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金鑫
摘 要 就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英語詞匯記憶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有效整合英語知識與理清學生英語寫作思路,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 英語教學;思維導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7-0100-02
1 前言
初中英語教學應該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提升英語教學效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思維導向的圖像工具,能夠引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加工、管理等,達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目的。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可以拓展學生思維,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與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知識的梳理、聯(lián)想、加工、整合,鞏固學生英語知識、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2 思維導圖功能簡述
思維導圖是按照人的思維特點,以一個關鍵詞或者其他元素作為思維的中心,而向四周發(fā)散形成多個放射狀思維分支,這些分支又共同指向思維中心。圖像中每個分支的關鍵詞又可以成為彼此相互聯(lián)系的中心。也就是說,思維導圖從思維中心出發(fā),以一個無窮無盡的分支鏈向四處放射狀分布,這些分支最終歸為一個中心。思維導圖可以利用圖畫、色彩、關鍵詞和多維度的圖像來增強記憶效果。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將自己無限制的聯(lián)想或者邏輯性的思維用思維導圖表示出來,使單向思維發(fā)展為發(fā)散思維形式,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與記憶。
3 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運用思維導圖強化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時主要是靠死記硬背,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并且經常會出現(xiàn)單詞記憶回生現(xiàn)象,課堂記憶效率不足50%,記憶單詞的積極性因此受到挫傷。學生記憶單詞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將記憶與理解結合起來,而思維導圖具有發(fā)展思維的功能,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理解單詞。例如,英語中存在大量多義詞,這對學生的記憶與理解產生不小的難度。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畫出一個相對清晰的思維導圖,強化學生的記憶理解。
如教學lie,這個單詞作為不及物動詞使用時,有多個義項,“臥、躺、位于、在于、平放”及“撒謊、欺騙、造成錯覺”;而作為名詞使用時的義項為“狀態(tài)、位置、棲息處、謊話”。為了加強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這個單詞作為不同的詞性使用就會具有不同詞義及不同搭配用法的特點,畫出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根據(jù)其詞性的不同,通過詞典查閱進行歸納,運用一種更靈活的方式來擴大詞匯量,促進自學與記憶。這樣會使學生能動地學習單詞、掌握詞匯[1]。
運用思維導圖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的關注點往往集中于生詞的解釋、短語的搭配、語法訓練與造句訓練,偏重于對語言的形式而淡化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英語文本被肢解成條條塊塊,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學生的閱讀膚淺化,錯誤地把表層的理解看成英語閱讀的全部,這是閱讀教學的一個誤區(qū),也是導致閱讀教學陷入高耗低效局面的重要原因。
初中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還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對于英語這種語音符號式的語言的理解,需要借助一個形象思維的工具,這個工具必須為學生提供直觀而且形象的語言情境,便于學生背誦與記憶語言材料,并運用語言材料進行交際。閱讀是語言材料積累與理解的過程,思維導圖正好可以幫助學生的閱讀積累與理解建構圖式,成為閱讀積累與理解的重要工具。利用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與把握,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的中心意旨。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還可以準確地歸納與概括材料所描述的具體事實與細節(jié),促進學生對全文的深入理解。教師可以堅持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由文字層面歸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歸納、概括作用,顯示與理解文本背后的抽象信息與隱于文字當中的內涵,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從傳統(tǒng)教學中逐字逐句背英語,轉變?yōu)楦鶕?jù)思維導圖說英語[2]。
運用思維導圖強化知識的梳理與鞏固 英語教學中的知識點多而雜,每個單元所涵蓋的知識面也比較廣,為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鞏固,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整合與歸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學習“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時,關于衣服clothes總稱的、價格的、顏色的單詞多而雜,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歸納本單元內容。
關鍵詞clothes具有聯(lián)系其他英語詞匯的作用,可以作為中心詞來使用。思維導圖可以由教師課前制作,也可由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知識的梳理并制作完成。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在學生頭腦中就會形成層次化知識網絡,使所學內容得到條理化的整合。在學生以后的學習當中,每當涉及該部分知識運用時,學生頭腦中就會顯示出知識網絡圖,熟練運用相關的知識點解決問題。
可見,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可以使教學流程更加系統(tǒng)、科學與有效。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樹立知識整體概念,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全景圖,有助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知識掌握,思維導圖也可以隨著知識的增加逐步完善,使知識的梳理更有效,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把握[3]。
運用思維導圖,理清寫作思路 思維導圖是顯示人的思維軌跡的直觀工具。在英語寫作中,學生往往感覺理不清頭緒,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寫作材料與思路。如學習了“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之后,教師讓學生以“My summer holiday plan”為題展開寫作練習。用思維導圖來設計就顯得條理而直觀,如圖1所示。
首先,畫出思維導圖的中心“Plan”。
其次,延伸第一分支,在這個分支上主要設計文章的結構,采用開頭、正文、結尾三段式,時態(tài)的選擇定為一般將來時,這有利于寫作中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再次,延伸第二分支,主要是設計文章的“開頭”,簡要寫出開頭所需要的語句。
第四是延伸第三個分支,寫上“正文”。在這個分支上可以分出三個小的分支,對正文中所用到的短語、銜接詞、句式進行計劃性的羅列;
最后是第四個分支,就是結尾,可以簡要寫出結尾所需要的句子。
思維圖設計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修改與完善,使內容更加詳盡、更加具體。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條理清晰地去寫作,避免感覺作文無話可說,出現(xiàn)結構和句子混亂的現(xiàn)象。
5 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是顯示放射性思維的圖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合,把英語教學中多而雜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加強記憶與鞏固。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以及作文教學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建立邏輯思維關系,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梳理與綜合,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同時,思維導圖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有效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蔣蕓.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4):28-31.
[2]李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山西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4):214-215.
[3]沈燕.注重學習策略培訓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思維導圖”構建初中英語教學模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