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華 張振飛
摘要: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與滅火”的教學,實施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師生角色的轉變和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知識,深化了理解,活躍了思維,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關鍵詞:學習情景;探究式學習;原則;方法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7-0045一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i.issn.1008—0546.2016.07.016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講桌做實驗,學生圍著講桌看實驗,一直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教學,一種顛覆傳統(tǒng)的“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誕生,使教育進人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傳道、解惑”失去當年耀眼的光環(huán),不再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課前創(chuàng)建微視頻,學生在家或課外觀看微視頻,完成學習任務單,閱讀教材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課堂內,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我縣新城初級中學是省教科院批準的安徽省“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項目研究”實驗學校,筆者加入了這一課題研究。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實踐和探索。以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的教學為例,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微課內容選擇
“燃燒的定義”和“著火點”是“燃燒和滅火”這節(jié)課重要的概念性知識,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早已接觸到了燃燒現(xiàn)象,學習氧氣時又觀察了木炭、硫、紅磷、鐵絲、蠟燭等物質的燃燒,但對燃燒的定義仍然模糊,對“著火點”的概念更是理解不夠準確。如有的學生認為,滅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殊不知“著火點”是可燃物著火時所需的最低溫度,這是物質的一種性質。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制作了微視頻,學生結合學習任務單自主學習,課堂上交流學習成果與心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微課
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微課”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的載體,是“翻轉課堂”的信息源,是“翻轉課堂”的靈魂。也可以說沒有“微課”就不能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翻轉”?!拔⒄n”直接決定課前知識信息的傳遞,影響課內教學活動的設計,影響課內“翻轉”的教學效果??梢姡拔⒄n”設計質量如何,決定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的成敗。于是筆者根據(jù)九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將微課時間控制在8分鐘以內,并在片頭片尾中插入輕音樂。學習內容中穿插學生感興趣的流行元素,學生輕松愉悅地進入學習環(huán)境。在知識講解時,用微信聊天、明星對話的形式引出教學內容。這樣的微課,學生愿看愛看,愿意反復觀看,感覺到觀看視頻是一種享受。因此,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新知識、新問題。
筆者根據(jù)“燃燒和滅火”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微視頻內容包括:觀察演示實驗,尋找燃燒條件;提出猜想假設,探究燃燒條件;根據(jù)現(xiàn)象對比,歸納燃燒條件三個部分。前兩者是事先錄制剪輯好,插入到制作的PPT中,再用錄頻軟件錄制配音。并在微視屏中提出以下思考問題:(1)如何給燃燒下定義?(2)你認為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產生燃燒這種現(xiàn)象?(3)日常生活中用水滅火,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嗎?
三、精心設計任務單
利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學是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以單位課時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觀看視頻后,根據(jù)老師設計的“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指導和要求開展自主學習。這種前置學習不是簡單地觀看教師制作的微視頻,就可以實現(xiàn)課內“翻轉”,而是需要一份高質量的“自主學習任務單”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白灾鲗W習任務單”設計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度、廣度和達成目標的可行性,也影響著課堂實現(xiàn)翻轉的質量。“自主學習任務單”設計的質量不僅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具有統(tǒng)馭“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靈魂的作用。筆者在“自主學習任務單”達成目標欄中是這樣設定學生自主學習達成目標的:觀看微視頻、教材、學習資料,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規(guī)定的任務,從而理解“著火點”的概念;掌握“燃燒條件”實驗探究的方法。這個“達成目標”的設計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清晰地知道該怎樣做,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在“學習方法建議”欄中提出的建議是:觀看微課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歸納整理相關知識。學習任務欄中設計了[任務一]:知識回顧,溫故知新;[任務二]:知識梳理,明確要求;[任務三]:觀看微課,鞏固新知;[任務四]:自主檢測,上傳疑問。這一做法,使教師退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后臺,前臺讓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教師開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實現(xiàn)了師生角色的轉變。
四、課前自主學習
課前的自主學習是“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的成功與否關系到課堂學生知識內化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于是,筆者在教學的前兩天將制作的微視頻放到上海復蘭科技提供的K6KT平臺上,同時發(fā)放自主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回家利用電腦或父母的智能手機登陸觀看,或到學校微機室登陸觀看,并要求學生針對自主學習任務單提出的問題要仔細觀看。這樣,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微視頻,對自己感到疑難的問題重復觀看、深入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微視頻、自主學習任務單上的自主檢測、進階學習中的收獲和疑問及時記錄,并通過K6KT平臺上學生賬戶反饋給教師,為教師二次備課和課內交流、討論奠定基礎。
從學生對自主學習任務單上的自主檢測客觀題回答看,不少學生已經對燃燒的定義有了初步認識,但也存在著一些盲點和誤區(qū)。從觀看微視頻提出的問題和進階練習測試中反映的情況看,學生總體掌握情況良好。尤其是對燃燒的三個條件的判斷正確率相對較高。但還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對燃燒的定義仍然模糊,對“著火點”的概念更是理解不夠。(2)不少學生雖然能記住或會背誦燃燒的定義和著火點等概念,卻不能正確運用這些概念。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只有產生疑點或問題,才有思考、有創(chuàng)新。在K6KT平臺上學生賬戶反饋給教師的信息統(tǒng)計中,筆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全班64位同學共反饋83個問題??梢姡诮虒W中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搭建平臺,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質疑。
五、課堂知識內化
由于學生課前是通過觀看微視頻和結合自主學習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而微視頻所聚焦的是本節(jié)課中某一知識點,教學內容有限,知識不系統(tǒng)、不全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缺乏完整性的認識。這就有必要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整合,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防止知識碎片化。筆者首先對什么是燃燒、哪些是可燃物(視頻展示:木頭、石子、玻璃、酒精、棉布)、燃燒需要哪些條件、什么是著火點、滅火的原理等概念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達到見木見林。
接著提出:1、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擴散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嗎?2、溫度達到著火點時,只要有氧氣,可燃物就能燃燒嗎3、燃燒一定需要氧氣嗎?讓學生在課內進行自主探究,加強對概念的理解。于是筆者在給出燃燒會污染空氣的結果后,問:“你能不能對微視頻中燃燒條件實驗的探究進行改進,避免白磷燃燒時產生的白煙擴散到空氣中?請每組同學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試管、燒杯、膠塞、熱水、白磷、紅磷等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小組討論交流,設計出實驗方案,并畫出實驗方案草圖?!备鱾€小組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討論,畫出了實驗方案草圖。每個小組派出兩名代表到講臺展示實驗方案草圖并加以解釋。全班同學經過交流討論后,一致認為第3小組實驗方案設計得最好。他們的實驗方案是:用兩只相同的大試管分別放人白磷和紅磷,塞緊膠塞,同時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實驗方案確定后,各個小組進行實驗,看到在熱水里試管中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充滿試管,而在熱水里試管中紅磷沒有任何變化。又問:“能不能只用一只大試管就讓水中的白磷燃燒呢?”學習小組經討論后得出方案:用大試管直接罩住水下的白磷即可。由于白磷遇熱融化不容易罩住,造成實驗的失敗,若該實驗操作不當,也可能會造成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為了安全,筆者做了演示實驗,讓學生觀看。為解決第二個問題,筆者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到蠟燭熄滅后白磷還能繼續(xù)燃燒,說明錐形瓶中依然存在氧氣。同時,蠟燭熄滅,白磷燃燒,也說明二者燃燒時需要的氧氣濃度不同,并不是溫度達到著火點時,只要有氧氣,可燃物就能燃燒。緊接著,追問學生:“以上兩個實驗證明:可燃物燃燒都需要氧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燃燒都需要氧氣呢?請你用老師提供的鎂條、酒精燈、二氧化碳等器材進行實驗,觀察一下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學生觀察到,鎂條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從而證明,燃燒并不一定需要氧氣。以上三個問題分別通過小組自主探究、觀看教師的演示實驗及視頻,加深了對燃燒定義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小組合作、動手實驗的能力。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筆者認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翻轉出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的能力,翻轉出學習中同學之間的同伴互助,翻轉出師生之間更深入的交流?!盎谖⒄n的翻轉課堂”的核心要素是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教師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習被動者轉變成學習的主宰者。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精心設計,制作微視頻,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展現(xiàn)了它的獨特魅力和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