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8.003
[摘要] 目的 對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來該院進行糖尿病腎病治療的96例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且均勻的分成兩組,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前列地爾藥物靜脈滴注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前列地爾和貝那普利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在治療3周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等的排泄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等排泄量要明顯的小于對照組的患者。結論 前列地爾和貝那普利藥物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的排放量,減少對腎臟的傷害。
[關鍵詞] 貝那普利;前列地爾;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腎??;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b)-0003-02
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fā)展中,糖尿病腎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微血管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腎衰竭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尿蛋白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因此,尿蛋白的嚴重程度也是衡量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的重要依據(jù),相關的醫(yī)學領域研究人員也十分重視尿蛋白與糖尿病腎病患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現(xiàn)階段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并且越早治療,其治療的效果就越為顯著。該文意在對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來該院進行糖尿病腎病治療的96例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且均勻的分成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為(55.4±7.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為(56.2±7.6)歲,所有患者均被相關的標準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由于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應用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均要進行常規(guī)的降糖治療,將患者的空腹血糖檢測值控制在7 mmol/L以下,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對照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前列地爾藥物的滴注治療,即將20 mg的前列地爾藥劑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然后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的治療,保證每次滴注的時長為2 h左右,2次/d前列地爾藥物的滴注治療,治療時間為3周;觀察組的患者則在常規(guī)的降糖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前列地爾以及貝那普利片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即在前列地爾滴注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貝那普利片藥物治療,前列地爾的滴注治療與對照組的治療方式完全相同,貝那普利片藥物的服用劑量為10 mg,服用頻率為1次/d,1片/次,治療時間為3周。除了要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必要護理以及藥物護理之外,還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治愈的信心,提高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在入院前檢測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以及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在對兩組患者治療3周后,再次檢測兩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以及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將其進行對比,并且觀察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治療效果以及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的是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以及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血肌酐排出量為(147.2±11.6)μmol/L,尿素氮的排出量為(5.7±1.0)mmol/L,尿蛋白的排除量為(2.5±0.4)g,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為(207.9±41.3)mg/mmol,經(jīng)過3周的治療后,對照組患者血肌酐排出量為(101.4±9.3)μmol/L,尿素氮的排出量為(4.2±0.9)mmol/L,尿蛋白的排除量為(1.8±0.3)g,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為(154.2±31.1)mg/mmol,臨床治療效果,良好的有15例,一般的有25例,無效的有8例,發(fā)生并發(fā)生的有5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3.3%,并發(fā)生的發(fā)生率為10.4%;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血肌酐排出量為(148.3±12.1)μmol/L,尿素氮的排出量為(5.6±1.1)mmol/L,尿蛋白的排除量為(2.5±0.3)g,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為(201.4±40.9)mg/mmol,經(jīng)過3周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肌酐排出量為(92.6±10.2)μmol/L,尿素氮的排出量為(4.1±0.7)mmol/L,尿蛋白的排除量為(1.3±0.2)g,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為(80.6±20.8)mg/mmol,臨床治療效果,良好的有28例,一般的有19例,無效的有1例,發(fā)生并發(fā)生的有1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9%,并發(fā)生的發(fā)生率為2.1%。兩組患者之間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分析
前列地爾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并且廣泛地存在于體內(nèi)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是能夠?qū)颊叩难簞恿W進行相應的改變,同時在此過程中能夠?qū)⒒颊叩难芷交〖毎械腃AMP含量進行提升,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較好的起到空脹血管的作用,因此也能夠起到降低患者血管外周阻力的情況。同時能夠?qū)⒒颊叩难毫髯儗W進行相應的改變[1]。能夠?qū)⒒颊叩难芙桓猩窠?jīng)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較好的進行控制,將患者的血管平滑肌舒張進行改善,對患者的微循環(huán)進行改善[2]。而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的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貝那普利在患者的體內(nèi)能夠轉(zhuǎn)換成為貝那普利拉,并且起到相應的效果[3]。患者服用貝那普利后,原藥為抑制血管緊張素,這種藥物能夠轉(zhuǎn)換成為酶活性的物質(zhì),通過這種物質(zhì)的作用,一般為后者的千分之一左右,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起效時間往往較慢,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維持時間較長,對于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相關指標有著極佳的作用[4]。
該次研究表明,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前列地爾和貝那普利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以及尿微白蛋白的排出量,緩解糖尿病腎病對患者身體的損傷,提升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可以將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廣泛的應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治療效果對該類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褚家禮,劉麗娟.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6):25, 27.
[2] 李斯毅,劉瀅,黃仲良.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效果觀察[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5(5):574-575.
[3] 池本香,劉志遠.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在臨床應用中的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4): 123-124.
[4] 鄭鵬飛 .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5,25(15):260.
[5] 易家才.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10):2217.
[6] 張悅,魏楓,劉揚,等.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11):110-111.
(收稿日期: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