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會志
摘 要: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泱泱大國,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底蘊。如何將這種豐厚的歷史文化深入貫徹到我們的初中歷史課堂中,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便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現(xiàn)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以供廣大初中歷史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式;有效性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越來越完善。在現(xiàn)在的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在歷史教學課堂中,教師的職責是將相應的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歷史知識有所了解,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啟發(fā)。那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運用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接收并記住這些歷史知識點就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極大考驗。比如,在教師講解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時,教師可以先以大家都普遍看過的名著:《三國演義》為切入點,生動地講述其中的兩場主要戰(zhàn)役: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并適時適當?shù)剡M行提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并得到了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也得以提升,從側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因此,只有建立了一個有效性高的課堂,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二)增加學生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內涵,作為一個中國學生,我們在以此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更應該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更深入和透徹的了解。古人亦有云: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那么,在學生自身需要樹立這種觀念的同時,我們的教學課堂也應該為此提供更多的條件和動力,需要充分調動課堂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更好地去接收和消化歷史知識點,從而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自身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
(三)提高課堂有效性是教師的義務和職責
古人有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笨梢娊處熢诮虒W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教與學的關系,雖然現(xiàn)在提倡教學課堂要更多地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其積極性,但是我們依舊可以觀察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性作用,教學過程的始末都是由教師來掌握,如何讓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如何讓一次課堂教學變成一次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都是教師的義務和職責,而學生所要做的就是積極地配合教師的互動,讓課堂變成一個既有趣又高效的課堂。
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性的相應舉措
(一)增加教學興趣點,增強學生學習熱情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任何一門課程,無論它蘊藏著多么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如果學生覺得它枯燥乏味,發(fā)現(xiàn)不了其中的興趣點,無法點燃學習熱情,那么這門課程的教學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所以,增加教學興趣點,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性的首要舉措。比如教師在讓學生記憶“韓、趙、魏、楚、燕、齊”這六個國家的時候,可以利用諧音的方法,將其轉化為:“喊趙薇去演戲”,這樣便使之生動形象起來,可促使學生留下更加深刻有效的記憶。
(二)教授學生學習歷史的正確方式,做到科學學習
對于一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固然是最基礎的,但是擁有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如果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對于教師講授的東西無法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那么教學的有效性依舊得不到提高,因此便需要教師去教授學生學習歷史的正確方式,比如在讓學生記憶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時,可以啟發(fā)學生先從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會制度三方面進行分類,再識記每個方面的一些關鍵詞,最后運用所學以及聯(lián)想進行串聯(lián)和記憶。
(三)改善師生互動模式,營造和諧有趣又有深度的課堂
師生之間能否和諧高效地進行互動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主動走下課堂,走向學生,像朋友一樣對待學生,積極主動地向學生提問并引發(fā)其思考,比如在談及臺灣問題時,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否有同學去過臺灣?在你的眼里臺灣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呢?這樣便能調動學生對臺灣的興趣。也能讓那些曾去過臺灣的同學暢所欲言,這樣整個課堂的氛圍便得以調動。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把握好“放松有趣”的度,要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的高質量,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既能發(fā)散思維,又能學到豐厚的歷史知識,從而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要課堂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質,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歷史是一門凝結著深厚歷史文化的課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運用歷史,將歷史與現(xiàn)實相結合是教師與學生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瑤.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1,35:35.
[2]李素玲.以生為本 找好切入點——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