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摘要:高三是極為緊張的一個階段,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是能利用的時間絕對不會浪費。而在備考期間,自然也沒有“捷徑”可言,老師和學生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可以一舉過關。作為高中生物課的教師,面對學期的二輪復習,也是十分緊張的,主要原因是時間緊、任務重,這個時期如何提高備考效率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改進的,本文針對如何提高高中生物二輪復習備考策略展開幾點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二輪復習;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一、整體目標:
根據(jù)一輪復習,學生基本掌握高考所要求掌握的考點,初步形成學科知識體系,但知識存在遺漏,知識間的聯(lián)系不夠清晰,知識體系不完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二輪復習是建立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因此,在二輪復習中我們確定如下的基本目標:
1.抓本固基--查漏補缺,對全部知識點進行梳理,尋找知識聯(lián)結點,構建知識網(wǎng)絡圖。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弄清各章節(jié)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學科的整體認識。 二輪復習是從全面的基礎復習轉入到重點復習,是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掌握,因此,在抓本固基時要突出重點和難點。
2.學會方法--使學生學會正確解答生物學試題的方法和解題規(guī)范。 二輪復習要使學生能把握高考各題型的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解題的方法,形成應試的技巧。
3.獲取經(jīng)驗—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在考試中獲取應試的經(jīng)驗,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及理綜考試的答題要求,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
4.提升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會學生解答綜合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二、知識整合 :
第二輪復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分散在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以體現(xiàn)知識間的因果關系和整體性,即進行專題復習。如:
專題1--生命的物質(zhì)基礎
專題2---細胞代謝
專題3--遺傳的基本定律與伴性遺傳
專題4--遺傳的物質(zhì)基礎、變異與育種、生物進化
專題5--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
專題6—生態(tài)系統(tǒng)(種群、群落、結構、能流、物循、穩(wěn)定性、保護)
專題7--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專題8—實驗專題
三、答題能力培養(yǎng):研究易錯題 突破得分瓶頸
做錯的題中錯點必然是自己知識、思維、技巧等的盲點,研究錯題能更快地查漏補缺、更深刻地理清思路、更直接地提高技巧和克服過失。所以糾錯確實是提升解題能力的又一捷徑。其實,糾正錯題并不難,關鍵是要做好整理易錯題型和強化抗錯性訓練。首先要認真收集錯題,建立錯題本。并要做幾個強化:
(1)強化審題訓練:審題要逐字逐句,弄懂題意,找出關鍵字詞句(題眼),獲取有效信息。針對自己的易錯題型應專門訓練審題能力。
(2)強化變式訓練。要善于對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進行變換,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問題意識,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強化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與定勢思維是對立的,創(chuàng)新的高考題,看似常規(guī)簡單,其實入題容易得分難,失分往往是定勢思維導致的。怎樣才能強化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呢?除了審題細致外,還應經(jīng)常把典型試題進行改編,如試一試把條件改變、把提問改變答案將怎樣?把圖示改變答案又會怎樣?把幾個問題組合又會怎樣?把簡答題改選擇題又會如何?針對易錯題,做一下這方面的創(chuàng)新,再錯的可能性就會減小。
四、高效課堂
二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要高效課堂作為保障:
1.二輪復習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導學案的編制非常重要,在精心研究課標、大綱、考綱的要求的基礎上,下大功夫,大膽整合教材,突出重點,難易適中,設計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畫出知識樹,構建知識網(wǎng)絡,進行學科內(nèi)的綜合。
2.二輪復習的課型主要是復習課和講評課。經(jīng)過一輪的復習,學生的情況不同,要在小組內(nèi)開展一對一討論,然后組內(nèi)討論然后小組內(nèi)部交流討論,交流學習中的收獲,討論學習中的疑惑,解答學案中的不會的題目,最后小組長將本組內(nèi)同學們不會的題目匯總,寫到黑板上。老師再適當點撥拓展,總結規(guī)律方法。這種兵教兵的做法會使學生理解的更深、記得更牢。最后留出5分鐘時間,學生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回扣、小結、整理、落實。
3.重視鞏固落實:鞏固;落實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思路、規(guī)范。在每年的高考題中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要求學生去記憶的知識點,而這恰恰是學生的弱點,所以應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落實,通過學生互查、教師檢查的方法來督促。而題型題路的落實更需要梳理,掌握重點題型的是解題方法。
4.限時訓練:搜集、整理、歸納,精選題目,按高考試題8+2+1的模式在課堂上完成,一般要求在35分鐘內(nèi)完成,講評1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在鞏固專題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為學生在理科綜合考試中提升整體成績奠定基礎。試題的講評,主要針對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并在如何對學科內(nèi)綜合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方面給予方法上的指導。
5.典型習題本的使用:首先要認真收集錯題,寫好反思及解答此題的要點:其次要深入研究錯題,分析錯點,找準出錯的原因。是知識性失分,則及時回歸教材,進行基礎知識的查漏補缺;是方法性失分,則重新審題,找準切入點,理清該題的解題思路,學會該類題型的解題技巧;是過失性失分,則對自己又是一次警示,應督促自己克服粗心大意、輕視書寫、過度焦慮等非智力毛病。真正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淺談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策略[OL],2013.
[2]高三生物二輪復習策略[OL],2013.
[3]二輪復習大幅增分知多少?[OL],2014.
[4]2011一模試卷分析[OL],2012.
[5]商洛商州教研網(wǎng)→淺談高三生物二輪復習[OL],2011.
[6]09年高考生物學科二輪專題復習策略[O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