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紅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滲透和輔助是在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逐漸興起來的,由于信息技術對教學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因此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在小學教學領域,信息技術也能和語文課程教學進行很好的結合以協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地日益豐富和發(fā)展,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因為信息技術的使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普遍覆蓋使得小學課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輔助教學,給小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視角和學習體驗。當信息技術已經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教學課堂。而語文課作為小學生最為熟悉和最易接受的課程之一,和信息技術的結合使得很多語文知識得以形象化和生動化,使得小學生不僅能夠在生活的使用中體會到語文的奧妙,更能通過信息技術對語文知識有更加深切的了解和拓展,這有利于他們深化對既有課文知識的理解,深化他們對語文的認知,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豐富自己的語文涵養(yǎng),提高自己的語文使用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
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堂相結合呢?其實方法有很多,因為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教學法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二者的共同目的是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1.信息技術拓寬教學材料來源。小學語文教學的材料來源主要是教材和生活,因此在教學時小學教師需要依賴教材進行最基本的講解,再結合生活實例來輔助小學生學習和理解。但是有了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可以在備課時利用互聯網查找課程相關材料,更能夠立足課本而又超越課本,找到更多相關的知識點,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涉及動物相關的篇章中,教師可以查找到相關動物的特點和習性,查找到這些動物生長的區(qū)域,將這一內容深化,給小學生更好的教育和指導。
2.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形象化。信息技術的一大功用就是可以將平面的教材知識變得立體,變得生動,比如它可以提供相關的圖片和動畫。在學習“桂林山水”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播放桂林山水的背景圖片,甚至是網絡上相關的經典講解,使學生透過美麗的圖畫去發(fā)現桂林山水背后的魅力,使他們在學習中同時能夠享受到足夠的美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語文學習。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基本上都停留在形象化階段,因此給他們直觀的呈現形式將大大提高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
3.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學生理解?,F在很多小學配備了專門的多媒體教室,可以利用其中的信息設備輔助教學。比如在教學漢字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漢字由小到大進行漸變,使這一漢字慢慢進入小學生的眼簾,還可以利用簡單的動畫將漢字筆畫進行拆分,使得小學生更加了解這個漢字的結構和正確的書寫方式。再者,在教學語文拼音發(fā)音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發(fā)音部位的變化,帶給小孩子新圖畫的同時吸引他們的模仿興趣。這樣就可以在非常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4.信息技術利于學生查閱資料。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不是老師的專利,反過來,小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設備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源?,F在的小學生特別是高年級的小學生,都掌握了比較熟練的拼音,能夠自由進行網上輸入、查找等,或者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利用信息設備為學習服務,科學合理地學會使用信息設備,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信息技術,一方面能夠由他們自主查閱資料和探索知識,對學生本身也是一種奇特的體驗,有助于他們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保持與文學學習的熱情。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使得很多語文知識得以形象化和生動化,使得小學生不僅能夠在生活的使用中體會到語文的奧妙,更能夠通過有趣的學習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拓寬語文學習的知識面。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表現在信息技術拓寬教學材料來源、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形象化、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學生理解及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查閱資料等方面。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