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蘭
【摘 要】隨著高職生權利意識的強化以及價值觀念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其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需要積極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從多個方面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法及方式,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促進高等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 教育載體 家庭教育 心理疏導
隨著文化多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高職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其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應用型與復合型人才,有效滿足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1]。目前,積極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我國高職發(fā)展的重要任務。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概述
目前高職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由于社會主流思想和歷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其在教育模式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主要可分為滲透式教育模式和灌輸式教育模式。
對于滲透式教育模式而言,其主要是指教師在實際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以教學氛圍的營造為主,利用相關活動來講授和傳遞思想政治內容,能夠實現自我探索。但是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清晰的體系和鮮明的標準,如教學計劃、教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等方面,需要學生通過自我探索和個人感受來強化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念[2]。同時,該模式不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傳遞相關的道德品質知識和思想政治觀念等內容,而是利用人文和社會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間接性教育,并且教師及學校的職責則是對思政教育氛圍加以營造,利用相關實踐活動來調動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獨立的人格。從長遠角度而言,滲透式教育模式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崗位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yè)觀與價值觀,理性認識社會和自我。
灌輸式教育模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常見手法,主要是在高職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過程中,將其納入學生總成績評價中。一般來說,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方面具有統(tǒng)一性與明確性,能夠通過教師課堂講解來傳遞思想政治內容,基本與普通文化課程教學一樣。值得注意的是,灌輸式教育模式側重于對社會和國家的講解及分析,強調教師在教學規(guī)范、教學內容和教學標準等方面的權威性。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構建的內涵分析
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而言,其主要可從核心變量構建以及運行邊界與理論界定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在核心變量構建方面。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需要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使其能夠涉及高職的方方面面,實現單向教育與平面教育到復合教育與立體教育的轉變?;诤诵淖兞康慕逃J蕉?,在其實際構建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多角度和多層次的教學空間,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加以充分發(fā)揮,使參與的全體人員成為教育資源的一部分,構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3]。當然,“全方位”主要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連續(xù)性加以重視,結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成才規(guī)律及理論基礎出發(fā),完成教育資源的有機整合,增強教育教學的活力與生機。
其次,在運行邊界與理論界定方面。從該方面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構建過程中,需要對其模式的內涵與體系加以了解,使其實踐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依據。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體系應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形成“公平和諧、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健全人格。體系與理論的創(chuàng)新是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核心與源泉,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等加以有效構建,保證教學實踐模式的實用性以及教學理論的全面性,實現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路徑
(一)樹立先進開放的教育理念
在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樹立開放的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加以摒棄,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開放性與動態(tài)性。當前由于地域、教育、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明顯差異,導致學生個體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應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加以準確把握,做到因材施教,通過發(fā)展的眼光來審視教育過程[4]。同時,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通過科學發(fā)展觀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教師應堅持通過運用先進的思想理論來武裝學生頭腦,利用科學理論來對學生的疑問加以疏導和解答,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及先進性,提高學生的理論思想水平,便于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積極拓展各種教育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會隨著教育和社會歷史條件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因此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利用敏銳的眼光來充分挖掘教育載體,對各種教育載體的使用加以大膽嘗試,確保文化載體的豐富性。此外,教師可利用網絡教育載體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理論,保證教育資源的共享。當然,教師也可組織開展“青年志愿者”和“假期社會實踐”等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動中,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品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有機結合家庭教育
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教師可在實際教育工作中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聯系,讓家長能夠對自己子女在校的實際情況加以快捷、方便地了解。同時可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深入到家長中,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加以結合,定期開展家長座談會,或者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到組織的相關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實際學習中學會感恩,認清自身職責,從而促進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有效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加強心理疏導
教師在進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對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加以解決,還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完善教育手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及交流,有針對性與目的性地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5]。此外,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心理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問題干預機制和預警機制,及時發(fā)現與疏導學生潛在的思想問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重點而長期的工程,對高職教育事業(yè)的有序建設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時,需要樹立先進開放的教育理念,積極拓展各種教育載體,有效結合家庭教育,加強心理疏導,從而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高職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詣晨,楊振華.構建以人格教育為核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社科縱橫,2012,27(02):151-153.
[2]柳明旺.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01):51-52.
[3]楊立志.全方位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論體系及其構建[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2(05):9-12.
[4]蔣曉俠,薛明珠.網絡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變革與構建[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144-146.
[5]胡辰.校園文化視域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11):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