司)、CRI Online(國際在線)、CCTV-News(中央電視臺英文頻道)等,這些都是學生可以獲取英文新聞廣播的渠道。對于第一遍聽不懂的新聞要反復聽,如果能找到對應的書面新聞更好,可以對照書面新聞再聽,并記錄下自己沒聽懂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逐漸熟悉英文新聞播報的模式、播報方法及語音語調等。
只有增加詞匯量、扎實基本功,平時多看多說多聽,多對新聞聽力加以有技巧性地訓練,那么改革后的四級聽力并不是阻擋學生們拿到好分數(shù)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