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肩負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師作為廣大青年學生的教育者、引導者,對青年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力,在高校教師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
關鍵詞:高校教師;核心價值觀;踐行;意義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學校抓起;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备咝=處熓巧鐣髁x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導者,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和踐行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向和成敗。
一、當前高校教師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教師個人的價值觀、行為操守歷來受到嚴格的道德約束,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教師甘于奉獻、樂于助入;然而,在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高校教師的價值觀在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功利主義嚴重。在市場經濟中,整個社會都在追求物質利益的時候,面對繁重的教學和科研壓力、工資待遇不高等問題,一部分教師滋生了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價值傾向。部分高校教師重利輕義,具體表現在:一是消極地應付本職工作,忽視教學,無心備課;二是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甚至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套取科研經費;三是熱衷于有償兼職,與學生缺乏交流,甚至無法做到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二)職業(yè)責任感缺失。在后現代文化和網絡文化盛行,價值觀多元化的沖擊下,不少高校教師的職業(yè)角色意識開始淡化,職業(yè)責任感和自豪感開始缺失,精神追求匱乏,常常以“教育產業(yè)化”為借口,將教育作為謀生和盈利的手段。
(三)缺乏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在經濟全球化、信息一體化的背景下,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和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優(yōu)秀人才被高校引進,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西方國家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文化發(fā)展模式等也嚴重影響著他們,導致部分高校教師理想信念模糊、核心價值觀紊亂;還有一些青年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表示贊同,但所做的事情有悖于教師形象、脫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和宗旨,其道德判斷與行為方式自相矛盾,缺乏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影響了當代高校教師的崇高形象。
二、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梅貽琦先生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鼻嗄甏髮W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價值取向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高校教師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主旨明確、旗幟鮮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使青年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模范踐行者和積極傳播者,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需要。
每個民族都要有一個民族精神作為文化支撐,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新形勢下,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不局限于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博弈,更是精神、文化等軟實力的競爭;社會的和諧進步需要精神和文化等軟實力的支撐和引領。教師職業(yè)的社會功能是培育一代新人、傳承精神文化和推動社會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文化的魂魄,引領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高校教師作為社會文化的研究者、傳播者,對于弘揚當代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責無旁貸。
(二)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在于能調適社會心態(tài)、引領社會思潮、培育社會風尚,弘揚社會正氣,這些都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成。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推進社會進步,培養(yǎng)人全面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高校教育中,高校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讓學生受益,可以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之人,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之人。同時,在高校建設中,高校教師是高校的主要力量,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和踐行,還可以提升教師團隊建設,促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從這兩個方面來說,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三)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良好師德的養(yǎng)成。
在市場經濟沖擊下,部分高校教師出現價值觀模糊。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從公民個人行為層面提出的個人道德行為規(guī)范。它不是抽象的理論,它倡導每個公民應當遵守,高校教師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群體更應當遵守和倡導。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特點是道德意識的崇高性、道德行為的榜樣性和道德影響的廣泛性和深遠性。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既要培育,又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形成示范力量,影響廣大青年學生。長此以往,就可以提升自身素養(yǎng),促進良好師德養(yǎng)成。
三、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由于每個高校教師的成長經歷、文化背景、生存環(huán)境、職業(yè)理想各不相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觀也錯綜復雜。為此,高校教師社會主義應從以下途徑加強引導。
(一)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引導
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相關法規(guī)和政策的規(guī)范和引導。一是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制定和修訂相關的教育法律、政策、制度并貫徹執(zhí)行,倡導高校教師遵守師德,打擊失德行為;組織專門機構研究高校教師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在全國推廣。二是開展教師典型事跡宣傳和弘揚活動,學習優(yōu)秀教師先進事跡,在高校中開展道德修身和道德評判活動。三是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教師樹立職業(yè)自信、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自豪感,從而使自身價值觀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靠攏,使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教師的自覺追求。
(二)高校應加強核心價值觀的主導
高校作為教師核心價值觀構建的主要場所,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任務重大。一是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建立一套科學的體系來引導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二是做好價值觀方面的培訓,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講座、專題輔導報告等;三是加強宣傳,通過建立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題網站,更新和發(fā)布專題學習內容,宣傳優(yōu)秀教師典型事跡等。四是高校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教師個性發(fā)展的同時,通過校園文化熏陶積極培植教師的組織歸屬感和職業(yè)成就感,逐漸提升核心價值觀的行動自覺性,形成激濁揚清、抑惡揚善的校園文化。
(三)教師自身要加強學習,培育核心價值觀。
應加強教師自身的學習,培育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參與學校組織的核心價值觀講座、專題輔導報告,吸收外界正能量,提升自身素質。二是自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和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努力塑造“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教師形象。三是自覺把個人的發(fā)展與國家民族根本利益聯系在一起,重視文化的價值,身體力行地作“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價值觀的遵循著和倡導者,進而培育青年大學生。
(四)教師要加強教育實踐,踐行并傳播核心價值觀。
政府的指引、學校的主導和自身理論的學習作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所解決的主要是意識層面的問題,高校教師踐行核心價值觀才是關鍵。一是堅持教學為本,改進課堂教學手段,認真?zhèn)湔n,專心教學。二是在開展科研活動時,實事求是,尊重別人科研成果,堅決抵制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行為。三是在教育學生時,堅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養(yǎng)成積極健康向上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四是在學生中傳遞正能量,以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為己任,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是把握時代脈搏,維護校園和諧穩(wěn)定,營造積極向上校園文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校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tǒng)工程。高校教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重大,培育途徑需要政府、學校、教師等多方面著手進行積極探索。我們相信,在政府的引導、高校的主導、高校教師的主動學習和實踐下,一定會塑造和展示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高素質高校教師隊伍;同時核心價值觀在高校教師中的培育、踐行和傳播,必將為高校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地發(fā)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汪立夏等.新時期高校教師政治態(tài)度狀況及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9):106.
[2]李曉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教師核心價值觀構建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10):48-51.
[3]君冢大學,吳魯平,今哲秀.東亞社會價值的趨同與沖突[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89.
[4]盧敏,鄧麗昕.高校黨員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成機制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9):22-23.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