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概括故事主要內容,能復述一到七自然段的故事。
2.品讀文字,模仿第二自然段進行遷移說話。
3.引導學生通過質疑、想象和品讀,領悟這個民間故事中所傳承的好人有好報、有情人終成眷屬、勇于追求幸福等老百姓的精神訴求與思想,提升審美情趣。
【設計意圖】民間故事是一種珍貴的文化存在,它和學生喜歡的童話一樣,有著豐富的想象,夸張的情節(jié),但流傳更為久遠,語言更為通俗。它源于生活,集中反映了老百姓在勞動生活中產生的強烈愿望和精神訴求,且大部分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教學民間故事,應該尊重文本體裁特點,引領學生從探尋民間故事特有的審美價值入手,與生活接壤,描摹生活的具體樣態(tài),讓學生在樸素的文字中,辯證地認識幸福,追尋幸福。
【教學片段】
一、查預習,理梗概
片段一:
師:首先檢查一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出示語句,學生根據語境填寫生字詞)
①牛郎是個孤兒,哥哥待他不好,吃的是剩飯,住的是。
②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指點下,他與織女結合了,日子過得很。老牛臨死前讓牛郎把皮留下,碰到緊急的事就披上。
③王母牛郎不在來抓織女,織女一邊一邊讓孩子去找牛郎。牛郎被波濤的天河攔住了去路。
④牛郎織女只能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在“”相會。
(出示正確答案,校對,訂正)
師:這幾句話正好就是故事的大致內容,但略顯繁瑣。老師有個好辦法,叫成語概括法。我們不妨試試。
師:大家先看第一句的內容,你想到了什么成語呢?
生:孤苦伶仃。
師:對于其他三句,你想到了什么恰當的四字詞語了嗎?
生:喜結良緣、棒打鴛鴦、隔河相望、鵲橋相會
師:有了這些四字詞語,概括起來就方便多了。
(出示填空)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后來王母,他們只能,在每年七夕。
(生齊讀)孤苦伶仃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與織女喜結良緣,后來王母娘娘棒打鴛鴦,他們只能隔河相望,在每年七夕鵲橋相會。
師:瞧,成語作為祖國語言中的一朵奇葩,有著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情節(jié),咱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借助成語,往往能事半功倍,大家以后不妨試試。
[評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高年級學生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背烧Z概括法,借助成語濃縮而又豐富的內涵,幫助學生把心中模糊的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片段二:
師:看主要情節(jié),我們不難發(fā)現,故事主要發(fā)生在兩個地方,一個是人間,一個是天上。這人間與天上的故事,課文中有一個明顯的句子把它們分成了兩部分,看誰最先找出來?
生:再說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織女下嫁人間,氣得暴跳如雷,發(fā)誓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相機出示詞語“再說”)
師:“再說”這個詞看著很平常,其實很奇妙,它表示接下去談論或意思更進一層。因此常常作為不同內容的分水嶺。閱讀時關注這樣的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清文章的層次,是個非常好用的閱讀技巧呢!
[評析]小學階段的概括能力,包括理清篇章內部的關系。小詞語,大乾坤,許多連詞恰恰隱含著段落或層次間情感的變奏、邏輯意義的轉折。該教學片段,幫助學生關注連詞,厘清層次,學會了分解內容層次。
二、品故事,悟內涵
片段一:
師:牛郎織女的故事有著悠久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早在《詩經》中就有相關的詩篇記錄,(出示《詩經·小雅·大東》片段)所以說這個故事被人們口耳相傳,至少有2000多年了。
師:它到底有什么魅力,能一直流傳到現在呢?
師:老師特意閱讀了很多資料,有位學者的觀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出示:民間傳說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解釋,它用敘事的話語滿足了老百姓對理想與愿望的表達。)
生:就是說,好的民間故事里說出了老百姓的理想和心聲。
師:那就讓我們品讀牛郎織女在人間的故事,走進老百姓的現實與理想。
[評析]這個民間故事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本身蘊含著寶貴的審美價值。出示《詩經》片段,鏈接悠久的歷史,讓學生充分感受其經久不衰的文化魅力,產生探究的沖動,把目光直接鎖定到對文本主旨的探尋上。
(一)對比質疑:幸福意外降臨——牛郎的苦與甜
1.現實——牛郎生活之孤苦
師:牛郎和織女,他們誰是老百姓的代表呢?板書:牛郎。找一找,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牛郎的生活。用一個字概括一下。
生:苦
(師出示要求: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圈畫,牛郎的苦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吃的、穿的、勞動。
師:吃、穿、勞作,透過高度濃縮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牛郎怎樣的生活畫面呢?請選擇一個情景說一說。
生用自己的語言具體描述牛郎的凄慘生活。(略)
師:透過簡潔的文字,我們看到了牛郎的生活,真是比苦瓜還苦?。。ㄉR讀第一自然段)
師:牛郎就是那時候底層老百姓的縮影。讀著這段文字,我們想到了哪些描寫百姓被剝削被壓迫的詩句呢?
生: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理想——幸福生活之和美
師:如果說,牛郎的生活是現實生活中老百姓的縮影,那么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無疑是人們心中理想的化身,那就是織女。請默讀課文三到五自然段,畫出有關語句,思考織女是個怎樣的姑娘。
生:高貴、美麗、善良、心靈手巧
師:看來,織女不僅是外表美的化身,還是心靈美的化身。這就是老百姓心中對美的詮釋。(板書:美)
師:理想之美,還美在生活!課文五、六自然段描寫了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請大家找一找,他們的生活美好在哪里?
生:“交談中,牛郎明白了織女的身份,織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織女見牛郎心眼兒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做牛郎的妻子?!蔽抑拦糯橐鲋v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許多家庭都是沒有共同語言的,但是從文中的這句話中,我知道牛郎織女是彼此相知的。
師:知道得真多,這就叫“有情人終成眷屬!”
生:“從此,牛郎在地里耕種,織女在家里紡織。兩個人辛勤勞動,日子過得很美滿。轉眼間,三個年頭過去了,他們有了一兒一女?!蔽覐倪@句畫中看到了幸福的味道。
師:這里藏著哪些幸福的畫面?能用成語說說嗎?
生:男耕女織、
兒女繞膝、相濡以沫
師:這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幸福啊,咱們來讀讀他們剛才說的這些詞。(生齊讀)
師:男耕女織,僅僅是你耕田來我織布嗎?
生:男耕女織還是你挑水來我澆園。
生:你放牛來我喂雞。
師:男耕女織說的是一份長久的幸福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共同經營?。》蚱薅鲪劭嘁蔡?,這一家子的生活真是幸福美滿、和和美美。(板書:和)
[評析]通過前后的比照,了解古代底層百姓窮苦、被壓迫的生活現狀,以及他們的理想訴求,在對比中產生質疑,進一步濃厚了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澳懈棥辈皇且粋€對生活場景的簡單描述,而是古代老百姓心目中幸福的代名詞,是“和美生活”的具體表現。教學中通過簡單的句式訓練,信手拈來地幫助學生解讀了這一文化現象。
(二)入境破譯,追尋幸福的密碼
師:生活的和、美就是咱們老百姓心中的理想境界?。∨@珊涂椗?,一個是卑微的放牛郎,一個是高貴的天仙,現實與理想懸殊太大了?又該如何去追尋這份幸福呢?(出示閱讀要求)
牛郎為什么能娶上織女,過上幸福的生活?研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找出其中的多方面原因,在相關語段旁邊用一兩個詞語歸納原因,注意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不因為找到一點簡單的答案就淺嘗輒止。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建議先說原因,再說課文中的依據。因為牛郎,所以。
匯報一:幸福密碼之勤勞善良
生:因為牛郎勤勞善良,所以獲得了幸福。我們的根據在第六自然段“織女見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決心留在人間?!?/p>
師:說得好??椗頌楦哔F的天仙,嫁給一個身份卑微、窮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著什么?還可能有什么后果?
生:貧窮、勞苦、卑微、懲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師:榮華富貴是吸引人的,但人的勤勞善良、人的美好品格更是無價的。多么了不起的選擇,多么勇敢的織女?。。ò鍟呵趧谏屏?,指名讀這句話)
匯報二:幸福密碼之勇于追尋
生:我們組認為牛郎獲得幸福,還離不開他的善于把握機會。根據在第三、四自然段。老牛叮囑牛郎別錯過機會,牛郎相信了,為此還不辭勞苦,翻過了一座大山。
師:看老牛是怎么幫助牛郎的?(出示第三自然段)老牛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老牛的話。
師:其中哪句話尤其要鄭重其事?你再讀讀?。ㄉx“可別錯過這個機會呀!”)
師:這真是天賜良機!可是牛郎怎么敢相信這么美的事兒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呢?出發(fā)前,他一定想了很多?他會想什么呢?(出示:。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生:這真是天賜良機,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爭取幸福。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師:無論生活有多苦,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一定要去!
師:于是第二天黃昏,就有了一場美麗的邂逅,一段美好的姻緣。
師:看來,再大的機會,如果不勇敢地去追求,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像牛郎那樣,把握機會,勇敢追尋。(板書:勇于追尋)
匯報三:幸福密碼之甘于付出
師:千里姻緣一線牽,老牛的功勞不止這一處,在“天上的故事”中也有一處老牛的深情叮囑?(指名學生讀)
師:辛苦了一輩子,臨死還把皮獻了出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老牛真是牛郎生命中的貴人?。∷麨槭裁磳ε@扇绱酥覍嵞??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原因?
生:第二自然段。
師:(出示第二自然段)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段落。默讀,用“/”分成兩層。這兩層分別寫了什么,請選擇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很顯然,這是由兩個總分語段構成的段落,先說清一層意思再說另一層,層次非常清楚。
生:第一層是“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第二層是“那頭老牛跟他很親密”。
師:其實這一段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并無直接關聯(lián),那么能否只取這兩句話簡單交代一下呢?
生:不能。老牛的無私付出是建立在彼此之間深厚的情意上的,這段話讓我們具體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究竟有多好,怎么能去掉呢?
師:“牛非草木,孰能無情”,正因為牛郎的付出是百分之百的,心甘情愿的,才換來了老牛百分之百的情義,這就叫“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就叫“好人自有好報”。
師: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不就是這樣嗎?牛郎與老牛相處的故事讓你想到了自己和誰的故事,能不能也像這樣分兩層清清楚楚地寫一段呢?
學生模仿第二段進行課內練筆。(指名學生展示。)
[評析]先分解再融合,引導學生直接引用文本語言概括語段內容,使學生在分析中清晰地感知總分、并列的構段方式的表達效果,通過隨堂練說,輕松習得語言的表達技巧。
(三)欣賞比照,幸福的草根模樣
師:課文讀到這兒,我們發(fā)現,牛郎有老牛相助,是因為他——甘于付出;他能在樹林結識織女,是因為他——勇于追尋;他能贏得織女垂青,喜結良緣,是因為他——勤勞善良。你們看,他終于敲開了幸福之門。(師生欣賞視頻片段:《夫妻雙雙把家還》)
師:就這樣,牛郎織女有了自己的家,一個勤勞節(jié)儉、幸福和美的小家。難怪宋代詞人秦觀在《鵲橋仙》中寫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p>
師:(指板書,小結)不管生活多么坎坷,咱們的老百姓始終相信,只要甘于付出、勇于追尋、勤勞善良,就一定能過上幸福和美的生活。民間故事就是這樣,寫百姓的生活、寫百姓的渴望,寫他們身上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懷著這份對幸福的守望,一起來讀這一段,深情地祝福他們吧?。▽W生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評析]首先讓學生深入文本、自主探究,再以小組的形式合作交流,最后由個人代表小組陳詞,在研讀中發(fā)現,在碰撞中啟示,在匯報中展示,破譯牛郎追尋幸福的密碼,深入體會老百姓樸素的幸福觀和向上生活的追求姿態(tài)。其實,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發(fā)現的幸福密碼還有很多。
三、知波折,設懸念
師:如果日子一直這么一成不變,就不是真正的生活了,牛郎織女后來遭遇了哪些波折?
生:老牛的老去、王母的棒打鴛鴦
師:面對巨變,牛郎織女如何堅守自己的幸福呢?下一課讓我們品讀牛郎織女天上的故事,進一步破譯幸福密碼。
[評析]再次回歸生活,為下一課的閱讀探究打開了思維的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