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
【摘要】目的:研究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股靜脈置管常見并發(fā)癥,分析其原因并總結相應的護理對策;方
法:觀察2012年8月~2013年8月寧夏人民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血液透析中心80例股靜脈置管維持血液透析患者導管使用期間常見并發(fā)癥;結果:80例患者中,皮下出血血腫5例、導管堵塞5例、置管感染12例、穿刺點局部濕疹樣皮損4例,管道脫落2例,分別占這些透析患者中的6%、6%、15%、5%、2.5%,其中置管感染發(fā)生率最高;結論:通過了解股靜脈置管常見的并發(fā)癥,適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保證血液透析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血液透析;股靜脈置管;并發(fā)癥;護理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衰竭病人重要的腎替代療法之一,血管通路是透析病人最后一道生命防線,那么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進行急診和臨時血液透析以及動-靜脈內(nèi)瘺未成熟以前血液透析的關鍵,是保證血液透析順利進行并維持生存的重要條件。股靜脈置管進行血液透析能夠維持足夠的血流量,達到充分透析的要求,因而在臨床廣泛應用。但是,血液透析行股靜脈置管患者常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回顧我科80例血液透析行股靜脈置管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并發(fā)癥的原因,總結有效的護理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經(jīng)股靜脈穿刺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療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齡22~65歲,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
1.2 插管方法:患者取仰臥位,下肢略外旋外展,以腹股溝韌帶下約2cm處,股動脈搏動內(nèi)側約0.5cm處為穿刺點,術區(qū)常規(guī)備皮,消毒,鋪巾,局部麻醉后,以5ml注射器試穿股靜脈成功后,以帶注射器的穿刺針自穿刺點刺入股靜脈,拔出注射器,以引導導絲自穿刺針順利送入股靜脈,拔出穿刺針,沿導絲擴皮后,以股靜脈雙腔留置導管自導絲送入股靜脈,拔出導絲后回抽股靜脈導管動靜脈兩端,連接血管路,導管出口處用無菌紗布覆蓋包扎。
2 結果
80例患者中,皮下出血血腫5例、導管堵塞5例、置管感染12例、穿刺點局部濕疹樣皮損4例、管道脫落2例,分別占這些透析患者中的6%、6%、15%、5%、2.5%,其中置管感染發(fā)生率最高。
3常見并發(fā)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1置管感染:感染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也是透析患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血液透析行股靜脈置管發(fā)生感染與性別無明顯關系,與置管時間、血透時間、封管方法關系密切,并且護士頻繁接觸導管接頭時無菌觀念不強,容易發(fā)生置管感染。研究表明,48%~73%血液透析患者的菌血癥是因為血管通路感染誘發(fā),其中主要是股靜脈留置導管的感染[1]?;颊叱1憩F(xiàn)為透析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等,重度感染者,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必須拔管,但是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來說,拔除導管就如同剪斷了患者的生命線??茖W、合理的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能夠降低血液透析并發(fā)深靜脈置管感染的發(fā)生率[2]。這就要求護士在為患者接管、封管和換藥時,要嚴格進行空氣消毒及強化無菌觀念。第一,先做好血透室的清潔、消毒工作,操作時應帶帽子、口罩、使用無菌床單,每操作1例患者需更換1雙無菌手套。第二,嚴格按照規(guī)定每周2~3次更換無菌敷貼,勤更換肝素帽,經(jīng)常用碘伏消毒導管入口,隨時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滲出等,一旦發(fā)生感染,及時加強消毒措施,全身應用抗生素。第三,換藥后在導管出口處及管壁周圍皮膚涂上百多邦軟膏并用無菌輔料覆蓋,再用膠布或一次性敷貼固定,以降低皮膚感染的發(fā)生率;減少導管留置時間,減少導管接頭操作次數(shù),定期檢查導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加強對基礎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防止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2皮下出血血腫: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患者出現(xiàn)皮下血腫,這是由于置管時過度的擴張皮膚,所以在置管時應適度擴張皮膚,以留置管剛能通過為度;也由于有些患者凝血功能較差,血透過程中甚至透析結束后置管處仍有出血,可適當減少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用量,透析時間盡量縮短,控制在2~3 h;對于出血嚴重的患者,可使用凝血酶局部外敷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已經(jīng)形成血腫,可局部適度按壓30 min以上,加以局部冰敷,減少出血。
3.3 穿刺點局部皮膚并發(fā)癥:穿刺點局部皮膚并發(fā)癥是影響深靜脈導管留置時間的重要原因。深靜脈置管患者局部皮膚出現(xiàn)濕疹的原因有嚴重營養(yǎng)不良、局部循環(huán)障礙、局部皮膚不透氣、消毒液的化學刺激等。如用手指抓撓可使皮膚破潰,感染加重[3],因此預防穿刺點皮膚并發(fā)癥具有重要意義[3]。護理要點:保持穿刺部位局部皮膚及敷料清潔、干燥,觀察有無紅、腫、熱、痛感染征象,若出現(xiàn)出汗、滲血或潮濕要及時消毒更換,股靜脈置管患者應特別注意避免局部大小便污染,避免淋浴。
3.4導管堵塞與脫落的護理:第一,防止導管堵塞。股靜脈置管者應用座便器,防止導管打折,睡眠時取平臥位或置管對側臥位。第二,防止管道脫出,囑患者盡量不穿套頭衣,穿脫衣服動作幅度要小,動作要輕,防止牽拉造成置管松動或拔出,一旦脫落應立即壓迫止血,并來院就診;第三,導管作為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不能作為他用,如抽血、輸液等;第四,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3.5心理護理:終末期腎衰竭具有病情較重,病程長的特點,大部分的病人都需要終生透析治療。目前血液透析病人普遍存在對疾病及透析治療認識不足,缺乏自信心,病人及家屬也存在各種不同的擔憂和焦慮心理,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向病人及家屬講解透析及深靜脈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使其對置管過程和置管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以良好心態(tài)配合治療及護理。
4討論
股靜脈置管作為血液透析治療的臨時性通道在臨床上已普遍使用,股靜脈雙腔留置導管
的應用,有效避免了反復動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恐懼和痛苦,又保證透析的充分性,對血管刺激少,避免或減少了靜脈炎及滲漏的發(fā)生。但是,深靜脈置管存在著一些并發(fā)癥,只要我們嚴格執(zhí)行護理操作規(guī)程,加強健康宣教,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種并發(fā)癥,維護好血透患者的這條“生命線”。
【參考文獻】
[1]歐陽凌霞.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感染[J].國外醫(yī)學移植與血液凈化分冊,2005,(3):4.
[2]陳桂華.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相關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6):64~65.
[3]蔣 瑛.3M透明敷料預防12例壓瘡的效果觀察[J].中國護理雜志,2007,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