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秀玲
摘 要: 繪畫不僅是幼兒熱愛的一項美術活動,更是一種游戲。而恰恰處于繪畫涂鴉期的命名期與圓形期的小班幼兒的繪畫特點和他們的心理、生理的發(fā)展是分不開的。本文就當前小班幼兒繪畫技能存在的缺乏的自我表達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表現研究與原因分析,并提出幾點思考,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措施,目的是通過完善小班幼兒繪畫的教學體系提高小班幼兒的繪畫技能。
關鍵詞: 小班幼兒 繪畫技能 教學體系
一、小班幼兒缺乏繪畫技能的表現及原因
小班幼兒繪畫技能在幼兒美術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也是傳達孩子感知到的世界的重要工具。當前社會盡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在提高小班幼兒的繪畫技能上的成果少之又少。目前小班幼兒的繪畫教學中普遍缺乏繪畫技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小班幼兒缺乏繪畫技能的表現。
1.缺乏審美意識。
目前很多孩子總是面對一張繪圖紙無從下手,頭腦中沒有一點靈感,這真的很恐怖?,F實中很多老師只是一味讓孩子模仿,通過簡單枯燥的練習培養(yǎng)繪畫能力,然而這種看似是捷徑的訓練方式其實本末倒置??此坪⒆雍芸旖邮芰诉@種繪畫技巧,然而他們失去了感受周圍美好的東西從而提高自己繪畫的審美能力的機會?!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大家都很懂,但是在這里為什么忘了教孩子自己感受,悟其中奧妙,從而提升自己的繪畫技能呢?
2.缺乏繪畫能力。
現在的繪畫教學中,小班幼兒的教學方式也有模式化的趨勢。小班幼兒在繪畫教學中過多強調作品與范畫的相似度,而且繪畫技巧也都限于老師傳授的方法,缺乏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新。而且繪畫的工具也過于單調,繪畫工具本來多種多樣,比如沙畫、棉簽畫、手指印畫等,而現在幼兒只會使用水彩筆,一旦換種繪畫工具,幼兒就會很茫然,感覺束手無策,更有甚者對繪畫內容缺乏認知??梢姮F在幼兒普遍缺乏繪畫能力。
3.缺乏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主動性,對繪畫毫無興趣,更不用談繪畫技能了。現在很多老師經常給孩子留硬性作業(yè),經常規(guī)定下內容讓孩子們畫,很少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長發(fā)展,致使現在很多孩子面對繪畫紙舉筆難下,毫無靈感,久而久之對繪畫的興趣越來越少,慢慢的,遇到繪畫作業(yè)就頭疼,這樣怎么可能提高繪畫技能?
4.缺乏情緒情感。
小寶好像將某個人畫得很美,或涂上鮮艷的顏色,這代表他愛;反之則表示他在用繪畫的方式宣泄對這個人的反感情緒。在一個興高采烈的小寶的圖畫里,老是發(fā)現一個樂吼吼的太陽,但一個心煩意亂的小寶則常在一張紙上漫無邊際地亂涂,他在從這種發(fā)泄式的動作中得到滿足。從中可以知道小寶的性格和健康。紅色是大多數性格活潑、缺乏郁悶的小寶的最佳方式;而偏好深藍色的小寶,多少有內向和不善交往的特點;而咖啡、黑、深青等暗冷色調的偏愛者,則多心理矛盾、脾氣古怪、不受人歡迎。此外,身體健康的小寶的筆下,總會發(fā)現面部有紅暈,身體各部分明顯分化的人物,并且人物的表情老是笑瞇瞇的。
(二)小班幼兒缺乏繪畫技能的原因。
1.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把握不準。
在現在繪畫教學體系中,小班幼兒的所選教學內容往往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點不適應,有的內容過于簡單,幼兒已經掌握,無需再過多講解;然而有的則超出了幼兒能力接受的范圍,導致幼兒產生抵觸心理。而這些過易過難的內容非但沒激發(fā)幼兒繪畫作品的想象力和積極性,反而降低了他們的繪畫興趣,這成為提高小班幼兒繪畫技能的障礙之一。
2.教學體系目標定位把握不準。
當今的老師在教學繪畫中過多強調繪畫技巧的培養(yǎng),反而忽視了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其實幼兒繪畫教學更應該重視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感性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因為幼兒繪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對自己對一件事物的感知畫出來,這是沒有意圖的,但是老師把幼兒的繪畫過程過多賦予目的性:提高對客觀事物的臨摹程度和繪畫的技能,這就是教學體系的目標發(fā)生了嚴重偏差,不利于繪畫技能的提高。
3.教學形式和手段過于單一。
現在很多幼兒會存在只會用水彩筆這一種工具繪畫,換一種繪畫工具就束手無策的現象,歸其原因就是由于教學形式和手段過于單一。很多老師只是給學生范畫,甚至規(guī)定好顏色和繪畫工具,而且形式單一,這樣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抹殺了孩子們的繪畫天性,使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逐漸喪失,有礙繪畫技能的提高。
4.幼兒缺少繪畫的膽量,產生畏懼心理。
兒童是天才的畫家,他們從小就天生喜歡畫畫:他們拿到筆時會在紙上“亂畫”、會在墻上“亂畫”,甚至會畫在衣服上,此時有些成人認為幼兒的這一行為是不好的,會罵或阻止他們的行為。殊不知這是幼兒的涂鴉繪畫,是幼兒繪畫的開始。他們在畫畫時是非常興奮激動、眉飛色舞的,且進入他們自己的角色,在他們的世界里自由發(fā)揮,隨心所欲地大膽表演著。此時的孩子進入了最佳創(chuàng)作狀態(tài),他太快樂了,這種狀態(tài)對他的成長是有好處的。此時你給孩子鼓勵,他的繪畫能力將大大提高,如果你給孩子的是過多的制止和否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不敢畫了,畏懼心理也油然而生。
二、提高小班幼兒繪畫技能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繪畫評價觀。
作品是每個幼兒傳達自己對已知世界的媒介,也是具有年齡心理特點的。所以在評價小班幼兒作品時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做綜合評價,而且要給他們表達自己對作品看法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肯定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創(chuàng)作,切記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二)完善繪畫教學體系。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其次豐富教學的形式和教學手段,明確教學目的,全面完善教學體系,制定出一套適合小班幼兒繪畫素質教育的教學流程。通過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對繪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
(三)樹立正確的技能培訓方式。
通過處理好思維創(chuàng)造和技能在幼兒繪畫教學中的關系,正確定位幼兒思維創(chuàng)造的方式。在現實小班幼兒繪畫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多種繪畫材料與工具促進幼兒技能發(fā)展,并通過講解材料的性質和用途,為幼兒的繪畫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
(四)運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進行不同技能的練習。
點、線和涂色是進行美術表現的最基本元素。美國美術教育學家羅恩菲爾德把兒童繪畫發(fā)展分為六個時期,小班幼兒正處于第一個時期——涂鴉期(基于肌肉運動的最早的圖畫,隨后成為心理活動的表征;各種各樣的涂鴉包括無序亂圖、縱向亂圖和畫圈;這個時期的后期,兒童可為自己的涂鴉命名),幼兒喜歡到處隨意自由涂畫,無目的性。因此我在活動設計時選擇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形式進行不同技能的練習。
如練習軟毛刷涂色,在“捕魚”活動中到小河里找魚,利用白油畫棒在白鉛畫紙上的色隱性事先畫好魚蝦蟹等,“怎么沒有魚?”設置懸念,再讓幼兒用軟毛刷涂色,“我找到了小魚,我找到了蝦……”幼兒的興奮溢于言表,為整個畫面涂上了底色的同時完成了軟毛刷涂色的技能練習。在游戲情境中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激勵幼兒自發(fā)地自愿地投入技能練習,而不是枯燥地臨摹練習。
三、結語
小班幼兒繪畫技能并非與生俱來,是后天培養(yǎng)得到的。在培養(yǎng)繪畫技能的過程中既需要興趣的激發(fā)更需要老師教學方法的指導,而老師在興趣激發(fā)和教學指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指導方法,根據小班幼兒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繪畫活動成為幼兒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美好期待的一種方式。
參考文獻:
[1]楊杰.對幼兒小班繪畫有效性教學的分析[J].教師,2014(13).
[2]杜燕燕.從美入手——小班繪畫教學新思路[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