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嬌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高效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高,小學音樂教學也不例外。想要創(chuàng)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廣大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中積極總結經驗,將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善措施進行匯總。文章對小學音樂教學展開探究,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課堂;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7-0320-106
音樂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音樂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斷開發(fā)學生的音樂智力因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仍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無法發(fā)揮自身的教育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學校沒有對小學音樂教育準確定位,沒有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自身所具有的藝術性以及特殊性,在實際的實施時,只是將其形式化或者與其他學科簡單結合,這不僅不能體現(xiàn)音樂的作用,降低了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更不符合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宗旨,偏離了小學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
(二)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教學條件是學校教學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促進。但縱觀當前的音樂教學實際,很多學校因為資金短缺,仍然存在硬件跟不上的現(xiàn)象,尤其在一些農村小學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有的學校連一架普通的風琴都沒有,更談不上手風琴、鋼琴、音響、音像及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了。鑒于這樣的現(xiàn)實條件,教師在教學時只能通過自己的示范來教導學生音樂知識,這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與新時期的教育相脫離。
(三)師資力量欠缺
對音樂課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師資力量薄弱,很多學校缺乏高水平的音樂教師,從而使得小學音樂教學舉步維艱。深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學校方面。很多學校對音樂課不重視,不想也不愿聘請高水平的專業(yè)教師,只讓語數(shù)外教師兼任,而這些教師往往缺乏專業(yè)的音樂基礎和基本素養(yǎng),教學時只是哄著學生簡單唱唱歌而已。這就形成了音樂教學的應付現(xiàn)象,不僅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更沒有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音樂素質,教學只是一個空殼,毫無效果可言。其二,教師方面。一些專業(yè)音樂教師不愿到小學任教,在他們看來,小學晉升機會少,不利于自身的發(fā)展,還有一部分音樂專業(yè)教師常常一個人兼任幾個班的音樂教學,教學任務重,極易分散注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音樂教學改善措施
(一)明確小學音樂教學目標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廣大教師應該擺正思想,引起重視,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具體來講,小學音樂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音樂素質的,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目標必須要側重于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積極開展一些相關的簡單的創(chuàng)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進行表揚,以保證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另外,音樂教師在教授新歌曲之前還要細致、耐心地分析和鉆研音樂教材,找出重點、難點,將那些不易解決的問題滲透于基礎訓練過程中,采取比賽或游戲等形式增強趣味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這幾點,小學音樂課堂才能更具目標性和條理性。
(二)加大教學設施的投入
音樂器材的配置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音樂教育的物質基礎。所以,在新時期的音樂教學中,各學校要認識到錄音、錄像、廣播、電視、多媒體等硬件設施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加大資金投入。比如,采取學校配套一半資金、教育行政部門以獎代撥一半資金的辦法,購置音樂教育設備,或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shù)氐馁Y源條件,自制部分教學用具和器材,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帶或自購一些民間樂器,盡一切力量保證基本的硬件設施,為學生的音樂學習鋪平道路。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只有具備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的音樂教師才能以過硬的能力把握音樂課堂,為學生展現(xiàn)一個完美的音樂圖景。首先,學校要引起重視,通過考試和面試招收一批專業(yè)教師,擴充教師隊伍,為音樂課的開展提供專業(yè)支持。其次,各級教育機關和學校要為音樂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進一步完善對音樂教師的管理制度,建立競爭機制。凡在教學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音樂教師都要給予必要的表彰與獎勵,讓他們與其他學科教師在評優(yōu)、評職、晉級時享有同等權力。
總之,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音樂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要作用。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廣大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認真總結現(xiàn)實不足,探索改善途徑,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助力,幫助他們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審美藝術的橋梁——淺談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
[2] 曹靜.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學[J].教育科研論壇,2006(S1).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