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及其啟示

    2016-05-14 10:31:44黃鸝
    關鍵詞:書院制全人教育香港中文大學

    黃鸝

    摘 要: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革新,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教育模式為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本文重點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的運行模式、教育理念、育人氛圍等,為內(nèi)地高校的書院制建設指明了方向,指出內(nèi)地大學的書院制建設應堅定步伐,借鑒香港中文大學采用通識教育、非形式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制度,通過同宿共膳、導師制等方式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授學生做人之道。

    關鍵詞: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全人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9.2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5-0098-03

    一、引言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將人才培養(yǎng)體制與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高校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如何將高等教育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向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全面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轉變,是高校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的首要問題。因此,近年來內(nèi)地高校紛紛成立書院,以探索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而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將高校培養(yǎng)大眾人才和精英人才的目標得以均衡實現(xiàn),筆者也有幸赴香港中文大學考察交流,參觀學習了其書院制的先進經(jīng)驗。本文主要從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的運行模式、教育理念、育人氛圍、特色制度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內(nèi)地高校書院制建設提供新的思路。

    二、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的基本情況及其啟示

    (一)運行模式:雙院并行,協(xié)同育人

    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最初由新亞書院(1949年成立)、崇基學院(1951年成立)、及聯(lián)合書院(1956年成立)三所書院組成。后在1986年至2007年間,又先后成立了逸夫、晨興、善衡、敬文、伍宜孫及和聲書院,目前書院共計九所。同時,中大在保持書院獨立地位的基礎上設立了文學、理學、教育學、醫(yī)學、社會科學、法學等八所學院,{1}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矩陣式運行模式。

    港中大成立半個世紀以來,繼承了牛津、劍橋、哈佛、耶魯?shù)扔⒚乐咝5淖∷迣W院制度,始終堅持推行獨特的書院和學院并行的制度,“大學中的住宿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不承擔教學職責,而是一個師生共同生活的社區(qū),為學生提供完備的設施和全面的輔導,與負責專業(yè)知識教學的學術學院(Faculty)相配合,共同培育優(yōu)質的精英人才”。{2}在港中大,學院(Faculty)是按照專業(yè)組成的學習實驗教學機構,而書院(College)是學生住宿、生活、成長的場所。學生入學時根據(jù)專業(yè)劃分進入各專業(yè)學院,而學生又根據(jù)各自的意愿,申請進入各個書院。學院負責“學科為本”的專業(yè)教育,提供知識、技能和素質訓練,而書院負責“以生為本”的第二課堂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拓寬視野。學院和書院并行的制度,很好地協(xié)調(diào)了“專業(yè)教育”與“第二課堂教育”間的關系,學生既能從學院中學到各種專業(yè)知識,又能在不同書院進一步完善自我,完善人格培養(yǎng)。雖然內(nèi)地高校不可能完全復制港中大的書院制,但這種獨特的“雙線并行”育人理念,值得我們思考。

    (二)教育理念:全人教育,途徑多元

    港中大的校訓為“博文約禮”,即堅持“德智并重”的“全人教育”方針,除了著重學生的專科訓練外,還培養(yǎng)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文化意識和成為未來優(yōu)秀世界公民的特質。因此,港中大的各個書院也將“全人教育”放在重中之重,挖掘出盡可能多的育人途徑,最值得一提的是通識教育與非形式教育。

    港中大各書院均有比較完善的通識教育體系,通識課程的設計由院務委員會屬下的通識教育委員會負責,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品格、廣博的學識、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以新亞書院為例,它的通識課程分為必修科和選修科兩部分,必修占4個學分,選修占2個學分,科目涉及文史學、大眾傳播、個人成長、社會服務經(jīng)驗等各方面,學生必須修滿6個學分的通識課程方能畢業(yè)。{3}

    同時,各個書院還大力開發(fā)各類隱形課程,通過各種活動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關系技巧、文化品味,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強社會責任感等,統(tǒng)稱為非形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港中大的九大書院均形成了完善的非形式教育計劃體系,活動形式包括講座、交換生、海外交流、暑期實習、社區(qū)服務、學長計劃等,其中以“同宿共膳”制度最具代表性。港中大的各個書院盡可能書院為入讀書院的學生提供住宿及共膳機會,致力讓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同學在共同生活中學習和諧共融。以善衡書院為例,共膳模式分為三種:高桌晚宴、師生共膳和文化聚餐。通過“師生共膳”,讓師生分享彼此日常生活的點滴趣事,增進溝通;通過企業(yè)家等參與的“文化聚餐”和社會各界領袖人物參加的“高桌晚宴”,鼓勵學生與嘉賓交流,從而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及人脈,拓寬國際視野。{4}

    可見,中文大學盡可能地挖掘、整合、利用校內(nèi)外的各類社會資源,廣開渠道,為學生提供完善的通識教育與非形式教育,推行同宿共膳等制度,值得我們學習。

    (三)育人氛圍:文化熏陶、社區(qū)管理

    在港中大,書院不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社區(qū),更是塑造學生人格、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與心靈歸屬感之地。港中大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將書院放在學院前面,許多畢業(yè)生成名后依然會以自己是書院學生為榮,懷念當年的書院生活。如此深沉的感情,來自與港中大各書院獨特的文化熏陶。

    港中大每個書院都有各自的文化傳承,都是獨樹一幟的,也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如新亞書院發(fā)揚中國文化,溝通中西學術文化,以人文主義為教育宗旨,推動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均衡發(fā)展;敬文書院著重學生的品德教育,培育學生的誠信,發(fā)揮自助助人精神,回饋社會,為國儲材,豐盛人生;善衡書院以“文行忠信”為院訓,致力于為所有善衡的同學提供一個家,更為他們帶來繽紛的大學生活。{5}各個書院的精神氣質匯聚一堂,也凝聚成了港中大獨特的精神面貌。書院還有代表自身文化的地標建筑,比如新亞書院的“合一亭”、崇基書院的“未圓湖”、聯(lián)合書院的“聯(lián)合水塔”等,這些標志性建筑吸引了大批畢業(yè)生和游人前來拍照,形成書院獨特的育人氛圍。

    同時,港中大的各個書院均全力為學生營造“家”的溫馨氛圍,實行社區(qū)化管理。除了每個書院擁有自己的行政樓、食堂、圖書館、禮堂等場所,書院宿舍的設施也一應俱全,有會客室、自修室、娛樂室、廚房及洗衣房等,有的宿舍還設有夜間零食小買部,生活便利。學生在這里和不同專業(yè)、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共同生活學習,在關愛和睦的氣氛里成長。此外,各個書院根據(jù)自身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在宿舍中推行不同的制度,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港中大前副校長楊綱凱擔任敬文書院的首任院長,尤其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推行了“誠信誓章”(Honor Code)制度。開學的第一個星期,新生需要舉行一個“誠信誓章”宣誓儀式,承諾在學習及日常生活中“律己”。入住書院的學生被要求自訂宿舍規(guī)條,并自行組成監(jiān)察小組維持宿舍秩序,若同學的行為不符合誓章的要求,監(jiān)察小組可直接處理事件,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律精神。據(jù)楊綱凱教授介紹,他還嘗試將“考試時,學生在課室拿考卷回宿舍做卷,自律計時不作弊,最后依時交卷”的制度引入敬文書院。這些完全基于“個人自覺”的條款,是對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的極大挑戰(zhàn),也是書院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比瞬诺拇竽憞L試。港中大書院內(nèi)外兼修的育人氛圍,也為內(nèi)地高校提供了新的視角。

    (四)導師制度:以生為本,服務至上

    港中大繼承和發(fā)揚了英美高校住宿學院中“導師制”的精髓,各個書院均配有一定數(shù)量的導師,這些導師均為專業(yè)教師,他們既隸屬與某個專業(yè)學院,又被聘請為某個書院的導師。在書院中,導師與學生們同吃同住,隨時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指引和幫助。學生們在與導師的朝夕相處、共同成長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導師們也通過言傳身教,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個人修養(yǎng)。這一制度充分發(fā)揮了專業(yè)教師在學生事務方面的指導作用,調(diào)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從港中大敬文書院現(xiàn)任院長楊綱凱教授訪談中得知,每個書院設有院長、副院長、輔導長、副輔導長、通識教育主任、院務主任、助理學生事務主任、助理主任等職位。書院的導師、院長、輔導長、通識教育主任等均為兼職職位,其書院工作只占其工作量的1/3。以敬文書院為例,由于書院的經(jīng)費緊張,他們所能得到的津貼極其有限,但所有老師們對于書院工作均盡心盡責,不計回報。楊綱凱教授自2011年擔任敬文書院院長以來,與學生們每天住在一起,他每周有2-3個晚上與同學們共膳,感覺到十分充實和滿足。由于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他可以叫出書院每個學生的名字,言談中透出對學生濃濃的愛和付出的快樂。港中大正是有很多如楊教授一樣全身心投身教育事業(yè)的專業(yè)老師,書院才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

    在港中大,所有工作人員都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服務著每個學生,各項政策的制定和計劃的安排處處以學生為本,這一精神體現(xiàn)在每個細節(jié)中。港中大依山傍海,是亞洲最優(yōu)美的校園之一,當我們來到新亞書院的錢穆圖書館四樓,站在落地窗前遠眺大海,感嘆著港中大教職工的有如此美麗的工作環(huán)境時,館長很自然地告訴我們,他們的辦公室都在一樓,而高層有最美海景的地方永遠是留給學生的。

    三、對內(nèi)地高校書院制建設的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書院制改革的力度

    書院制是港中大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內(nèi)地高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堅定了我們推行書院制的信心。我們應該在學習港中文大書院制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把書院制建設作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方向,并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扎實推進,積極探索符合各學校特色的書院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二)進一步加大書院制建設的經(jīng)費投入和政策扶持

    港中大書院的資金來自兩個途徑:大學的整體撥款和書院的私人基金。整體撥款主要用作書院的活動及基本行政與員工薪酬開支。額外聘用人員及獎助學金的經(jīng)費,須由書院私人基金支付??梢姡壑写髸褐频某晒艽蟪潭壬先Q于其充足的經(jīng)費保障,尤其是書院獨立的高額獎學金吸引了大量優(yōu)秀生源。因此在經(jīng)費方面,內(nèi)地書院既需要學校經(jīng)費的繼續(xù)大力支持,更要努力爭取更多的社會資助。

    (三)進一步完善書院的管理和運行模式

    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和制度保障是港中大書院制成功的重要因素。港中大的書院制是和學生事務、宿舍管理是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他們的分層管理制度非常健全:第一層面是書院校董會和院務委員會;第二個層面是書院院長、輔導長、院務主任、學生事務主任等;第三個層面是具體負責宿舍管理的舍監(jiān)和導師(研究生兼任)。這種分層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書院的運行。內(nèi)地書院可以借鑒這種分層管理模式,將書院打造成集學生事務、人才培養(yǎng)、宿舍管理為一體的新型學生社區(qū),為高校的社區(qū)化改革提供經(jīng)驗。

    (四)進一步豐富書院的內(nèi)涵建設

    書院的內(nèi)涵建設是書院制改革成功的關鍵。內(nèi)地書院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加強理念認同。通過導師制、師生共宿共膳制等形式,實現(xiàn)讓老師關心照顧每一位學生的目標,加強學生對書院的認同感,使書院真正成為學生的心靈家園,增強學生的歸宿感。二是強化道德責任。書院教育應始終堅持以德為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社會責任意識,使之成為修己自律、奉獻社會的有用之才。三是拓寬文化視野。通過進一步完善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和非形式教育,打破學科藩籬和專業(yè)壁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實踐操作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

    注 釋:

    {1}{5}香港中文大學官網(wǎng)《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15-2016》http://www.iso.cuhk.edu.hk/ebook/index.html#page=1?=zh-tw&ui=zh-tw&issue_id=1512.

    {2}李家新.住宿學院制與英式大學教育傳統(tǒng)[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3):70.

    {3}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宣傳冊.New Asia College.

    {4}香港中文大學善衡書院宣傳冊.S.H.HO College.

    參考文獻:

    〔1〕劉亮:劍橋大學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2〕周雁:耶魯大學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3〕張書明.社會工作視野下的大學生事務管理[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走進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曹紅旗.書院制與香港中文大學[J].當代教育科學,2009(9).

    〔6〕龐海芍,王瑞珍.通識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7(4).

    (責任編輯 徐陽)

    猜你喜歡
    書院制全人教育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淺談無人機和機器人的自動化控制
    香港中文大學提出環(huán)境適應性控濕調(diào)溫織物新思路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大學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29:11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大學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28:45
    “書院制”模式下關于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若干思考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0:51
    全人教育理念下醫(yī)科高校學業(yè)困難學生管理探析
    全人教育視野下的班級教育小組改革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3:43:26
    高等藝術院校網(wǎng)球教學中塑造“全人”的探討
    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上犹县| 文水县| 海口市| 凤阳县| 平江县| 海盐县| 宁安市| 滁州市| 常州市| 沁水县| 铜山县| 灵川县| 泾川县| 涟水县| 潜江市| 秭归县| 德庆县| 石首市| 汤原县| 涟源市| 全椒县| 金堂县| 海城市| 建昌县| 固始县| 吕梁市| 长汀县| 嘉定区| 崇阳县| 巧家县| 广水市| 壤塘县| 翁牛特旗| 大化| 元阳县| 泸溪县| 盐山县| 尼木县| 曲阜市| 鄂尔多斯市|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