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國偉 白牡丹 高鵬 楊盛 郭黃萍
摘要:于盛花期噴施不同濃度的?;ū9麆≒BO)和多效唑(PP33s),研究生長調節(jié)劑對玉露香梨脫萼率、果實品質和貯藏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玉露香梨萼片脫落時間一般在盛花后10~17 d,脫落高峰在盛花后13 d,脫落率為22.5%。不同濃度的生長調節(jié)劑均能提高脫萼率,以PBO 2 000倍處理對玉露香梨脫萼效果最好,與對照相比脫萼率提高了49百分點,且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小。在貯藏期間,各處理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其中PBO 2 000倍處理在貯藏6個月后,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因此,生產中對玉露香梨采用花期噴施PBO 2 000倍液既可提高脫萼率,又不影響果實品質和貯藏性。
關鍵詞:玉露香梨;生長調節(jié)劑;脫萼果;果實品質
文章編號:1005-345X(2016)04-0015-04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識碼:A
梨果實萼片宿存與脫落特征因品種不同而異,是梨分類的形態(tài)指標之一。梨屬植物可分為宿萼組(西洋梨)與脫萼組(白梨和沙梨)。萼片脫落與否受多重因素影響。內因如品種遺傳特性、砧木類型和樹體營養(yǎng)狀況,特別是內源激素水平和礦質營養(yǎng)水平等;外因如光照、溫度、修剪、授粉品種、栽培方式及外源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等。梨幼果期萼片不脫萼的果實,花器與萼端果皮貼附,雨水和藥物不能及時從梨果皮散失,易引起果銹。果銹還易遭某些病蟲害等的危害,因此,提高梨果的脫萼率對生產至關重要。
外源生長調節(jié)劑?;ū9麆≒BO)、多效唑(PP333)和氟硅唑(Flusilazole)能提高梨果脫萼率,但會影響梨果品質,年年施用樹勢衰弱快。據研究報道,施用外源生長調節(jié)劑后,碭山酥梨果肉變硬、石細胞增多、樹勢衰弱,多年施用表現(xiàn)更為明顯。因此,在提高脫萼果率的同時,通過降低生長調節(jié)劑的施用濃度,盡可能減少對梨果實品質的影響,并維持一定的樹勢,對于梨果優(yōu)質、高效生產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玉露香梨是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庫爾勒香梨為母本,雪花梨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優(yōu)質、耐藏、中熟梨新品種,是目前綜合性狀最優(yōu)的大果型香梨新品種,2003年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近年發(fā)展速度迅猛。隨著玉露香梨栽培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實際生產中發(fā)現(xiàn)玉露香梨部分果實為宿萼果。宿萼果萼部高低不平,果形不端正,萼部硬度大,影響果實品質,售價較脫萼果低。因此,如何提高玉露香梨的脫萼率,已成為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通過盛花期噴施不同濃度的PBO和PP333處理,尋求玉露香梨脫除萼片的適宜方法,并為合理使用生長調節(jié)劑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3—2015年在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梨試驗基地進行。供試品種為玉露香梨,樹齡11年生,砧木為杜梨,株行距為3 m×4 m,樹形為高位開心形,樹勢、土肥水管理一致,授粉品種為紅香酥或黃冠。PBO購自江陰市華葉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PP333購自江蘇劍牌農藥化工有限公司。
1.2試驗方法
1.2.1試驗處理 共設11個處理,每處理選擇同一樹勢的玉露香梨3株,共33株。于盛花期,分別噴施10 000(A1)、5 000(A2)、2 000(A3)、1000(A4)和500倍液(A5)PBO;10 000(B1)、5 000(B2)、2 000(B3)、1 000(B4)和500倍液(B5)PP333,設噴施清水為對照(CK)。在第1次生理落果結束后,采取隨機取樣方法,在每株樹樹冠的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各選1個枝條調查果實脫萼情況。
1.2.2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和貯藏性觀察在果實成熟期,采取隨機取樣方法,分別摘取植株樹冠東、西、南、北、中5個不同部位的果實,每個處理采90個果。采摘當天每個處理選取20個果實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余果實置于冷庫,每隔2個月調查一次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連續(xù)調查3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數(shù)字手持折射儀測定。
試驗每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所得數(shù)據采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玉露香梨脫萼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圖1),各處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玉露香梨的脫萼果率。A2處理脫萼果率最低,為55%,B4處理脫萼果率最高,為94.3%,均顯著高于對照24.6%。
不同濃度的PBO處理(A處理)脫萼果率均顯著高于對照,5個處理之間相比,無顯著性差異。不同濃度的PP333處理(B處理)脫萼果率也均高于對照,隨處理濃度的增加,其脫萼果率也逐漸提高,但增加到一定濃度時,脫萼果率開始下降。相同濃度的PBO各處理果實脫萼率低于PP333處理,但差異不顯著。
2.2不同處理對玉露香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各處理與對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僅A4顯著低于對照,其余處理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綜合2.2試驗結果,以A3(PBO 2000倍)效果最好,其果實脫萼率比對照提高49百分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僅比對照低0.2百分點。
2.3不同處理對玉露香梨果實貯藏性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貯藏期間,各處理之間玉露香梨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一定差異,A3、B3、B4處理在貯藏6個月后,商品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中,商品果率A3顯著高于B3、B4處理,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三處理間無明顯差異。
3討論
3.1生長調節(jié)劑對梨果萼片發(fā)育的影響
龔國斌等報道,生長旺盛酥梨樹盛花期后用PP333處理,有利于脫萼果的形成,能夠明顯提高脫萼果率。另外,李保國等在盛花初期對庫爾勒香梨噴施500倍的PP333,可有效地增加脫萼果率,一般可提高25 %~75%,并減少突頂果率,果個均勻,但果個變小。任瑩瑩等研究了NAA、乙烯利和PBO生長調節(jié)劑對庫爾勒香梨萼片脫落與宿存的影響,以初花期、盛花期噴施一定濃度的PBO效果最佳,顯著地提高了庫爾勒香梨的脫萼果率。有研究認為,花期噴施PP333和PBO等生長調節(jié)劑能顯著提高庫爾勒香梨和碭山酥梨脫萼果的比例,而噴施GA3則明顯降低了脫萼果率。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噴施PP333和PBO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玉露香梨的脫萼果率。
3.2 PBO和PP333對果實品質及貯藏性的影響
賈兵等研究報道,高濃度的PBO、PP333提高了碭山酥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果實有機酸的含量。同時,各處理石細胞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PP333處理石細胞平均含量最高,PBO次之,F(xiàn)lusi—lazole最低。關于生長調節(jié)劑對梨果實貯藏性影響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表明,噴施PBO和PP333能提高玉露香梨的脫萼果率,但與對照相比,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降低,但變化不大;A3處理(PBO 2 000倍液)在貯藏6個月后,商品果率顯著高于對照及其余各處理。
3.3 PBO和PP333適宜濃度篩選的研究
有研究報道,低濃度PBO處理對碭山酥梨果實品質的影響比高濃度小,但脫萼果率隨PBO濃度的降低而降低,綜合考慮適宜的PBO處理濃度為200 mg/L,既能提高碭山酥梨脫萼果率,又能保證梨果實品質。本試驗中,中濃度PBO處理對玉露香梨果實品質的影響小,且脫萼率高;而低濃度PP333處理對玉露香梨果實品質的影響比高濃度小,但脫萼果率低。因此,生產中為提高玉露香梨脫萼果率,又不影響果實品質,花期噴施PBO 2000倍液更適宜。
4結論
玉露香梨萼片脫落時間一般在盛花后10~17 d,脫落高峰在盛花后13 d,即4月28日萼片脫落率為22.5%。本研究篩選出對玉露香梨脫萼最合適的試劑為PBO 2000倍液,平均可使梨果脫萼率提高49百分點,并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沒有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