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鋒
[摘 要] 受一位兒童文學作家的啟發(fā),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的語文教師們開展了圍繞教材、活動、閱讀、突發(fā)事件為基礎(chǔ)的習作微課程的實踐與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以“微”或者“小”為核心的人、事、情、文等諸多生活方面的習作經(jīng)驗,并通過帶領(lǐng)學生開展具體的習作體驗活動激發(fā)學生習作的熱情和興趣,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收獲學校習作素養(yǎng)提升的同時,也提升了學校語文學科學習校本化的品質(zhì),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成長。
[關(guān)鍵詞] 小學生習作;小學語文教學;習作微課程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先生在一場小記者交流會上提到他的作家之路時說:“小時候沒有書看,就自己嘗試著寫書看。尋常的小狗,自己總能寫出不同的狀態(tài)來。寫常見的山羊,自己就特別留心奔跑的山羊、吃東西的山羊、受到驚嚇的山羊,寫起來,特別有趣、生動。后來就開始模仿寫身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真的沒有自己寫不出來的?!庇善钪窍壬囊环挷浑y看出,“微寫作”大有可為。
小學習作微課程是以學生為本的習作教學,是真正滿足兒童發(fā)展需求,豐富兒童精神世界的教學形式。而以“微小”的切入點進入習作的習得,培養(yǎng)觀察、感悟、描摹等習作能力與技巧,則是有利于小學生習作素養(yǎng)發(fā)展的有效手段。
一、小學習作微課程含義的界定
小學語文習作微課程是以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及心理因素為基礎(chǔ),以小學語文課程及學習生活為內(nèi)涵,以教師創(chuàng)新、學生發(fā)現(xiàn)為外延而規(guī)劃的習作課程。小學語文習作微課程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的特點,一是“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一是“語言文字的細節(jié)化運用”。這些課程包含在一個學生、一個教師所有的與語文學習和語文教學及生活之中。這個課程是由教師個人利用語文教學的各種資源開發(fā)的適用于自己班級的語文習作指導課程,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文字實踐與運用能力提升的課程。同樣包括課程綱要、課程計劃、課程內(nèi)容、課程實施、課程考核等諸多環(huán)節(jié)。
二、小學習作微課程內(nèi)容的生成
1.由教材生成的“微寫作”
如蘇教版五下《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zhuǎn)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師:讀完有什么感覺?
生:雨大!水大!情況危急!
師:從什么地方感受到這些?
生:……
師:作者是怎樣把這樣的感受寫出來的?
大多數(shù)老師上到這里,就認為把文本的教學發(fā)揮到比較好的效果了,因為老師們已經(jīng)關(guān)注到語言文字的運用了。但是如果我們再往前走一步,問一個這樣的問題:如果寫“暴雪”“霧霾”,你們怎么寫?或許會達到更上一層樓的效果。于是有學生這樣寫道:
2013年的冬天。霧霾,爆表,一天接著一天。令人窒息的霧霾,轉(zhuǎn)瞬間變成一場漫天的災難,遍布了中國東部大部分城市。天空中就像鋪了一層灰色的面罩,再也不見藍天,再也不見白云。北京超標!南京超標!上海超標!
——史珂菡
2012年的冬天。暴雪,大暴雪,一場接著一場。漫天飛舞著雪花的世界,轉(zhuǎn)瞬間變成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像嬰兒小手掌般大小的雪片浩浩蕩蕩地從天空散落下來。徐州告急!南京告急!廣州告急!
——黃思穎
兩位同學充分關(guān)注到了微寫作的特征,尤其是三個“超標”,由北到南,由大陸性氣候的城市寫到海洋性氣候的城市,綜合運用地理、自然、語文等學科的知識,達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教材生成的微寫作內(nèi)容不僅僅限于課文,還有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2.由活動生成的“微寫作”
“教材僅僅是個例子?!闭n程標準2011版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比绻盐懽鲀H僅定義在語文教材中的模仿和學習,那么就比較局限了。
筆者所在的學校老師通過校本課程《跟著教材去旅行》《閱讀與演講》,開展放風箏、拔河、剝毛豆、制作玫瑰香水、清盤、春秋游等一系列活動,豐富學生語文實踐生活的同時,還創(chuàng)設(shè)了大量進行微寫作的專題訓練活動。
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后出示了一組拔河活動中的圖片,引發(fā)學生對活動的追憶。
師:請大家看看這位隊員,當時他怎樣用力?
生:他是兩只手緊緊地抓住繩子,整個人往后倒,臉漲得通紅。
生:他額頭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
生:他齜牙咧嘴的樣子,感覺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
(生笑)
師:男生和女生用力的樣子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女生相對來說要文雅一些。
生:也不一定。李雨桐同學是班級里的“女漢子”,她的動作比男生還要粗魯一些呢。
師(笑著):那她是怎樣用力的呢?
生:具體記不太清楚了,但是她的眼睛瞪得好大,有點像張飛的感覺。
(生笑)
師:你的想象力還真豐富,那有沒有濫竽充數(shù)的同學們呢?出示一個同學未發(fā)全力的照片。
(生笑)
生:他肯定沒有發(fā)力,整個身體都是直直的。
生:他的臉也沒有漲紅的感覺,似乎沒有盡全力。
師: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或者你在活動時經(jīng)歷的、感受的,選一個點寫一段話,注意要把你認為重要的內(nèi)容寫具體。
王榮生教授提出:“理想的寫作教學必須是基于學情的。母語狀態(tài)中的寫作學習,學生不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從‘少到‘多,由‘不盡完善到‘相對完善的過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缺失要素加以引導和補充或改造,就可以較好地提升學生個體的寫作水平?!?/p>
3.由閱讀生成的“微寫作”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語文的課程范圍更是廣泛。而廣泛的課外閱讀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微寫作”的內(nèi)容。目前,筆者所在的學校圍繞課外閱讀開發(fā)了一系列的微寫話題:閱讀文本、閱讀親情、閱讀夢想、閱讀新聞……通過定時間、定年段、定主題、定標準的課時結(jié)構(gòu),為學生的動筆寫作添磚加瓦。
筆者曾經(jīng)以著名演講家、澳大利亞的“海豚癥”患者尼克·胡哲的視頻,讓學生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比,從而發(fā)表自己的感受。
師:告訴我,你們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這是一個沒有手臂的孩子。
生:這是一個沒手沒腳的孩子。
師:是的,這是一種病,名叫“海豚癥”,全世界幾百萬人里會有一個這樣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全世界巡回演講,并完成了多部個人著作,成為激勵一個時代的人,他的名字就叫尼克·胡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的勵志人生吧!
師播放視頻。
師:你們又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尼克?
生:這是一個堅強不息的尼克。
生:這是一個敢于挑戰(zhàn)的尼克。
生:這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尼克。
師:命運對尼克公平嗎?
生:不公平!
師: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公平。你們還知道哪些人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公平的?
生:史蒂芬·霍金。
生:海倫·凱勒。
師:其實尼克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史蒂芬·霍金創(chuàng)作《時間簡史》,重慶殘障人士張勇努力自學,成都的勵志女孩雷慶瑤,中國達人秀冠軍“無臂鋼琴家”劉偉,他們都用自己的奮斗書寫了屬于自己的人生傳奇。此時此刻,你們有什么話想說?
葉圣陶先生在《怎樣寫作》引言中提到:“人類是社會的動物,從天性上,從生活的實際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觀察、經(jīng)驗、理想、情緒等等宣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愈廣遍愈好?!睂W生更是天真可愛,當教師提供的閱讀信息能讓他們?yōu)橹畡尤莸臅r候,表達就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行為,習作自然就不困難了。
4.由突發(fā)生成的“微寫作”
我們的生活往往是伴隨著很多突發(fā)的事情的。這些事情往往帶有偶然性,有些也帶有一定的破壞性,它是客觀事物急劇發(fā)生和變化的狀態(tài),呈現(xiàn)的是一種與正常情況相反的態(tài)勢,這樣的偶發(fā)事件往往是學生進行微寫作的豐富資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春光明媚的某天,老師正在教室里講課,突然飛進來一只可愛的小蜜蜂,一下子班里炸開了鍋,微寫作的課堂孕育而生。而突發(fā)事件的也是五花八門,作為教師我們圍繞突遇變故、突遇人物、突遇生活、突遇獎勵等微寫作體驗,讓“微寫作”隨時發(fā)生。
一天,一個學生上課時非常積極,于是筆者獎勵她與老師共進午餐。當宣布了這個消息之后,所有的同學對她投來羨慕的眼光。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我真的好羨慕她??!
生:早知道這樣,剛才課堂上我就盡量表現(xiàn)得好一些了。
生:我很好奇,今天中午老師要和她共進一頓怎樣的午餐。
師:哦,沒什么。就是在學校食堂吃一頓飯,只是坐在教師就餐的區(qū)域而已。
(生笑)
師:你們笑什么?
生:我以為老師要請她吃大餐呢!
生:和老師們坐在一起吃中飯還是很有壓力的。
生:別的老師看到這一幕不知道怎么想,好像每次老師們都會帶著“問題學生”吃中飯哦!
師:那就請大家把剛才這一幕的前前后后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來吧。
學生們個個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而受到獎勵的同學更是洋洋灑灑寫下了好一段文字。
類似于這樣的由突發(fā)事件產(chǎn)生的獎勵還有很多。如筆者的班級開展了一個“我把小五帶回家”的活動。每周老師都會根據(jù)孩子們的綜合表現(xiàn)選出一個“每周一星”,讓這個同學將一個身高1.2米的大熊(筆者所帶的班級是三(5)班,同學們?yōu)檫@只可愛的大熊起名叫“小五”)帶回家“養(yǎng)”兩天,并在公共周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的獎勵方式,讓每個同學都感到這是無比的自豪,紛紛用好的表現(xiàn)來爭取“每周一星”的榮譽。而每個獲得榮譽的孩子周末帶著小五走親訪友、上課游玩,然后記錄下自己和小五在一起的趣事。文章不長,卻充滿了真情實感,讓學生們對寫作產(chǎn)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說:“我教了六十年的書,以我的經(jīng)驗,也是最寶貴的經(jīng)驗就是讓學生喜歡你的語文課,那么你就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了。”
三、小學語文習作微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
其實,語文課程中的習作資源非常豐富,如:教科書、課外讀物、報刊、工具書、電影、電視、廣播、網(wǎng)絡(luò)、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生產(chǎn)勞動、社會實踐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自然風光、文化遺產(chǎn)、風俗民情、方言土語、國內(nèi)外的重要事件……太多的內(nèi)容和值得去開發(fā)的寫作點,只要老師們稍稍開發(fā)一些創(chuàng)造性地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資源,學生們就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來,微寫作的意義就在于此。
2.培養(yǎng)與組織
學校教育永遠無法離開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師的工作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尤其是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父親的支持。臺灣繪本作家、花婆婆方素珍曾經(jīng)和筆者說:“很多爸爸不太重視自己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拿每天晚上睡覺前讀書這件事情來說吧,父親的聲音對孩子腦細胞的發(fā)育和影響遠遠超過母親的聲音。如果一個父親懂得帶孩子玩,帶孩子成長,那么對孩子情商、智商、逆商都有積極的意義?!?/p>
特別是對于男孩子而言,父親參與教育和培養(yǎng)的需求越來越大,筆者所在的學校也會定期開展一些“爸爸開放日”“父子運動會”等活動,讓忙碌的爸爸們能停下腳步,聆聽自己孩子成長的心聲,配合著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男孩子。
3.多元與綜合
“微寫作”課程的深入開展,一定要與適當?shù)?、多元的、綜合的評價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良好效果。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教學評價要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要有利于學生個體的成長。根據(jù)需要,可讓學生家長、社區(qū)、專業(yè)人員等適當?shù)貐⑴c評價活動,爭取社會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更多的關(guān)注和支持。”
為此,學校圍繞“微寫作”課程評價建立了以素質(zhì)報告書為核心,校方評價、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獎勵評價等一些富有創(chuàng)新的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在自我肯定的同時,也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良性評價效果”,為守護每個孩子的創(chuàng)作童心自由發(fā)展,奠定了一些基礎(chǔ)。讓每個孩子享受自己微寫的過程,真正發(fā)展屬于他們自己的言語智能,成為一個熱愛語文、酷愛寫作的快樂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榮生.寫作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孫云曉,李文道,趙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3]文軒.做個有完美性格的男孩[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葉圣陶.怎樣寫作[M].北京:中華書局,2007.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