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倩倩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輕的話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情感教育逐步在小學語文中開展起來。竇桂梅是當代語文教育界的名師,其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處處閃爍著“竇桂梅式”的教學風格。文章在情感教育定義的基礎上,試圖分析竇桂梅情感教育的教學體現(xiàn),以期給現(xiàn)今語文教學以啟示。
關鍵詞: 竇桂梅 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作為完整教育的重要部分,它不是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教育觀念[1]。誠如朱小蔓教授所言:“關注人的情感發(fā)展是教育中的一個本源性、根基性的問題。”①這種對學生情感發(fā)展的重視使情感教育成為當前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竇桂梅是清華附小的校長,同時是當代語文教育界名師。她的情感教育思想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從情感教育入手,對其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解讀。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價值功能解讀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界定
關于情感教育的內涵,我國學術界有不同的詮釋。對情感教育內涵闡述較全面、較權威的是情感教育家朱小蔓教授,她認為:“情感教育就是關注人的情感層面如何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產(chǎn)生新質,走向新的高度,也是關注作為人的生命機制之一的情緒機制,如何與生理機制、思維機制一道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以達到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盵2]由此可見,情感教育是作為教育意識、教育思想滲透于諸育之中,發(fā)揮黏合劑作用。因此,情感教育是一個輻射教育活動全域、全程的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功能
《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課程性質界定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規(guī)定:“語文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這就意味著語文應體現(xiàn)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語文中的豐富情感需要教師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樣才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真善美的情感體驗。實施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良好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
二、竇桂梅情感教育的教學體現(xiàn)
竇桂梅的情感教育理念是滲透在其語文教學中的,她的激情與思想、情感性語言、個性化閱讀及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無處不閃爍著其情感教育思想。
(一)激情與思想——滲透情感內涵
教師的情感不僅是教師個人的一種心理特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竇桂梅在課堂中用她的激情與思想感染每一個學生,把炙熱的情感投射到學生心靈上,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
1.用激情點燃課堂。
竇桂梅激情飛揚,她把這種激情帶到課堂上。如果陳奕迅是在用生命唱歌,那么竇桂梅就是在用生命教書。記得竇桂梅說過:無論她在講臺下身體狀態(tài)是多么糟糕,只要站上講臺見到孩子們,她就會立刻神采飛揚起來。課堂上的她活力四射,課感極佳,講到興奮之處,她會揮舞雙臂、豪爽大笑,有時還會為學生唱上一段,褒獎學生時會拍拍其肩膀、握握其小手等,這就是她毫不做作的激情狀態(tài)。
2.用思想感染學生。
課堂,是思維給力的地方。竇桂梅的思想體現(xiàn)在其教學主體性的充分張揚。“教學是即席創(chuàng)作”,竇桂梅的每次新課,完全可以稱為全新的即席創(chuàng)作。她教《秋天的懷念》,不愿意停留在大家泛泛而談的“母愛”,而聚焦于母親“好好兒活”的叮囑;教《晏子使楚》,她創(chuàng)設“尊重”這一主題,而不是停留在說教味的“愛國”上。竇桂梅的教學藝術不僅表現(xiàn)在對教學主題的超越,還表現(xiàn)在對當下教學的超越,對課內教材的超越[3]?!拔业恼n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讀”,正是這種自信與主體意識,才使得竇老師不斷突破。
(二)情感性語言——展示情感魅力
教學必有語言介入,運用語言的變現(xiàn)功能和交際功能進行情感表現(xiàn)與情感交流,是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4]。何謂情感性語言?顧名思義就是帶有情感色彩性質的一種語言,它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東西”。
1.有聲語言藝術。
竇桂梅的教學語言極富感染力,不論是敘述還是評價都有聲有色,具有準確性、思想性和啟發(fā)性。在評價學生時:“哎喲,你真用心,謝謝你給同學們提的醒”、“謝謝你給我的啟發(fā)”;講《晏子使楚》中晏子“笑了笑”時,竇老師說:“晏子的笑是一笑解千愁,談笑間灰飛煙滅,笑傲江湖!”竇老師不僅語言內容上極具特色,語言形式上還具有特有的幽默性,語音語調上更不是所有人都模仿得來的?!蛾套邮钩氛n堂中學生回答“子”是對古代有貢獻男子的尊稱,她立即反問道:假如我是那個時代有貢獻的人,能否叫我“竇子”?大家一片大笑,學生立即改正:“子”是對有貢獻男子的尊稱。在課結束時,竇老師說:“我想送給大家一首歌,是說還是唱?給我點掌聲!”她的幽默性對加深師生情感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2.體態(tài)語言藝術。
除了教學有聲語言極富感染力以外,竇老師的體態(tài)語言更是具有“竇氏特色”,講到形象大使、代言人形象極佳時,她說道:“看過洗發(fā)水的廣告吧,那些形象代言人整一個詞——漂亮?!闭f著,撫弄自己的秀發(fā),做模特狀,大家大笑。是啊,竇老師的語言藝術可謂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三)個性化閱讀——加深情感體驗
當語文教學界強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竇老師主張學生要“個性化閱讀”?!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就是要讓學生以個性的生命體驗詮釋課文,以真我的語言演繹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5]。語言文字是有感情的,通過朗讀孩子們可以把心中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竇老師在課上十分重視學生自己的朗讀感悟,針對一句話不同的學生讀出不同的“味道”,她都給予鼓勵。竇老師不僅重視課上朗讀,而且重視課外閱讀。清華附小2014屆小學生畢業(yè)典禮上,竇校長告誡孩子們:要做一個永遠讀書的人??梢娝龑W生閱讀的充分重視。
(四)尊重與關愛——升華情感功能
教師具有對學生關心、尊重等積極情感,就會激發(fā)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的積極態(tài)度,就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
1.尊重學生人格,并引導學生尊重他人。
竇桂梅的成功之處在于對學生的充分尊重與調動。一次語文課上,竇老師讓學生讀課文時,某生把“拱了拱手”讀成“拱拱手”,她沒有批評學生的漏字現(xiàn)象,而是用親和的語氣說:“我理解這位同學,她在創(chuàng)造性閱讀呢。請你再規(guī)范讀一次,以后表演或復述時就可以盡情創(chuàng)造啦?!边@體現(xiàn)了竇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充分尊重。她還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周圍的同學,朗讀課文時采用他評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學朗讀;學生發(fā)表觀點時,讓學生注意傾聽同學意見與自己的有什么不同。這些都是在引導學生尊重他人,對學生的學習和做人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尊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晏子使楚》一課中,竇老師把外交官和歷史學家的觀點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各抒己見,她說:“每個人都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權利,我尊重你們的意見。”對學生來說,外交家、歷史學家都是“家”?!凹摇本痛頇嗤瑢W生的發(fā)言就是挑戰(zhàn)權威。誰給學生這樣的權利和自由呢?是竇老師,是竇老師思維深處的“尊重”。與“家”們爭論,所獲得的是自信。竇老師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做到了對學生的真正尊重。
育德是教育的靈魂,動情是德育的關鍵[6]。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竇桂梅的情感教育是當代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典范?!八街梢怨ビ瘛?。竇桂梅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xiàn)出的情感教育理念和獨特的教學智慧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與借鑒。
注釋:
①朱小蔓.兒童情感發(fā)展與教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6).
參考文獻:
[1]嚴明,張曉書.情感教育:梳理與反思[J].教育探索,2005(1):103.
[2]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4.
[3]竇桂梅.聽竇桂梅老師講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劉淼.以語言為媒介是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本質特點[J].課程.教材.教法,1997(2):28.
[5]岳桂婷.試論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J].讀與寫雜志,2015(9):211.
[6]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靈魂,動情是德育的關鍵[J].教育研究,2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