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勐 閆鳳武 王海娜 胡靈佳 崔光成 于增艷 蔡珍珍
【摘要】 目的:探討高校輔導員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與工作壓力的關(guān)系。方法:以黑龍江省本地高校200名輔導員為調(diào)查對象,采用馬斯蘭枯竭量表通用卷和高校教師工作壓力量表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枯竭因子在婚否、有無子女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未婚者得分顯著高于已婚者(t=6.68,df=182,P<0.05),無子女者顯著高于有子女者(t=7.13,df=182,P<0.05);低成就感因子在學歷、婚否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碩士輔導員顯著高于本科學歷層次的輔導員(t=-12.67,df=182,P<0.05),已婚者顯著高于未婚者(t=-6.57,df=182,P<0.05)。在輔導員工作壓力中,工作年限超過9年者顯著低于0~4年的輔導員(t=3.37,df=81,P<0.01)。通過相關(guān)分析,輔導員的職業(yè)枯竭中的各因子與工作壓力的多個因子相關(guān)顯著(P<0.05),工作保障、教學保障、工作負荷因素對輔導員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具有預測作用。結(jié)論: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對輔導員職業(yè)枯竭的產(chǎn)生具有顯著影響。
【關(guān)鍵詞】 高校輔導員; 職業(yè)枯竭; 工作壓力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Work Str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ZHAO A-meng,YAN Feng-wu,WANG Hai-n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070-07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burnout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work stress.Method: 200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sk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s of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GS)and College Teachers Job Stress Scale.Result:(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factor in marital status and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unmarried peop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rried people (t=6.68, df=182,P<0.05), and those without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children (t=7.13,df=182,P<0.05).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ow achievement factor in education and marital status, master instru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bachelor degree (t=-12.67,df =182,P<0.05), and married peop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nmarried people (t=-6.57,df=182,P<0.05).(3)To working pressure, college counselors with more than 9 years experi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llege counselors who worked from 0-4 years (t=3.37,df=81,P<0.01).(4) Through related analys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factor of job-burnout and most factors of work stress (P<0.05).Three factors of work stress, job security, the guarantee of the teaching and working load factors had predictive effect on job burnout of college counselors. Conclusion: The work str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job-burnout.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Job burnout; Work st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0
高校輔導員主要從事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管理,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天與學生的高頻率接觸,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對于完成高質(zhì)量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1-2]。然而,面臨著工作要求的不斷細致化,工作質(zhì)量要求提升,工作效果要求顯著,輔導員作為就業(yè)行業(yè)中的高壓職業(yè),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就顯得尤為明顯[3-4]。本研究通過對黑龍江省部分高校輔導員職業(yè)枯竭感和工作壓力狀況的問卷式調(diào)查,探討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與工作壓力之間的關(guān)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佳木斯大學等高校的200名在職輔導員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84份(有效回收率92.0%)。其中輔導員性別比為男性占48.91%(90人),女性占51.09%(94人);工作時間在0~4年的有62人,5~8年的101人,8年以上的21人;學歷為本科的有37人,碩士139人,博士8人;未婚86人,已婚98人;無子女97人,有子女87人。
1.2 研究工具
1.2.1 馬斯蘭職業(yè)枯竭量表通用卷(MBI-GS) 該問卷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蘭發(fā)表于1996年的對職業(yè)枯竭感測量的量表,于2001年由我國的李超平和時勘進行了修訂,量表對被試者的工作進行分類評價,采用0~6評分法,分為情緒衰竭分量表、去人情味分量表和低成就感分量表3個分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89、0.79、0.87[5]。
1.2.2 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 該量表主要針對對高校教師工作壓力問題進行設(shè)計,由李虹于2005年編制,量表分別對被試者所面臨的24個工作壓力源進行評價,采用4分制,包括:教學保障分量表、工作保障分量表、人際關(guān)系分量表、工作負荷分量表和工作樂趣分量表等5個分量表。該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92[6]。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線性回歸,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輔導員的職業(yè)枯竭各因子在性別、學歷、工作年限、婚否、有無子女等方面的比較 情緒枯竭分量表中,未婚者得分顯著高于已婚者(t=6.68,df=182,P=0.000),無子女者顯著高于有子女者(t=7.13,df=182,P=0.000);工作年限超過9年的輔導員去人情味得分顯著高于0~4年的輔導員(t=-3.87,df=81,P=0.000)。低成就感分量表得分中,學歷為碩士的輔導員顯著高于本科學歷輔導員(t=-12.67,df=182,P=0.000),已婚者顯著高于未婚者(t=-6.57,df=182,P=0.000),見表1。
2.2 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各因子中在性別、學歷、工作年限、婚否、有無子女方面的比較 在輔導員工作壓力中,本科學歷的輔導員對工作保障的分值顯著高于碩士學歷的輔導員(t=11.30,df=182,P=0.000);工作年限在0~4年的在工作保障和教學保障方面得分均顯著高于工作年限超過9年的輔導員(t=17.05,df=81,P=0.021;t=4.06,df=81,P=0.001);在工作負荷分量表中,工作年限超過9年的顯著低于0~4年的輔導員(t=3.37,df=81,P=0.001),見表2。
2.3 輔導員職業(yè)枯竭與工作壓力的相關(guān)性 輔導員的職業(yè)枯竭與工作壓力各因子數(shù)據(jù)組比較,情緒枯竭與工作保障、教學保障、工作負荷相關(guān)性顯著(P<0.05);去人情味因子相比較工作壓力中的各因素的相關(guān)性均達到顯著水準(P<0.05);低成就感與人際關(guān)系、工作樂趣因子相關(guān)(P<0.05),見表3。
*P<0.05,**P<0.01
3 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對工作保障、教學保障和工作負荷的方面的問題上,工作年限越低,對工作保障及教學保障的要求越高;學歷層次越高,對工作保障的要求越低;工作年限超過9年的輔導員在工作負荷方面的分值較低。這些差異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歷方面,對于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工作中提供的安全感較高,收入也相對學歷層次低者較好,負擔較輕;其次,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負荷不斷加大,要求不斷提高,工齡較長的輔導員對于工作會產(chǎn)生較多的倦怠現(xiàn)象,對工作保障和教學保障的要求亦有新精神提出,因此,入職較晚的輔導員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均可以導致工作年齡較短的輔導員工作負荷偏重。
基于對職業(yè)枯竭方面的數(shù)據(jù)分析,情緒枯竭、去人情味和低成就感分量數(shù)據(jù)中,未婚的輔導員和無子女的輔導員情緒枯竭明顯高于已婚和有子女的輔導員;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年齡的增長,輔導員去人情味明顯,可能是由于輔導員繁雜的工作性質(zhì)與不斷增加的工作壓力使然;低成就感方面,學歷高者表現(xiàn)明顯,初步分析是由于無法滿足的自我實現(xiàn)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近年來的研究多從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為出發(fā)點,對輔導員的心里健康也應加大關(guān)注力度[7-8]。
輔導員工作的壓力繁重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多地陸續(xù)對各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工作倦怠等問題進行了詳盡調(diào)查[9-11]。該研究中,輔導員工作壓力各因子與職業(yè)枯竭各因子之間多數(shù)達到顯著相關(guān)性,情緒枯竭及去人情味因子與工作保障、教學保障和工作負荷均顯著相關(guān),而低成就感與工作壓力各因素相關(guān)性不顯著。該項研究表明,工作壓力對于輔導員的情緒枯竭和去人情味有著顯著的干擾作用,而對低成就感的影響就相對小了很多,以上數(shù)據(jù)均提示,在工作中給予輔導員一定的工作保障和教學保障,并適當降低工作負荷有利于緩解其工作中的枯竭現(xiàn)象發(fā)生[12-13]。這些研究結(jié)果與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14-16],提示高校輔導員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愈發(fā)明顯,各高校應加大力度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shè),提高輔導員工作熱情,以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彬.輔導員專業(yè)化:主體的心理需求與關(guān)系建構(gòu)[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12):117-119.
[2]薛浩,陳桂香.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激勵機制[J].青年教育,2014,15(11):116-119.
[3]張喜轉(zhuǎn).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倦怠影響因素調(diào)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7):116-119.
[4]白強.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的精神內(nèi)涵與實踐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6(3):22-25.
[5]王芳,許燕,蔣獎.職業(yè)枯竭的測量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5,13(6):814-821.
[6]李虹.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編制及其信效度指標[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21(4):105-109.
[7]蔡珍珍,金銘,趙阿勐.淺析高校德育教育下的認知行為訓練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8(9):15-16.
[8]蔡珍珍,金銘,楊盼盼,等.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大學生生氣情緒管理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9):103-106.
[9]鐘慧珍.石河子大學輔導員職業(yè)認同、工作壓力對工作倦怠影響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2.
[10]劉鳳華.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影響因素及個體心理管理措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8,17(12):80-81.
[11] 朱姝.高校輔導員工作倦怠現(xiàn)狀與組織感知因素的關(guān)系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28(1):113-115.
[12]姚培,孫毓?jié)?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yè)倦怠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5,34(8):36-41.
[13]郭志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成因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4,34(2):105-106.
[14]施堅.組織支持感在高校輔導員生涯規(guī)劃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65):476-478.
[15]溫永慧.從職業(yè)倦怠問題看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建設(shè)[J].中國成人教育,2014,23(19):96-98.
[16]鄒海瑞,郭力平.教師職業(yè)倦怠與社會支持關(guān)系研究的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1):28-37.
(收稿日期:2015-10-26) (本文編輯: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