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揚 趙東輝 田軍政
摘 要:大斜度井、水平井注回填側鉆水泥塞時,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①井斜較大,水平段較長,鉆具緊貼井眼低邊,井內流體沿井眼高邊上返,鉆井液的井眼清潔能力有限,使部分巖屑始終留在井眼低邊,因此,注水泥塞時水泥漿沿井眼和鉆桿環(huán)空上返時,容易被污染和造成很長的混漿段,從而凝固的水泥塞膠結強度較低,無法滿足側鉆要求。②由于施工時井眼內壓差大,鉆具與井壁之間摩擦阻力大等原因,極易造成壓差卡鉆(泥餅粘附卡鉆)。根據(jù)LD32-2某大斜度井回填側鉆水泥塞施工經驗,在施工時通過處理好鉆井液,優(yōu)化施工方案和水泥漿配方,活動鉆具,強扭矩解卡和各工序緊密配合等技術措施,可減少或避免上述兩種風險,提高施工質量。
關鍵詞:大斜度井;水平井;回填側鉆水泥塞;膠結強度;壓差卡鉆
中圖分類號: TU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9-181-2
0 引言
LD32-2大斜度井位于渤海東部低凸起北端,四周被渤中、渤東、遼中生油凹陷環(huán)繞,是渤海最有利的油氣富集區(qū)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氣富集成藏的石油地質條件。該井屬于領眼井,目的是為了鉆遇上部油層內部泥巖隔夾層,調整優(yōu)化油藏開發(fā)方案。定向井數(shù)據(jù)為:第一造斜點211m,造斜段長840m,穩(wěn)斜角64.63°,終點方位71.95°穩(wěn)斜段長720m;第二造斜點1771m,造斜終點1885m,造斜段長114m,終點井斜角77.24°終點方位61.98°
LD32-2-A22HP1井實際井身結構是:20"隔水導管下深106m。?444.5mm鉆頭一開鉆至井深427m,下入?339.7mm表層套管425.64m。?311.15mm鉆頭二開鉆至井深2495m后,根據(jù)甲方要求,對原井眼進行回填側鉆。
1 在大斜度井段打水泥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按照鉆井設計,鉆穿所有生產層,測井分析油藏數(shù)據(jù)后,打水泥塞回填至1900m進行側鉆,回填段為1900m~2495m,側鉆點為1900m。
1.1 第一次打回填側鉆水泥塞過程
1.1.1 第一個水泥塞回填段為2490m~2230m,水泥塞段長260m
①下光鉆桿到井深2490m,循環(huán)調整泥漿性能;②固井泵通水試壓2000PSI;③泵注沖洗液10.34m3 ;④泵注隔離混合水0.8m3;⑤泵注水泥漿28.27m3;⑥泵注尾水1.59m3;⑦頂替泥漿17.5m3;⑧起鉆至2170m,循環(huán)出多余水泥漿。
1.1.2 第二個水泥塞回填段為2150m~1880m,水泥塞段長270m
①下光鉆桿至井深2150m,循環(huán)調整泥漿性能;②固井泵通水試壓2000PSI;③泵注沖洗液10.34m3;④泵注隔離混合水0.8m3;⑤泵注水泥漿28.74m3;⑥泵注尾水1.59m3;⑦頂替泥漿14.35m3;⑧起鉆至1840m,循環(huán)出多余水泥漿。
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不間斷上下活動鉆具,泵注沖洗液時上提最大懸重80噸,但是在頂替泥漿時上提最大懸重為100噸。
1.1.3 原因分析
①水泥漿密度遠大于鉆井液密度,打水泥塞結束后井眼液柱壓力遠大于地層壓力,與地層形成較大的壓差,這是造成壓差卡鉆的首要原因。
②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下部井段的鉆具在井內處于井眼的低邊,鉆具與井眼之間的摩擦阻力比直井較大,井筒泥漿液柱壓力較大,形成的壓差越大,鉆具就越貼緊井壁,起鉆摩擦阻力就越大,這是造成壓差卡鉆的又一個原因。
③打水泥塞結束后,由于井內鉆具有一段靜止時間,鉆具一旦靜止,環(huán)繞在鉆具四周的壓力失去平衡,早已形成的壓差就作用在鉆具上,濾餅和鉆具產生彌合形成很大的摩擦阻力;而且,根據(jù)水泥漿的特性,水泥漿從流動到靜止狀態(tài),其剪切應力迅速增大,也增大了鉆具與水泥漿的摩擦阻力。造成起鉆困難,如不及時克服則形成壓差卡鉆。
④水泥漿的失水比鉆井液大,尤其在砂巖地層、高壓條件下失水就更大,水泥顆粒之間容易搭橋形成網狀結構,增大起鉆的摩阻。
1.1.4 解決方案
①水泥漿在環(huán)空中上返時,從打水泥塞開始上下活動鉆具3~5m、至到頂替鉆井液結束,可防止因鉆具在井內靜止時間過長引起的粘附卡鉆,也可提高水平井段水泥塞的質量。②同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抓緊各工序之間的配合,加快起鉆速度,縮短鉆具在井內的靜止時間,可減少因壓差卡鉆的風險。③可在水泥中適當加入漂珠等減阻材料,減小鉆具與地層之間的摩擦阻力,適當降低水泥漿密度。④如果需要打水泥塞回填的井段較長,根據(jù)現(xiàn)場起鉆速度,合理確定水泥塞段長,以減小施工風險。
下鉆至1880m(設計水泥塞頂),未探到水泥塞面,繼續(xù)下鉆到1900m(設計側鉆點),現(xiàn)場判斷水泥膠結強度不夠,匯報陸地,決定繼續(xù)候凝,候凝7小時后,下鉆探塞至1922m,滑動控時鉆進至1960m,因水泥石膠結強度不夠,側鉆失敗。
1.1.5 失敗原因分析
①前置液在井眼內段長僅有105m(裸眼附加40%),沒有將鉆井液和水泥漿有效隔離開,導致水泥漿在井眼與鉆桿環(huán)空上返時混漿太多,造成水泥塞無法起強度。
② 側鉆點在1900m,設計側鉆點以上水泥塞段長僅有50m,最后探塞時,探到塞頂為1950m左右,而且水泥膠結強度較差。
1.2 第二次打回填側鉆水泥塞過程
1.2.1 第一個水泥塞回填段為1960m~1660m,水泥塞段長300m
①下光鉆桿到井深1960m,循環(huán)調整泥漿性能;②泵注隔離液25m3;③固井泵通水試壓2000PSI;④泵注沖洗液17.07m3;⑤泵注隔離混合水0.8m3;⑥泵注水泥漿34.22m3;⑦泵注尾水1.59m3;⑧頂替泥漿12.37m3;⑨起鉆至1460m,循環(huán)出多余水泥漿。
下鉆探水泥塞面至1608m,側鉆鉆進至1635m,振動篩處返出較多泥巖巖屑及少量水泥碎屑,通過造斜數(shù)據(jù)判斷側鉆成功。
1.2.2 成功原因分析
①優(yōu)化水泥塞施工方案,使前置液在井眼內段長達到402m(裸眼附加40%),將鉆井液和水泥漿隔離開,有效的阻止了水泥漿在井眼與鉆桿環(huán)空上返時的混漿,提高了水泥漿對泥漿的驅替效率,最終水泥塞強度較好,滿足側鉆要求。②側鉆點在1760m,設計側鉆點以上水泥塞段長100m,確保側鉆點處是純水泥漿,水泥石有較好的膠結強度。最后探塞時,探到塞頂為1608m右,而且水泥膠結強度較好,滿足側鉆要求。
2 總結
對于大斜度井、水平井、大位移井來說,由于井斜較大,水平段較長,鉆具緊貼井眼低邊,井內流體沿井眼高邊上返,泥漿的井眼清潔效率有限,使部分巖屑始終留在井眼低邊。在這種情況下,水泥漿沿井眼和鉆桿環(huán)空上返時,容易被污染和造成很長的混漿段,因此,為了減少混漿段,使水泥漿有良好的膠結強度,以滿足側鉆施工要求,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①前置液在井眼內段長至少400m,其中隔離液和沖洗液各200m,將鉆井液和水泥漿進行有效隔離,以減少混漿段。②側鉆水泥塞設計段長高出側鉆點以上至少100m,盡量將混漿段留在側鉆點以上,確保側鉆點附近是水泥漿,并有較好的膠結強度,以滿足側鉆施工要求。③連續(xù)水泥塞作業(yè)時,應保證第1個水泥塞清洗結束后,上起鉆具至少30m,才能進行第2個水泥塞作業(yè)。
參 考 文 獻
[1] 董星亮,王永松,王同友,等.固井技術[J].海洋鉆井手冊,2009,12(1):408-453.
[2] 牛新明,張克堅,丁土東,等.川東北地區(qū)高壓防氣竄固井技術[J].石油鉆探技術,2008,36(3):10-15.
[3] 丁士東,周仕明,陳雷川.東北地區(qū)高溫高壓高含硫氣井配套固井技術[J].天然氣工業(yè),2009,29(2):58-60.
[4] 嚴焱誠,肖國益,薛麗娜.川西地區(qū)須家河組氣藏深井固井的難點及對策[J].天然氣工業(yè),2009,29(12):38-40.
[5] 嚴焱誠,薛麗娜,廖忠會.川西深井固井技術措施評述[J].鉆采工藝,2007,30(5):27-2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