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庭
【摘 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社會背景下,英語已經成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不斷向前發(fā)展。當前,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低下,從而影響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影響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因素,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影響因素;策略
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形式。在經濟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之下,英語已經成為一門被廣泛使用的語言。英語的廣泛應用性,使得社會各界都格外重視英語的教學。當前,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實現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和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手段,都難以跟上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步伐,從而嚴重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因此,本文提出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性策略,旨在通過研究分析,探討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分析
當前,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如下:
1.學生存在畏難情緒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都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之下,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性接受和被動學習,存在著嚴重的心理依賴性,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不強,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的現象。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動機認識不足,并且,當學習出現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學生不會想著自己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悲觀,情緒低落,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偠灾?,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學習存在的畏難情緒以及消極興趣,是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因素之一。
2.教師教學目標、角色定位不明
在課堂教學中,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指引教師教學前進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說教師的教學目標與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明顯不符。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取的一切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榛A,但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卻毫無幫助。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正確認識,從而使得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嚴重影響了學生主動性的提升,使學生總是習慣被動接受知識,不利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3.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低下
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會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如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采用小組交流合作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的英語基礎較低,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場面,不注重實效,而且,小組合作討論的題目并不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效率低下,不能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性策略
以上,筆者分析了影響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針對這些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進行怎樣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呢?
1.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對于語言的學習而言,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是格外重要的。而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筆者認為,必須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都是比較重要的。因此,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再成為教師灌輸知識的機器,而是積極主動的學習,面對困難不退縮,不畏懼,而是迎難而上,積極主動地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效率。
2.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創(chuàng)新是讓教師不再墨守成規(guī),是讓教師不再固步自封,而是擺脫思想的束縛,張開胸懷,迎接新的思想和理念,促進改革和發(fā)展。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需要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以全新的思想和觀點教育和引導學生,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地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探索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用科學的方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往往會存在一個誤區(qū),那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教師往往是過于威嚴,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因此,教師要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和學生之間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和理解學生,不輕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會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訓練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避免長期的壓抑使學生盡學啞巴英語。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對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促進教師教學的改革和進步。
總而言之,英語是當前一門比較熱門的語言。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性目標。
【參考文獻】
[1]蔡永飛.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24)
[2]沈永花.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2)
[3]周靜.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教學中要做到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J].才智,2010(3)