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華
摘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以微學習、微課程為標志的學習變革正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微課誕生在嶄新的時代,展現(xiàn)著其獨特的魅力。微課源于傳統(tǒng)課堂,但同時又是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新。本文將從微課設計與教學的四個方面談一談微課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微”視角呈現(xiàn)“大”課堂。
關鍵詞:微課;語文課堂;高效;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95-2當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浪潮席卷整個世界,一大波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始興起了。白板教學、平板教學、ppt互動教學等運用到課堂后,為原本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灌注了新的血液。在2012年,一種全新崛起的新技術教育方式——微課吸引了不少教育者的眼球,憑借著它小容量、大效果的特征在教育方式變革的今天占有著一席之地。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微課的“新”有別于普通的多媒體課件、教案、教學反思等,是綜合多種元素而生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
一、“微”自學:學生變成學習主人
“自主學習任務單”是微課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包括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根據(jù)“任務單”開展自主學習,以及自主學習引發(fā)的必要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從結構上來看,自主學習任務單包括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困惑與建議三個部分,教師根據(jù)不同知識點分布不同的要素,繼而把相應的預習與學
由圖可見,任務單結構層次十分清晰,任務單完成的質量將會決定學生目標的達成情況,也會影響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其中,學習任務一塊的設計是整個任務單的核心部分,涵蓋著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學方式的滲透和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園區(qū)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始人——金陵館長在聆聽星
任務一要求先觀察,后寫字;任務二要求“假如你發(fā)現(xiàn)了容易寫錯的字,你有沒有什么辦法不寫錯?”。這就是關竅之所在:通過語言誘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寫錯”的方法,引起學生思考,思考之后,學生當然就不容易寫錯了。任務三和任務四劉老師刻意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讀通課文,讀通課文之后,朗讀就容易滲透感情了。
二、“微”課堂:還原分分鐘的精彩
有了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導向,學生在充分自主預習課文或某個知識點的基礎上,課堂上再次呈現(xiàn)有關知識點時,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和害怕。在預習質量較好的情況下進行課堂的教學,往往會獲得無法預約的精彩。以蘇教版三下語文課文《你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為例,談談我的教學感想:
根據(jù)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學習大致分為三塊:1.會讀會寫生字,并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2.通讀課文后,能概括出小駱駝的心情變化及原因(用自己話簡要說說)3.有感情地朗讀角色對話,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首先,課堂伊始,我便進行了字詞的復習,讓學生默寫昨天回去預習的生字(其中有幾個還十分容易寫錯),結果效果十分驚人。全班竟只有2人書寫錯誤,其余人均全對!我毫不吝嗇對同學們的表揚,他們對下面的學習更是期待了。
其次,在概括小駱駝的心情變化時,好多同學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平時上課只有一半不到的同學會第一時間舉手),令我欣喜不已。更難能可貴的是,與以往不同,起來回答的同學并非只
是說出小駱駝的心情變化,并能讀出有關語句,根據(jù)語句來判斷小駱駝的心情。平日里反復強調的根據(jù)上下文概括的方法在這時便不費吹灰之力地呈現(xiàn)出來了。
最后,我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對話,請一對學生示范時,他們的朗讀竟與原文相差不大,就連人物對話的語氣也十分接近!一時班里掌聲四起,同學們的課堂參與率極高。后面的講故事環(huán)節(jié)是他們最喜歡的,一個接著一個,就到了下課時間,他們還是意猶未盡。
課后,我進行了反思:好好地利用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習的同學,課堂參與率高,回答正確率高,并有較強的學習欲望。40分鐘的教學,呈現(xiàn)的是一個小時的精彩,而這全歸功于“微課”這個小資源!
三、“微”反思:打破傳統(tǒng)“現(xiàn)炒現(xiàn)賣”
海涅曾說過:“反思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苯處熤挥蟹此迹拍艹蔀橐幻麑I(yè)的教師。
微課的一個顯著優(yōu)點就是反饋及時、針對性強。比如教師要判斷自己的微課設計如何,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無生上課”活動,那么參與評價的老師就可以根據(jù)觀看微課視頻后提出相應的建議,使教學者獲得反饋的信息。而常規(guī)的聽課活動基本都是基于“現(xiàn)炒現(xiàn)賣”的模式,評價顯得滯后、沒有針對性。由于是課前的“預演”,教學者的教學壓力會相對減輕,較之于常規(guī)的課會更加客觀、精致。
四、“微”突破:“小課堂”成就“大教學”
有人說,一個8分鐘左右的視頻,這么短的時間,恐怕出不來大的效果;相反,微課帶給教學的,正是一場“變革”。
1.人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微課。無論你是什么老師,你所教的年段是什么,你是青年老師還是老年教師,只要你擁有一臺電腦,一個耳麥,一個錄制的軟件,一個可講解的知識點,那么你都可以制作出屬于自己的微課。微課如果要制作出屬于自己的風格,是要花上一點時間的,并要慢慢琢磨體會其中的技巧,需要有一顆鍥而不舍的心。
2.載體短小精悍。微課通常以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少則1~2分鐘,多則10分鐘,最多不超過20分鐘。小容量的視頻不僅錄制方便,也便于反復觀看,更利于攜帶。視頻資源傳到網(wǎng)上共享后,只需下載便可學習分享別人的微課。
3.大題小做,小題大做。在制作微課時,我們需要找準一個小的切入口,如制作《有趣的提示語》微課時,一開始首先要呈現(xiàn)提示語的意義與用法,最好是舉一個例子,才不至于太過于唐突。學生在了解完所有提示語使用技巧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自己寫幾句提示語的話,才算是完成了這節(jié)微課的目標,這就是“大題小做”。在教學《花瓣飄香》微課時,學生明白小女孩的孝順、懂事、善良這些可貴的品格,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想想人身上還有哪些可貴的品質?學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優(yōu)點需要發(fā)揚?哪些缺點是需要改正的?從一篇文章出發(fā),就使學生正確地認識了自己,也有了正確的人生觀,這就是“小題大做”。
4.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靶 敝幸姟按蟆?,往往能看清相應的課題組織結構和脈絡,能見微知著。如設計《帶“木”的字》時,“木”字作為偏旁,可以在字的左、右、上、下,組成不同的字。正是因為“木”的位置不同,書寫的時候注意點也不一樣。再以“口”為例,讓學生自己試試寫寫看。長此以往,學生就能收獲這樣的“類字”學習方法。微課能讓我們從微小的形式和微少的內容中,看到完整的結構和統(tǒng)一的話題和中心,收獲大智慧、大視野、大發(fā)展。
總而言之,全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教育資源,微課的產(chǎn)生推動著教育的變革,這需要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接納它,用研究的態(tài)度去對待它,用辯證的思維去反省它。微課打造著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每一個教育者盼望的好事。教育之路上,微課與我同行,前方肯定更精彩!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