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誼舞,在城市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交際方式和娛樂方式,可在離城20華里的吉慶村卻成了罕見的事物。自從今年夏天新支書上臺后,有組織地開展了群眾跳交誼舞的活動,有關(guān)跳舞的故事也就隨之生發(fā)出來了。
黃昏時分,牛羊入圈,鳥雀歸巢,屋內(nèi)剛剛認燈。五十大幾,生得端莊富態(tài)的丁秋菊,在燈下捏了一籠韭菜豬肉包子,坐在鍋里已經(jīng)下了小米、綠豆的電磁爐上。小巧玲瓏、粉面朱唇的兒媳婦范小俊手腳麻利地做了腌白蘿卜和腌狗頭辣椒兩道小菜。娘兒倆坐在沙發(fā)上,一邊等候飯熟,一邊觀看電視。這時,四十出頭、風韻猶存的近鄰杜改萍,手提一個馬扎,掀開門簾走了進來。她是來邀保成嬸婆媳倆到廣場去看跳舞的。十多天了,天天如此,今天似乎比往日更早一些。
秋菊說:“改萍,你吃了甚了,這么快?”
改萍說:“嬸,不瞞你說,中午剩了一碗拌湯,晚上一熱又是一頓。光棍飯,沒人怨?!?/p>
心直口快的秋菊說:“改萍呀,你女婿走了六年了,你幫你閨女把孩子看大已經(jīng)上了幼兒園了,你還不找?難道要守一輩子寡嗎?”
小俊插出來說:“媽,現(xiàn)在有了新情況。改萍姐跳了兩次舞,已經(jīng)遇上比較合心思的人了?!?/p>
“是嗎?”秋菊高興地說,“是什么情況,快跟嬸說說?!?/p>
改萍說:“前天晚上,上莊村一個名叫馬強的中年男子邀請我跳舞,拉住我的手劈頭就問:‘你不是在省城看外孫嗎?我說:‘不去了。誰告你的?他說:‘前幾年我搞過團的工作,跟你們的新支書任潤田是老朋友了。前三年潤田就提起過你,你那時在省城看外孫。最近你村開展跳舞活動,潤田又給我捎過三次話。我呢,今天剛從北京回來,這就來了。他的情況是,老婆走了七年了,他把獨生子供成留澳碩士,現(xiàn)在在北京上班。秋菊嬸,你說我要不要同他談?”
秋菊說:“他一個兒子,你一個姑娘,都已經(jīng)成人了。這種情況難遇啊,你不談還等甚?”
小俊向改萍丟了個眼神,改萍便說:“嬸,你真開通。咱小俊也想學一學跳舞,你看……”
秋菊說:“跳不跳,她有自由權(quán),我有發(fā)言權(quán)。她是有人想念有人管的人,跟你不一樣,最好不要沾那跳舞的邊。我希望她呀,太陽一落山,雙手把門關(guān),安分守己看電視,夫妻恩愛度百年?!?/p>
小俊說:“我媽真會說,快成詩人了。媽,聽說俺爸在城里也跳舞?!?/p>
秋菊說:“過去他愛耍錢,自從跳上舞,把耍錢的壞毛病改悔了。再說,他是快六十歲的人了,內(nèi)心說不定待見年輕姑娘、年輕媳婦,可人家誰能看上他?他就想包個‘二奶,也沒那實力,掙的幾個可憐錢,還要供二小子上大學呢!”
門“當啷”一響,鄭保成推著摩托回來了。他一進家,看見三個女人笑得不對勁,便問:“你們笑啥哩?”
改萍說:“說曹操,曹操到。我們正在說你哩!”
“我有啥說頭?”保成摘下頭盔放在平柜上,隨手摸了摸尾部微微上翹,但修剪得很整齊的小胡子說。
改萍說:“說你在外面天天跳舞不想家。如今咱村也興起跳舞了,你還不知道吧?”
保成說:“剛才一進村,見許多人拿著板凳、馬扎往廣場走,說是去看跳舞的,這才知道。”
伶俐的小俊為老公公從太陽能熱水器里倒下洗臉水,取下香皂、毛巾,說:“爸爸,快擦把臉吧。你如果不太累,吃過飯咱們一塊去看跳舞吧。”
“咱們村什么時候興起跳舞的?”保成一邊洗臉一邊問。
秋菊搶先回答道:“大概有半個來月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潤田當支書以后,帶著民兵小分隊配合公安局的人,一夜抓了八家賭,還把大賭頭牛三關(guān)了禁閉。隨后,辦起一個圖書閱覽室,修整了關(guān)帝廟前的廣場,逢雙休日組織籃球比賽,星期一至星期五跳舞。為了教人們跳舞,還從市群眾藝術(shù)館請來一男一女兩個教練?!?/p>
保成說:“半個多月沒回來,村里有這么大變化。一會兒,咱們?nèi)タ纯??!?/p>
包子蒸熟了,揭開鍋蓋,一股飯香誘人垂涎。秋菊首先給改萍用碗盛了一個,改萍推辭不吃,秋菊生氣地說:“你要這么客氣,我就再不跟你相好了!”改萍終于接住了碗。
保成說:“我倒在城里吃過飯了,我還要吃一個!”此時,小俊已經(jīng)把盛包子的一個碗遞到他手上。
小俊說:“爸爸,我也想學跳舞,你看可以嗎?”
保成說:“當然可以?!闭f罷看了老伴一眼。
婆母說:“他說了不算,你要聽聽在城里打工的你女婿的意見?!?/p>
小俊掏出手機來,找到她女婿發(fā)給她的一條短信念道:“跳舞是一項有益的娛樂活動,可以學。但女同志要特別注意保護自己?!?/p>
婆婆說:“俺兒說得對,女同志保護自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你們沒聽人說嗎?‘臉對臉,肚挨肚,感情上來擋不??!”
眾人聽了,笑得前仰后合。
小俊笑道:“我媽真逗!”
婆母說:“這可不是我‘發(fā)明的,是我馬路上聽下的?!?/p>
說罷,他們一起拿著馬扎、板凳走出院門,朝著廣場方向走去。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燈火輝煌。
小俊向公公介紹道:“爸爸,最近這條街上新開了幾家有特色的飯店,賣啥的也有,快趕上城里的‘食品一條街了?!?/p>
保成說:“我大概有半年沒朝這面走了,變化不小啊。”
小俊說:“爸爸,再過八天是您的六十歲生日,上個星期天您兒子回來,我們合計了一下,這個生日要由我們來給您過。初步想法是,中午到餃子館吃‘闔家歡水餃,晚上到蕎面河撈館吃‘長壽河撈,您看如何?”
保成說:“好啊,謝謝你們的孝心?!?/p>
保成說罷,快步朝一家雜貨鋪走去。
秋菊說:“你咋?”
保成說:“買盒煙?!?/p>
秋菊說:“快別買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p>
“村里還管得這么嚴?”
“不嚴哪能禁了?”秋菊回答道。
保成走前去又退了回來。從一條南北胡同走出一個濃妝艷抹、豐乳肥臀的中年女子,熱情地跟保成打招呼:“保成叔,你回來了?聽說你跳舞跳得挺瀟灑的,今天你能不能帶帶我?”
保成輕蔑地看了她一眼,搖了搖頭說:“對不起……”
這女人仇視地看了他一眼,“哼”了一聲,快步朝前走去。
改萍一手卷成筒狀向小俊遞了一句耳語:“她就是外號叫‘公共汽車的女人?!?/p>
寬廣的燈光球場兼作露天舞廳,觀眾有秩序地圍坐在四周。燈光明亮,音樂悠揚。
一對風度翩翩的美男俊女手牽手走至廣場的半中央,男的自報家門“高麗日”,女的自報家門“尚媚月”,然后向四面觀眾行了鞠躬禮。觀眾鼓掌表示歡迎。他們便是從市群眾藝術(shù)館請來的舞蹈教練。正式開始跳舞前,他們要作一段示范表演。
優(yōu)美的慢三舞曲起。兩位教練形體之美、動作之美、表情和諧之美,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觀眾。老年觀眾大開眼界,齊聲稱贊,青年觀眾蠢蠢欲動,待機一試。
尚媚月忽然發(fā)現(xiàn)了經(jīng)常與之跳舞的鄭保成,便奔過來說:“鄭師傅,你怎么來了?”
保成說:“我就是這村的呀!”他逐一介紹了妻子、兒媳以及鄰居改萍,回頭介紹小尚說:“這是我學跳舞的小尚老師!”
火爆熱烈的快四舞曲起。
尚媚月主動跟保成說:“鄭師傅,老搭檔,咱倆跳一曲!”
“好的?!北3煽戳死掀乓谎?,便與小尚跳了起來。
二人舞技高超,配合默契,贏得了滿堂彩。小俊與改萍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了掌。
秋菊說:“那老鬼這兩年就把工夫下到跳舞上了,跳起來花兒還不少呢!”
一曲終了,保成回到原來的座位上。村支書任潤田朝他走來道:“保成叔,你跳得真棒!群眾藝術(shù)館的同志很忙,只能待一個月。人家走后,再有想學的,就沒人教了,請你給咱當個業(yè)余輔導員吧!”
保成說:“我跳得也是一般水平。只要我回來,就可以同大家一起練練?!?/p>
下一曲是慢四。舞曲響起了,任潤田對范小俊說:“小俊,咱倆跳一曲吧。你是團支委,應(yīng)當帶頭學啊?!?/p>
小俊用下巴頦指指她身旁的婆母,意思讓他征詢婆母的意見。
任潤田轉(zhuǎn)身對秋菊說:“嬸,我想邀請你媳婦小俊同志跳一曲,您看可以嗎?”
秋菊說:“大支書還這么客氣,你邀請誰,誰敢不跳?”
小俊對婆母說:“媽,那我就同支書一起練練?!?/p>
婆母微微點了點頭。
任潤田拉住小俊的手說:“這慢四,也叫平四,跟走路差不多,腳步勻勻地踩上音樂就行。團支部即將換屆,你趁著還沒有孩子,能不能在團內(nèi)擔負更多的工作?”
小俊說:“我是受人管束的人,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不怕你笑話,我婆婆對我的要求是:‘太陽一落山,雙手把門關(guān)。安分守己看電視,夫妻恩愛度百年?!?/p>
任潤田笑道:“那就最好把你鎖在保險柜里。婦女的徹底解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靠社會促進,二靠自己抗爭。今天你在跳舞上,總算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上莊村的馬強面帶笑容走來,邀請杜改萍跳舞。改萍同秋菊嬸打個招呼,立即站起來同馬強拉住了手。
秋菊嬸與馬強開了個玩笑:“小馬,你的眼真尖,全場場這么多人,你為啥一眼就瞅中了她?”
馬強笑道:“說不清楚,這可能是緣分吧?!?/p>
馬強與改萍踏著樂曲走開了。
馬強說:“咱倆對各自的孩子都夠意思了,今后應(yīng)當更多地考慮我們自己的生活?!?/p>
改萍說:“我們自己無非是吃一肚、穿一身。人人都有兩雙手,這個你不用發(fā)愁。”
馬強說:“做一個現(xiàn)代人,僅僅吃一肚、穿一身不夠。這次到北京,感到外面世界真精彩,今后應(yīng)當多出去看看。你要嫁了我,我要帶你周游各國?!?/p>
改萍說:“別吹牛了,你有那么多錢嗎?”
馬強說:“不是吹牛,完全能夠做到。你當我供兒子留洋錢從哪里來的?我租種了100畝玉米,就解決了問題。你要嫁了我,再租種100畝,周游各國沒問題?!?/p>
改萍說:“種200畝玉米,不把人累死?!?/p>
馬強說:“靠現(xiàn)代化呀!春天機播,夏天除草用藥劑,秋天用聯(lián)合收割機。”
改萍說:“那你不成了‘小地主了?”
馬強說:“不,是‘小農(nóng)場主。”
改萍說:“跟你在一起很有意思。你說的不管能否實現(xiàn),讓人挺開腦筋?!?/p>
馬強說:“你要答應(yīng)嫁給我,種200畝地的計劃肯定要實現(xiàn)。如果還是我一個人生活,現(xiàn)在的100畝地還準備退掉50畝。有你就要多種150畝。你看女人的力量有多大?!?/p>
馬強與改萍邊跳邊聊,非常和諧,漸漸淹沒在跳舞的人叢中。碰上了正在與范小俊跳舞的任潤田,潤田從口袋里把預(yù)先寫好的紙條掏出來遞給了馬強。
慢四舞曲終了,小俊跑回原來的座位,對婆母說:“媽,這平四很好跳,跟走路差不多,你也能跳?!?/p>
婆母說:“你們年輕人跳起來好看,媽身子笨可不能跳——改萍呢?”她用目光在跳舞的人中搜索著改萍。
小俊說:“在籃球架跟前呢,她和舞伴一人手中拿著一根雪糕。你看,倆人頭挨在一起正看一張紙條?!?/p>
婆母看清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他們看什么呢?”
小俊說:“是任潤田塞給馬強的一張紙條,不知有什么秘密。我回頭問問她?!彼D(zhuǎn)對老公公說:“爸爸,你跳得真好,受到眾人的喝彩。你能不能教教我?”
保成說:“可以。咱在家里放上音樂,我可以慢慢教你。在這廣場上呀,人多嘴雜,恐怕不太適宜,你就讓別人帶吧。”
下一曲是快三舞曲。村婦聯(lián)主任走來,叫了聲“保成叔”,要求保成帶帶她。保成就立即答應(yīng)了。
小俊頗有怨氣地說:“人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我爸誰也能教,為啥就不能教教我?”
婆母看著單純幼稚的兒媳笑道:“傻孩子,因為他是你公公。公公與媳婦之間,歷來隔著一座大山。不過,時代不同了,你實在想學,我跟他說說,下一曲帶帶你吧。”
小俊抱住婆母的胳膊說:“媽,你真開通。”
這時,改萍回到了座位上。
秋菊問:“咋的不跳了?”
改萍說:“歇一歇吧,他不會帶快三?!?/p>
小俊說:“潤田給你們的紙條有啥秘密,能不能公開一下?”
改萍從口袋里掏出紙條遞到小俊手上說:“你看吧?!?/p>
小俊湊近婆母念道:“男的等得值,女的遇得巧。橫批:天作之合?!?/p>
改萍提示道:“背面還有字呢?!?/p>
小俊又翻過背面念道:“這是我為你們預(yù)擬的喜聯(lián),但愿能用得上。名譽介紹人潤田?!?/p>
秋菊說:“看來成了,咱們等著喝喜酒吧?!?/p>
小俊用拳頭捶著改萍的脊背說:“改萍姐,祝你成功!”
跳罷快三,保成回到座位上。老伴開言道:“小俊想學,下一曲你帶帶她吧?!?/p>
保成為難地說:“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在家教她,這廣場上人多嘴雜……”
老伴說:“不怕,我一眼眼看著,誰敢說甚?”
下一曲又是慢四。老婆放了話,保成便帶著小俊跳了起來。
觀眾中有人指指點點說:“這個是老公公,那個是小媳婦?!?/p>
說得最兇的是村里的二白,年輕時候就風流得不得了,外號叫“公共汽車”。其實,村里的女子,能風流到哪里去?主要還是為人不好罷了。剛開始教跳舞時,她曾讓高麗日教練帶著跳過三曲,第二天高教練可能聽到她的名聲不好,就左推右辭再也不想帶她了。今天,保成又給了她個軟釘子,肚里窩了氣。這時,就借機發(fā)泄道:“大家快來看吧,公公帶媳婦哩。今天是公公帶媳婦,明天就可能變成‘公公騷媳婦,往后可有好戲看哩!”
隔著三四層人保成嬸聽到這個話,十分氣惱,瞅了二白一眼,高聲罵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
一曲終了,保成與小俊回到秋菊身邊。
秋菊給他們打氣說:“既然已經(jīng)開了頭,下一曲繼續(xù)跳。肚里無寒氣,不怕冷風吹!”
保成與小俊便繼續(xù)跳了一曲快四。正在與一個舞伴跳舞的任潤田,還豎起大拇指,遠遠地用手語對他們作了表揚。
等到又是一曲慢四時,保成作了一個標準的邀請女士跳舞的手勢,幽默地邀請老伴同他跳。
秋菊連連擺手說:“我老了,不學了?!?/p>
保成說:“你人不老,是心態(tài)老。城里有幾個天天跳舞的老大姐,都是七十多歲了,人家頓頓想吃飯,腿腳挺靈便,心態(tài)也年輕了。你今后也要天天跳,‘跳一跳,少一少;天天跳,十年少。咱們家你我有個好身體,便是孩子們的福氣?!?/p>
改萍與小俊也勸她跳,并把她推到保成懷里。當他倆跳起來時,改萍和小俊不約而同地作了個鼓掌狀的動作。
明月西斜,夜靜更深,散場了,跳舞者與觀眾熙熙攘攘地走出露天舞廳。
他們走在回家的路上。秋菊忽然發(fā)現(xiàn)二白就在他們前面不遠處走著。
“你們聽說沒有?如今‘公共汽車的票價由兩塊錢降成兩毛了!”秋菊大聲說。
改萍先是一愣,然后接應(yīng)道:“是嗎?”
秋菊接著說:“往后呀,白叫人坐也沒人坐啦,嫌她臭哩!”
二白扭回頭來瞅了她一眼,往肚里咽了口氣,跑走了。
小俊挽著婆母的胳膊說:“媽,你真厲害!”
秋菊看了丈夫和小俊一眼說:“你知道媽厲害也好,你可千萬不要有什么毛病犯在媽的手里……”說罷,自個兒先放聲大笑起來。
改萍也跟著笑起來。
小俊笑道:“媽,你放心好了。”
楊茂林,山西原平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作品集《茂林文選》,長篇小說《冷月無聲》《神兵》,電影文學劇本 《五臺山奇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